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作者:石澤(爸媽精讀作者)

進化媽:父母要學會讓孩子懂得你愛TA,很重要。

“車子也是二手的,衣服也是二手的,鞋子也是二手的。”

在一段視訊當中,二寶哭着對媽媽抱怨,說自己用的都是姐姐的“二手貨”,還委屈巴巴地問:“書包不能給我買個新的嗎?”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媽媽忙不疊地回應:“能能能。”

在得到媽媽肯定的回答後,二寶情緒稍稍平複。

可坐後面的姐姐來了句神補刀“媽媽的肚子也是二手的”,惹得二寶徹底崩潰大哭。

視訊看似是孩子想要新衣服,新鞋子,新書包,但她的嚎啕大哭真的隻因為東西是“二手”嗎?

底下有個評論引人深思:“二手隻是一個理由,一個表象,渴望父母更多的愛和關注,心裡的不安全感才是真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安全感就是在人際關系中得到尊重,不會随意被傷害。

父母是孩子跟這個世界最天然的聯系,他們首先獲得的安全感便來自父母。

有一種對安全感很簡單直接的解釋,那就是“我怕黑,而你是光”。

父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扇窗,可最怕有的父母忘了把窗打開。

光透不進來,孩子面對的依舊是黑漆漆的恐懼;愛進不來,孩子的安全感找不到依托,問題随之而來。

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擔心自己被抛棄,擔心别人不喜歡自己,甚至長大後敏感多疑,自我認同感很低。

是以,讓孩子真正知道爸爸媽媽愛TA,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關鍵。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你以為孩子懂了,其實他們不懂

如果有人問你:“你愛你的孩子嗎?”答案是肯定的。

可如果有人問你:“你的孩子知道你愛TA嗎?”答案就未必那麼斬釘截鐵了。

不少父母認為,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不說你也應該懂:

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冒着風雨接送孩子上下學,該報的補習班,興趣班,哪樣缺孩子了?

我那麼忙,都是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起早貪黑,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工作實在脫不開身,跟孩子爽約也是沒辦法的事,等賺到錢就有時間陪孩子去遊樂園了。

可父母常常表現出來的是:

整天不是這就是那的要求,真煩人。

吃飯挑三揀四的,怎麼就不懂好呢?

不就沒時間參加你的比賽,至于這麼矯情嗎?

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生塊叉燒好過生你!

沒餓着渴着,可敷衍、拒絕卻讓孩子覺得:媽媽(爸爸)都不在意我,誰還會在意我呢?

在電視劇《坐88路車回家》中,黃哆因為被忽視情緒大爆發,她質問小叔:

你答應我去給我開家長會你沒去,我考雙百也沒人看,就連我得個中隊長你們也不稀罕,你們有一個人管我嗎?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小叔怒氣沖沖反問黃哆:“你一個當姐姐的,就這麼給弟弟妹妹樹立榜樣?”

爸爸去世,媽媽不知所蹤,對于黃哆來說,撫養她的小叔就是最親的人。

可小叔的忽視,不了解卻徹底壓垮了黃哆的心理防線,覺得大家都不喜歡她了,甚至離家出走還要跳江。

或許在父母看來,孩子有時發脾氣是小題大做,是無病呻吟。殊不知孩子表面上看不出傷痕,内心卻已經滿是傷痕。

愛我為什麼不認真聽我說話,為什麼不在乎我的快樂,我的悲傷,為什麼不明白我想要什麼?

