天天看點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整個世界,被戰争和疫情搞的越來越亂,疫情的影響,讓何小鵬和餘承東紛紛表示,接下來的中國汽車産業可能遭遇停産。而俄烏戰争,則帶來了一連串的新壓力,以及新機會。

美國言之鑿鑿的2月16日,俄羅斯并沒有開戰,反而做了一個撤軍動作。一切,在2月24日,随着烏克蘭首都基輔上空傳來數次爆炸聲,之後軍隊登陸敖德薩。

引用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範永鵬最近的一句話,這是一場真相消失的“世界大戰”。從2月24日到現在,時間過去52天,因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各種真假消息滿天飛,戰争的形态越打越詭異,戰報越來越詭異,戰線的局面也越來越詭異,比如如今的俄軍攻擊态勢和1個多月前的3月9日基本相仿。

大家繼續在猜測戰争會在何時結束,很多權威媒體的判斷相似,“5月9日,是俄羅斯一年一度的衛國戰争勝利紀念日活動,戰争到了最關鍵的時期,因為大機率俄方想在此之前結束戰争。”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沒人說得清楚接下來會是什麼,但顯然我們都受到了危害。全領域工業的內建工業,汽車産業遭遇了幾乎全産業鍊的價格上漲,包括油價、車價、原材料、半導體、電池,更包括美元繼續放水卻未獲得預期的資本回流等等,通脹開始蔓延。

複盤52天,全球汽車格局退回全球化初期

戰争所帶來的,無疑是原有秩序被一層層所打破,再進行重建。很顯然,這一次的俄烏戰争,直接重創了此前的“全球化運作邏輯”,全球股市+油價+天然氣價+鎳+半導體原材料+礦産等均受此沖擊,在不斷劇烈波動。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原油價格飙升、電子特氣、鎳金屬、钯金屬供應受限等問題,已經無法被控制在歐洲局部,沖向了被深度全球化的各個國家。短時期看,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中長期下,壓力巨大,但也因為萬事有着兩面性,重構之後的新規則裡,機會/資源自然會被重新配置設定。

回到汽車領域的話題,在俄烏戰争進行中的50餘天裡,我們分别見到了技術領域的新抗争、汽車企業的新思考,以及全球汽車産業的格局發生轉換。

哪兒遭遇了壓力,哪兒就要有新的突圍方式,然後就有了新的局面和趨勢。

壓力,在原材料領域,壓力,在供應鍊領域,壓力,更在全球格局地緣政治上。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原材料領域,俄羅斯在鋁、銅等有色金屬供應方面十分重要,鋁産量占全球5.4%,用于車身結構、内外飾、底盤以及各類箱體殼體,現如今,俄烏戰争之下,鋁的相關價格已經上漲。

同時,俄羅斯也是全球最大的钯生産國,占全球産量的40%。钯,廣泛應用于生産汽油發動機催化轉換器,也是制造晶片的關鍵材料。

以及,動力電池部分的鎳。俄羅斯的鎳礦産量占據全球總産量約9%,高純度鎳供應量是占全球供應占比15%以上。根據公開資訊,全球半導體公司稀有氣體庫存可正常使用6個月,主要晶片相關廠商供應鍊暫未受到影響。但,持續斷供之下,半導體中斷危機會進一步加大。

汽車産業不是慈善産業,是以漲價潮來了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汽車産業,自然不是慈善産業,在大公司上過班的人都知道,明晃晃的KPI會繼續下壓,即便是有所調整,也不會放棄核心利潤。奔馳目前的最新一輪漲價,其實是憋不住了,其在海外市場已經進行了多次調價,因為全球匯率的多變,更因為很多零部件的技術名額更高,可替代方案極少。奔馳先漲價,之後是寶馬跟随漲價,奧迪目前尚無動作。當然,後續的壓力預計并不大,因為市場的競争激烈,4S店營運模式裡,對銷量和返點方面的要求,本質上會對溢價有所分攤。

