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前幾日,乘聯會公布了3月份的汽車銷量情況。軒逸不再是永遠的王者,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Y兩款純電動車搶占了前二,Model 3排名第五,比亞迪兩款王朝車型也進入了前六名。這樣一來,3月份銷量TOP 6,就隻剩下了軒逸一款燃油車。考慮到軒逸也是有e-POWER混動版本的,隻能說如今的車市已經變天。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再往下看,凱美瑞有混動,逸動有純電版本,隻有CS75 PLUS和朗逸算是純燃油車了,而且CS75 PLUS馬上要推出氫燃料電動版本的車型。

似乎就在一夜之間,純燃油車就已經開始邊緣化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帶着枷鎖跳舞,燃油車前景愈發不妙?

燃油車的下跌,與最近的油價連漲密切相關。光是2022年之後,就漲了六次,以前加一箱油200多塊,現在都快400塊了。再加上現在經濟不好,很多有車一族直感吃不消,這種情緒也會傳達給新一代的消費者。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比油價上漲更緻命的,還有政策上的圍追堵截。節能減排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燃油車幾乎成為了衆矢之的。在“雙積分”政策的引導下,車企每生産一輛純燃油車,大機率都要産生一定的負積分。是以以燃油品系為主的車企,不得不找特斯拉、比亞迪們購買積分。而2021年每積分價格已經達到了2140元,也就是說很多傳統車企,都在變相給新能源車企“輸血”,接下來這種情況還會進一步加劇。

再就是法規本身的困擾,自從國六B排放法規開始強制實施,車企都或多或少做出了讓步。不少經典機型,在更新國六之後都選擇了“降功率”、“降扭矩”,而且油耗相比國五時期還升高了。更有不少車企新加入了“顆粒捕捉器”等手段,結果問題不斷,對使用者的駕駛體驗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更關鍵的可能還在後面,目前有傳言國七法規已經在研讨中,相比國六又有名額大提升。業内有人預計,如果國七實施,汽車的尾氣處理裝置将比汽車發動機本身更精密、更複雜,當然代價就是成本更高,維修保養價格也更高。

如果是國六法規和雙積分政策已經讓車企疲于應付,那後續的國七法規,極有可能是壓倒燃油車的最後一根稻草,衆多車企将不得不面對轉型。

(2)混動崛起,三代引領者是關鍵

相比純燃油車的弱勢,同樣以汽油作為能量來源的混動車型,卻分外春風得意。豐田混動車型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輛,本田i-MMD混動車型銷量節節走高,比亞迪DM-i超級混動車型更是将這個領域的影響力推到了新的高度。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豐田算是混動技術的開創者,早在1997年,它就推出了第一代THS混動車型普銳斯。在國内,也是在2010年就實作了第六代凱美瑞雙擎國産上市。當時的B級車綜合油耗基本都在10L以上,凱美瑞雙擎第一次将這個資料提升到了6L/100km。如今,搭載第二代THS系統的全新凱美瑞雙擎,已經将這個資料做到了4.1L/100km,依舊在最省油的B級車之列。

當然,除了省油之外,豐田混動的最大特點,還是擁有非常出色的駕駛感受。很多人回報,搭載TNGA 2.5L Dynamic Force發動機的凱美瑞雙擎,開起來比德系的2.0T發動機感覺更好,駕駛更加線性,噪音也更小。

也是從豐田開始,大家對于混動車型的印象煥然一新,不再僅僅局限于省油這一個概念。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豐田之後,本田推出了一套截然不同的混動方案,就是著名的i-MMD系統。它的工作思路極其簡單,就是市區以電驅為主,發動機始終在高效區間發電。一旦進入電機效率偏低的高速工況,發動機則開始介入直驅,始終維持行駛的高效率。

相比豐田的THS系統,本田i-MMD系統在市區開起來更像電動車,而且節油效果同樣非常出衆。雅閣銳混動的綜合油耗隻有4.2L/100km,與凱美瑞雙擎算是伯仲之間,都是中級車的節油極限。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在豐田、本田之後,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同樣有着非常強的影響力。它的控制思路與本田i-MMD類似,但搭載了容量更大的刀片電池,可以實作更長的純電續航。不僅可以上綠牌,還能覆寫更多的電驅動區間。根據比亞迪的官方資料,DM-i車型在市區99%的工況都是采用電驅動,熱效率高達43%的骁雲插混專用發動機則始終在高效區間發電。以秦PLUS DM-i為例,它實作了3.8L/100km的超低饋電油耗。

又省油,駕駛體驗又出衆。有了這三家的引領,國内混動技術的發展已經迎來黃金期,接下來幾年将迎來高速增長。

(3)純電動爆發,特斯拉和五菱各占一半功勞?

宏光MINI EV和Model Y拿下頭名和第二名,正是純電動車爆發的縮影,而它們所代表的,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技術路線,也是純電動車降維打擊燃油車的兩大強點。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先說特斯拉,它稱得上是高端電動車的定義者。在特斯拉之前,電動車都是以計程車和網約車為主,對普通使用者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原因倒也簡單,當時的電動車都是用燃油車的思路造的,将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油箱換成電池和電機,動力、智能化配置這些也與燃油車無異。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價格更高,而且續航捉襟見肘。

特斯拉出現之後,它開始打造專業的純電動平台。以Model 3為例,它的車身長度僅為4694mm,軸距卻達到了2875mm,讓車内空間實作了最大化。得益于純電動車重心的降低,它的操控體驗也非常出色。而出色的性能,讓它可以輕松追上一系列性能車和超跑。

除此之外,特斯拉在車機系統打造和智能駕駛技術實作上,也引領着潮流。也是從它開始,更多人意識到電動車能夠這麼好開、好玩。

活久見!三月銷量隻剩兩款燃油車上榜,五菱、特斯拉搶占前二

宏光MINI EV則走的是另外的路線,它也是基于專業純電平台打造。不同的是它一開始追求的就不是極緻的性能和智能,反而是拼命做“減法”。

它将車身長度控制在了3米以内,卻做成了4座的布局,足夠日常上下班和接娃。它的性能不夠強勁,隻搭載了一款20kW的小電機,但配合小巧的車身,以及城市通勤的定位,加速體驗卻并不差。它沒有搭載大電池,甚至入門版本的續航隻有120km,但支援家用220V電源直沖,将友善做到了極緻。

最關鍵當然還是價格,即使是如今漲價之後,也隻在3萬出頭,燃油車是不可能做到這個價格的。更不用說它的用車成本隻有一公裡4分錢,這一點更是燃油車望塵莫及的。

其實目前的電動車,基本上就是走特斯拉和五菱這兩種路線的,都是直接切中了燃油車的痛點。

(4)功夫拍案

從10款頭部車型的市場表現來看,新能源車已經開始逐漸成為主流,燃油車開始逐漸被邊緣化。具體一點就是,燃油車開始轉型,混動車型迅速崛起,純電動車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如果後續繼續實施國七,燃油車的處境會更加被動,這是由整個大的政策決定的,沒有人能夠改變。

也許是時候開始轉變觀念了,大家喜歡哪一類車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