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研發的強大系統可解決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及充電焦慮,令出行輕松

五一長假馬上要到了,再過兩星期又迎來新一波的出行高峰!對于電動汽車車主來說,如果想在長假開長途出行,可能會有點頭疼。

去年國慶長假期間,電動汽車出行,4小時的路程充電花3小時或者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這樣的熱搜比比皆是,讓人“談電喪膽”,以至于臨近春節的時候,網上各種電動汽車車主回家過年如何規劃路線的文章也是一大片。

足見電動汽車車主長途駕駛的心酸,續航裡程焦慮,充電焦慮如影随形。

有人說,出行前把路線精心規劃後,就無後顧之憂了。精心規劃路線包括:了解車輛電池的情況,掌握自己汽車的續航裡程;計算整個行程大概需要充幾次電;根據充電樁的分布規劃選擇什麼路線,還得了解充電樁是否都可用等等之類的。

要做到萬無一失的路線規劃也是頭大,難怪有人将電動汽車稱為“電動爹”。

新研發的強大系統可解決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及充電焦慮,令出行輕松

我們都知道,影響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因素有很多:室外空氣的溫度;汽車駕駛的風格;平均行駛速度;道路類型是高速公路、山區還是城市公路;車載情況;電池狀況;行駛過程是否需要打開空調或加熱器;輪胎的磨損情況等等。

盡管電動汽車會顯示續航裡程的數值,但是這個數值是根據标準工況測試出來的模拟值,沒有包含這些複雜的因素,是以出入非常大,參考意義不大。

自己規劃路線,真實的續航裡程預測靠的是經驗值,但是經驗也架不住突發情況的出現。

不過,現在都2022年了,人工智能這麼強大的今天,開個車還畏首畏尾,精打細算,沒有道理。

除了寄希望于電池技術的發展來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進而消除裡程焦慮,科學家還在研發一種系統,利用人工智能來結束電動汽車出行的各種焦慮,以上精打細算交給人工智能來處理,車主隻需根據系統提示來安全駕駛即可。

首先研發人員得收集大量的資料,資料越多越複雜結果就越精确,接着将資料交由人工智能來分析并學習,通過訓練模型,達到使人工智能具備精确的預測能力為止。

新研發的強大系統可解決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及充電焦慮,令出行輕松

之前科學家在使用資料集訓練人工智能的時候,盡管結果比較精确,但是卻無法精确到不同的車型,最近美國的一家車企Mack Trucks釋出了他們最新研發的一套強大的系統,用于幫助電動汽車車主精确地規劃自己的出行路線。

這套系統包含幾種計算工具,能根據不同車型提供适合的路線預測,允許車主根據許多特定路線的變量來規劃和建構自己的行駛路線。

首先它的裡程計算工具會考慮電池容量、車輛應用類型、環境溫度、地形和特定路線上的停靠次數等綜合因素,計算出精确的車輛續航裡程,讓車主對自己車輛的續航能力了然于胸。

其次,這個系統還考慮了增加的有效載荷、再生制動和每次停車所花費的時間,進行實時資料更新,生成詳細的報告,預測在特定路線上可以完成的啟動和停止次數。

對于行程的規劃,隻需輸入地點,它就能根據預測的續航裡程以及充電站的地圖分布提供多條路線供車主選擇,所有資料進行實時更新,免去車主的後顧之憂。

新研發的強大系統可解決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及充電焦慮,令出行輕松

我們開車用過導航系統都知道,隻要輸入地點,導航就會給出幾條路線可供選擇,每條路線都會顯示預測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是多少,中途如果更改路線或者遇到突發情況,導航會實時更新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往往這個時間的預測是很準确的。

有點類似于導航系統對車輛到達目的地時間的預測,這個電動汽車出行路線規劃系統預測的是續航裡程,實時更新續航裡程,精準的預測可以讓車主做到心中有數,不至于焦慮。

目前市場上很多開發的應用程式對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預測隻是一個大概值,而經過強大的複雜的人工智能計算的預測系統往往更精準,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對電動汽車續航裡程進行精準預測的應用程式,它會像現在的導航系統一樣普遍,讓電動汽車出行無後顧之憂。

本文為科技酷探原創,抄襲必究!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美國藤校研究員,科學技術控,接觸一線科技研發,樂于分享,歡迎關注科技酷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