傳統燃油車的漲價,目前所蔓延的區域還在上層,是以消費者的感覺不大。感覺更大的,顯然在新能源領域,包括純電動車型、PHEV車型都在上漲。部分電動車的漲價幅度甚至超過原車價的15%,部分PHEV的漲價幅度甚至超過7%。

電池的價格亂漲,是以也有相關企業給出新技術,想要降低成本。既然,锂目前無法去除,是以想要下調鎳的比例。松下,正在推動完全去除鎳,以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國軒高科的新電池,都在研究磷酸鐵锂可能的突圍方式。

比亞迪現在裝車的磷酸鐵锂電池單體能量密度140Wh/kg,2022年将推出第二代刀片電池,能量密度将會達到180Wh/kg;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2.國軒高科今年底實作230Wh/kg磷酸鐵锂電芯的量産,今年還對磷酸鐵锂能量密度目标突破260Wh/kg;

松下的技術方案,暫不得知,而三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新技術方案,其實更多在結構上做文章,通過模具、細節上的創新,基本上已經能達到與NCM523三元锂電池一樣的能量密度165Wh/kg。

注意,這是目前的相關技術能力天花闆,對其的預期是,有能力對偏低端車型的動力電池,進行替換。但,部分掌握鎳資源的企業,如手裡握着鎳訂單、4680的特斯拉,就要靠高鎳電池,去提升性能,甚至是造出20萬以下的中國特供版本。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是以,接下來的局面是,掌握磷酸鐵锂電池新能力的中國車企,預計能在相同成本裡提供相對更長的續航,而特斯拉靠算法進行彌補。同時,還會呈現另一個核心差異,南北方使用者對未來電動車的選擇,會因為全年的相關氣溫,對磷酸鐵锂的選擇,有先天的不同。

汽車技術格局有小變化,更大的在企業層面

動力電池領域,接下來可能會發生極大變化,一派是便宜實惠但低溫性能一般的磷酸鐵锂,另一派,則是手裡握着鎳礦的三元锂派。汽車技術,現在有了小的變化。更大的變化,在車企那部分。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最近大衆汽車宣布要在2030年之前砍掉數十款車型的消息,震動了一下全球車壇。奧迪A1、奧迪Q2、速騰(海外捷達)、大衆Polo、夏朗等等,都可能進一步被砍掉。同時,東歐市場一直一來是斯柯達品牌的主要市場,在戰争的影響下,成為了大衆的負資産。而斯柯達這一品牌,也許會在經曆一戰、二戰,被蘇聯接管,被大衆接管後,再一次自尋出路。同時,大衆目前在電動車高速轉型的狀态下,資金缺口很大,砍掉盈利能力相對不足的車型/品牌的核心需求,是提升盈利水準。而這,意味着它的下一輪産品線,會更聚焦與高端化,更高定價,對銷量數字追求,沒有眼下這麼急迫。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定價的漲價,大機率會是你我眼前大衆集團旗下的新趨勢。至于大衆砍掉數十款車型之後,不太追求高銷量數字,那麼也就意味着市場有了新空缺,給了其他車企補位,甚至上位的機會。

譬如并不大的俄羅斯市場(2021年166.7萬輛),中國車企可以小小的拓展一下自己的業務線,但這并不輕松,因為同樣要考慮下一步的國際關系。

中國車企,會在全球市場裡有補位機會?

真正該看的,還是中國車市裡,在不斷波動中,中國車企拿下新的市場佔有率。在目前,已經在之前形成的全球化固有形态,被俄烏戰争+疫情撕開了裂縫。中國車企謀求在發達國家市場試水,難度在不斷提升,因為本土車企在全球化遭遇新壓力後,本土市場的保命意義比以往更大。

中國汽車市場裡,洗牌的節奏會變得越來越快。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長安、吉利、長城等紛紛實作100萬/年以上的乘用車銷量,成交均價在很多領域也都提升到了12-15萬元,直接和合資品牌開始硬碰硬。甚至是,因為新能源的發力,比如蔚來、理想,實打實的搶了BBA和二線豪華品牌的份額。