這種“模糊”地愛在孩子心裡變成了不确定:爸媽真的愛我嗎?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用對方法,讓孩子知道你真的愛TA

成人的愛往往過于深沉,以至于孩子根本不懂你愛TA,甚至會覺得你讨厭TA,不安随之産生。

是以學會讓孩子懂得你愛TA,很重要。

1、察覺孩子的敏感

閨蜜琳說自己5歲的女兒,在做事說話之前都會特别留意自己的表情。

犯錯誤的時候,她會搶在媽媽開口之前說:“對不起媽媽,我錯了。”

可明明琳是個很溫柔的人,她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這麼敏感。

後來通過心理咨詢師,她才找到症結所在。因為琳工作的原因,之前孩子有近一年的時間都是在外婆家度過。

長期的分離讓孩子産生了極大的不安和焦慮,總害怕媽媽不要自己了,便通過這種小心翼翼的方式來讨好媽媽。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兒童的心靈。”

孩子的心思很簡單,也很敏感。他們用自己所能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最直接的感受來判斷父母是否愛自己。

那之後,琳會抽多些時間陪伴孩子,不斷告訴她“媽媽愛你”,也會在出差的時候跟孩子約定好自己什麼時候回來。

慢慢地,孩子的情況開始有了改善。

2、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18~35歲青年做過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84.9%的受訪青年坦言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把他們的想法強加給自己。

父母總是用“我吃過的鹽比你吃的米都要多”的過往經驗來教導孩子。

這常常會變成居高臨下的指揮,包辦一切的過度保護,控制不住地訓斥懲罰,甚至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孩子跟成人一樣,有獨立的人格,也有受人尊重,想要表達的需求。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是以,孩子開心的時候,請TA分享自己的喜悅;孩子難過,生氣或者不安時,學會傾聽,然後陪TA消化這些不良情緒。

同樣,孩子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會用自己的方式對某個人、某件事做出判斷。

是以,哪怕孩子的了解是錯誤的,也請尊重孩子的嘗試,然後跟TA一起找到問題所在。

3、提供有品質的陪伴

動畫小短片《我的爸爸是一名低頭族》很形象地反映了現代不少父母跟孩子的相處:

女兒拿着玩偶想跟爸爸玩,他眼皮都不擡,隻是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頭就走了;

女兒拿着A+的成績單想得到爸爸的表揚,他卻視而不見;

女兒畫了好看的圖畫想跟爸爸分享,他依舊隻關注手中的手機。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每次孩子都是從滿心歡喜變成了滿臉的失望、難過,然後默默走開。

等爸爸想起要看一看女兒的時候,她已經長大。這一低頭,爸爸錯過了孩子寶貴的成長過程。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人在心不在,這樣沒品質的“假性陪伴”不但回應不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還會讓孩子感受不到關心和愛,繼而導緻安全感缺失。

是以,請把耐心、用心放在孩子的陪伴上。

參與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陪TA一起觀察,跟TA交流互動,關注TA的變化和需求,才能讓孩子真正感覺到父母的愛。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愛TA,其實很簡單

不久前,看到孫俪在微網誌上分享的和兒子等等的一段生活日常。

白天的時候,等等跟孫俪說他不想做哥哥,而是想做弟弟或妹妹。

當晚等妹妹睡着後,孫俪便和等等就這個話題進行了讨論。

等等告訴孫俪,有時他覺得做哥哥壓力很大:

每個人都覺得他大,是以他讓妹妹是理所應當的,他做了好事不會被表揚,但是妹妹做了一點點大人們都會發出無數的贊美。

等等覺得這很不公平。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在确認導緻這種情況的不是自己和鄧超的問題後,孫俪告訴等等自己非常了解他的感受,要孩子承受這樣的壓力是不對的。

她還告訴等等以後有這樣的委屈可以和媽媽說,也讓等等明白不要過于在意别人的評價,要相信自己,可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段有效的談話成功讓等等心情好轉。

試想下,如果孫俪對孩子的這句“童言”置之不理,或者覺得他小題大做,那孩子的委屈隻怕會更大,甚至覺得媽媽預設了這種不公平。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曾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

愛孩子其實很簡單,隻不過我們常常繞了個彎。

愛孩子,就成為TA的朋友,多聽聽TA的想法,并讓TA知道:

我喜歡和你在一起嘗試很多事情;我在意你的想法,願意聽你多說說;我為你感到驕傲,你是最棒的。

任何時候需要幫助,爸爸媽媽都在。

緻家長:告訴孩子“我愛你”,真的很重要

作者簡介:石澤,富書專欄作者,文章:爸媽進化論,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