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作者:星迷娛樂

被蚊子支配的恐懼,是不會因為明媚的春光而淡忘的,人們之是以喜歡春天,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出門遊玩沒有蚊子。

天一黑蚊子就開始行動,這種說法在十幾年前還有些道理,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周圍的蚊子基本是晝伏夜出的庫蚊,也就是常說的“家蚊”,但現在不行了,堪比戰鬥機的“花蚊子”已經成為了頭号威脅,這種蚊子是典型的不按套路出牌,白天咬晚上咬,不打“麻藥”狠咬一口就走,關鍵毒性還大。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蚊子的毒性有時候超過我們的想象,大學時候有個校友大冬天身上到處是那種蚊子咬的包,冬天哪來的蚊子,一問原來是高中去南韓交換過兩年,被那裡的蚊子咬後就一直不消退,真是開了眼。我算是幸運的了,因為去外地上大學被那裡的家蚊咬過之後,現在家蚊咬我隻是一個紅點,隻能說神奇。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随着對蚊子研究的逐漸深入,不少科學家開始着手消滅蚊子,我們都知道吸血的都是雌蚊子,因為血液中的營養成分可以刺激卵巢的發育,而雄蚊子就佛系一點,平時甚至吸點植物莖葉汁就湊合一頓,完成基因交流的使命之後,會在一周左右自然死去,于是就有科學家提出培育有基因缺陷的雄蚊子,讓其後代不能正常發育,通過這種生物防止能快速消滅蚊子。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3月11日,據BGR報道,Oxitech公司在2021年已經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釋放了7.5億隻轉基因蚊子,并計劃在2024年前在佛羅裡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更多地區釋放24億隻左右的轉基因蚊子。

但在投放蚊子問題上,多個國家的科學家一直持堅決反對的态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一直以來我們遠遠低估了生物進化的速度。

根據《科學》上的一項研究,科學家用繁殖速度比蚊子快一些的果蠅做實驗,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這批果蠅繁殖了10代,令人意外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超過60%的果蠅基因組都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變化,而且這些基因變化大多是适應性的,而不僅僅是随機的遺傳漂變。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問題不一定就完美地适用于蚊子,但我們翻翻蚊子的“族譜”,可能會發現問題并不簡單。

在《侏羅紀公園》中,大批的恐龍之是以能成群出現,全是因為科學家發現琥珀中的蚊子化石腹内還殘留着恐龍DNA,這個劇情看似有些腦洞大開,但琥珀中确實存在吸過血的蚊子,吸過恐龍血也并不是不可能,因為蚊子早在2.26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原始哺乳動物也在三疊紀末期出現,可以說蚊子見證了地球上一衆霸主的興衰,發展到現在有3600多種蚊子,而人類也不過隻是它的一種食物而已,如此悠久的古老物種,沒有快速适應環境的能力,怎麼能應對各時期大大小小的環境巨變?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轉基因蚊子的想法确實有種“釜底抽薪”的感覺,從理論上說,雌蚊子生下不能繁殖後代的雌性後代,鑒于蚊子較短的壽命,這會導緻整個蚊子族群會在極短的時間内快速萎縮,最終沒有後代的蚊子,宣布整個族群的滅絕。

是以說為什麼科幻電影爽點多,因為它按照劇本走啊。

說得直白一點,美國的這種大規模投放轉基因的蚊子就是在“以毒攻毒”,最後兩敗俱傷全部覆沒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但有個前提是,自然規律是不會被人為的改變的。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投放24億規模的蚊子,從自然的角度上來說,蚊子的種群規模在短時間内是爆炸性增長的,物種演化的基礎就是種群規模,因為某一基因導緻的後代無法生育,隻能說是一個失敗的演化方向,而演化本身是有無數方向和可能的,這些蚊子身上被改造的基因,也可以說豐富了蚊子種群的基因庫,會不會在與雌蚊子的交配中,創造出更具毒性和攻擊性的超級蚊子,依然是個未知數。

從另一個自然規律來說,同一區域對某一物種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多出的個體會因為自然競争被淘汰,個體減少而騰出的生存空間會被别的區域的同一物種占據,耶魯大學曾經在巴西進行過為期兩年的投放轉基因蚊子控制蚊子數量的實驗,但是實驗效果并不明顯,當地的蚊子數量并沒有實質性的減少。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當然,轉基因蚊子并不是美國的“專利”,大陸科學家在廣州海域的兩個島嶼進行過轉基因蚊子的實驗,這次實驗是驗證兩種不同的防治手段實際效果,通過實驗,調查結果顯示居住在這兩個島嶼上的97%居民已幾乎沒有見過蚊子,并且成年雌性的數量下降了83%。

為什麼大陸沒有乘勝追擊大規模投放轉基因蚊子呢?比起上述的顧慮,研發成本也非常的高,轉基因雄蚊子因為體質問題,存活率非常低而且生殖能力差,将雌蚊子全部分離出去也非常的困難,這些問題都導緻經費“燃燒”,限制了大規模投放的可能。

不顧反對!美國拟3年釋放24億轉基因蚊子,是“投毒”還是防治?

至于為什麼美國鐘情于轉基因蚊子,不惜高額經費投放24億規模的蚊子,很大的原因是這些地區的蚊子以埃及伊蚊為主,而埃及伊蚊是登革熱的主要媒介。

登革熱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的以蚊蟲為媒介的急性傳染病,東南亞地區每年有數萬人發病,數百人死亡,大陸每年都有輸入性病例報告,大陸防治埃及伊蚊的工作也并不輕松。

目前來看,轉基因蚊子防治隻是起步階段,以後轉基因蚊子的項目到底如何發展,還有太多的未知數,但是如論如何發展都首先要遵循自然規律,否則防治真有可能變成“投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