目前,中國市場裡還有了另一層的風潮,之前營運多年十分成熟的傳統企業,也給出了新玩法。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比如,WEY就在最近宣布了自己的新玩法,企業的未來戰略發展方向,是不斷提供高端、智能、新能源産品,零焦慮智能電動車。旗下的新車技術,包括(純電動續航超過200公裡的)長續航PHEV、支援導航主動領航的智能駕駛系統,還有主打複古的産品,甚至是MPV産品。

更核心的變化,更在于企業層面的營運邏輯調整。一定程度上,WEY魏派,是傳統車企裡第一個尋求脫離4S店模式的品牌。它在2022年裡新一批的銷售管道,會以三方入股的形式搭建,WEY進行超過50%以上的比例投資建店,第二方是投資人的注資,隻注資分紅,但不參與經營,第三方,則是對外公開招商的店長等。

和傳統4S店的二方股權(汽車品牌+本地投資人)不同,傳統模式,是廠家想掙錢、投資人也想掙錢,廠家按自己的了解造車,把車批發給4S店,再賣給消費者。大家都想賺錢,尤其是這幾年汽車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各大品牌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是以4S店的利潤越來越薄,也就有了一系列對消費者的騷操作。買過車的朋友們基本上都知道,4S店裡不同名類的費用很多,解決車輛問題的速度也很慢。

而在WEY的新模式裡,新的銷售管道裡,是去除争搶利潤,一起掙錢的模式。招商到的店長,直接對WEY負責,甚至可以是WEY雇傭的員工,賣的越多自己拿到的越多。投資人不參與經營,高成本由WEY給到,享受分紅。WEY,則是憋着提升消費者體驗,甚至是想超了新勢力的服務滿意度。

更多考慮品牌的未來發展,消費者滿意度,并不短時間内特别重視盈利等,很顯然,這個品牌在尋求延遲滿足感,而非單純簡單粗暴的賣車掙錢。

一旦WEY的模式得到消費者認可,很顯然這會在長城汽車集團内全面展開,被其他品牌所使用。消費者對産品、價格、配置等等的不滿意,會快速回報回品牌,并進行相應的思考與調整。而且還有,其他品牌也會開始進行相關的思考與應用。

而這時,就會是傳統模式和新模式之間,真正發生劇烈碰撞。

俄烏戰争第52天,洗牌趨勢明朗,中國車該抓住什麼機會?

擺在你我面前的格局大機率會是,傳統合資品牌還是保持着,你來了就買,買了就盡量靠不同方式拴在店裡售後的模式;而新勢力、更多中國品牌,則能玩出使用者滿意度優先的體驗感,有問題就提,就聊,而不隻是簡單的聊價格。

可以腦補一下那時的畫面,琢磨着嘗試新體驗的消費者會站隊,對傳統品牌有好感度延續的消費者,如果去新體驗裡嘗試一下,也沒準會喜新厭舊。到時候,誰能站在風口上,誰就能找到新的上位路徑。

而這種方案,有機率對4S店模式進行替換,如果玩好了,再進一步推向海外市場,那麼接下來的答案,大機率是向好的。

寫在最後:

不過,目前隻是可能性的推測。是否能成功,要看中國車企下一步怎麼做實際落地,還有想法是不是隻停留在口号上,想法能不能繼續玩出新花樣。

俄烏戰争開始至今第52天,一切的結局尚不明朗。很多車企在之中尋求上位的新可能性,不過技術短時間不好突破,全球車企經過調整後,空出來的市場佔有率倒是實打實的大肥肉。

新的玩法之下,中國車企的機會顯然要比以往更大,逐漸從50%、50%的局面,進一步傾斜到有利位置。但,我們的補位機會能到達60%甚至更多嗎?

眼前最好的解決方法,其實一家或幾家企業帶動不了,看看上海的現狀,汽車産業的布局合理度、調整能力等等,這些才是影響更大的變量和助力。如果這個不調,真的會在下一步發生停産,那其實中國車企的上位,就成了别的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