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作者:橙知菌

2019年,一加7 Pro帶來了一塊素質優秀的2K OLED高刷屏,将國産手機的螢幕素質擡高了一個檔次,各大廠商也越來越看重螢幕素質。從之後2K屏就在國産高端機型中快速普及,出現了OPPO Find X2、小米11等一系列螢幕素質非常優秀的旗艦機型。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雖然在高端機上普及高素質2K、OLED螢幕不是一件難事,但中低端機型想用上一塊素質合格的1080P OLED螢幕卻都非常困難,2K OLED用在中低端機型上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不過這一次,終于有機型将2K OLED螢幕幹到了2000元價位,它就是K50。在K50系列釋出前,我一度認為隻有頂配版才會有2K屏,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這部2399元起售的标準版也搭載了2K螢幕,這是最讓我意想不到的地方。而在看過各家天玑9000的評測之後,我反而對天玑8100更期待一些,于是我第一時間入手了 K50标準版。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在深度使用了一段時間後,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款可能是整個2022年成本效益天花闆的手機:Redmi K50。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螢幕

首先來談談K50上這塊2K、120Hz直屏,請允許我先說一句:2K直屏YYDS!直屏的手感和質感确實比不上曲面屏,但沒有邊緣誤觸和看視訊反光的問題,實用性比曲面屏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當然,在這個價位既想要2K,又想要曲面屏,也确實不太可能,畢竟成本擺在那裡了。

觀感上,K50這塊螢幕的整體非常通透,字型清晰,白色純正,沒有明顯的偏紅或偏藍,上下看沒有彩虹紋,大角度側看沒有嚴重的可視角度衰減。簡而言之就是優秀,在這個價位沒有對手的那種優秀!甚至在更高的價位它也有足夠的競争力。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之前剛購買到K50的時候,120Hz高刷與DC調光無法共存,二者隻能選其一,但經過前兩天的系統更新之後,已經能夠同時開啟了。雖然來得慢了些,但能支援高刷和護眼共存那還是極好的!

電池續航和處理器、系統體驗

K50的另外一大賣點就是處理器和大電池了,K50首發聯發科天玑8100處理器,四個A78大核+四個A55小核,GPU為六核Mali-G610。其實相比天玑9000,我還是更期待8100一些,因為它是更成熟的架構,沒有那顆高功耗的X2超大核,這也意味着它可能會更加省電。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事實也确實如此,K50的 5500毫安時電池,實測在室内插卡wifi環境下,2K、120Hz全開,螢幕亮度60%左右:一小時b站1080P視訊、一小時微網誌、一小時短視訊、一小時原神以及半小時拍照錄像後, 連續使用四個半小時,剩餘電量52%;接着繼續看b站1080P視訊+原神,3小時20分鐘後電量剩餘1%,測試中全程穿插使用微信,一輪測試下來總共堅持了7小時50分鐘。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接下來我測試了K50的充電速度,從1%開始,10分鐘充入38%,半小時充入87%,前台顯示100%共耗時47分鐘。雖然與其他機型橫向比較充電速度并不快,但畢竟是5500毫安時大電池,慢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這個續航水準是我到目前用過的手機中最好的,如果你不是手遊玩家,日常隻是刷網頁、聊微信、看視訊的話,那麼一天一充應該是非常輕松的。

日常使用及性能方面,K50搭載的天玑8100處理器的流暢度表現不錯,再搭配MIUI豐富的功能,用起來非常省心。高刷适配上,MIUI做得還不完善,b站、微網誌、頭條以及京東淘寶等購物類軟體都可以120Hz運作;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但地圖類APP、抖音、騰訊視訊、愛奇藝以及虎牙鬥魚等直播軟體還是會鎖60幀。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性能表現上,K50就比較保守了:均衡模式下原神的平均幀率隻有45幀左右,并且有嚴重波動,整個過程并不流暢,尤其在溫度上來後,會感覺到明顯示卡頓。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開啟性能模式後,K50遊戲體驗就要好多了,全程的平均幀數可以達到50幀以上,幀數波動也有所減小。但邊框和背部的體感溫度也明顯上升,大約在47~48度左右,有燙手感。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雖然這個成績已經比骁龍8 Gen 1機型更好了,但我覺得如果小米不做那麼多限制的話,它的實際表現還會更好。

缺點

說到這裡,K50的優點就說得差不多了,螢幕、處理器、大電池是它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其他方面幾乎都是K50妥協的地方。

首先在外觀方面,K50給我的最大感受是配色與整機質感相比K40明顯退步,塑膠邊框和高出一圈的螢幕支架,為質感拖了後腿;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幽芒和幻境這兩個配色,凸顯了機子的廉價感;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是以整體上這幾個機子看下來,我個人認為隻有銀色相對好看些,加上觸感不錯的AG磨砂玻璃,質感上起碼沒有拖後腿。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但凡有K40同款的白色,我認為K50的整體顔值都會好很多,不會在配色上被那麼多人诟病。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其次,K50的X軸馬達震感松軟、力度較小、雙揚聲器的音量偏低、聲音不夠飽滿。應該是為了大電池和控制成本而做出的取舍。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最後是K50的拍照,即使上了光學防抖,我勸大家也别抱太大期待。因為我目前沒有與K50價位相仿的機型,是以拿我之前一直在用的一加7 Pro做個簡單對比,一個是骁龍855+IMX586,一個是天玑8100+IMX582,兩者主攝規格接近,處理器平台不同,這裡隻對比主攝的成像效果。

在這組室内樣張,K50整體偏紅,放大後的細節也全被塗抹得全都看不出來: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室外拍照時則是會偏藍,細節紋理表現相比一加7 Pro依舊有不小的差距: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到了晚上,K50的表現似乎更不太行了,一加7 Pro還能勉強辨認出燈牌的顔色,K50則是幾乎拍成了一片白,左側燈牌的高光也壓制不住: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以上所有樣片都是在未開啟夜景模式下進行拍攝的,目的是讓大家看看K50随手拍在各種場景下的表現,雖然兩款機型确實不在一個價位,但放在一起隻是讓大家有個心理預期,看看2022年2000多元的機型和3年前的老旗艦在拍照上還有多大差距。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目前來看K50的拍照能力很一般,它顯然是一款定位在性能和螢幕的機型,拍照并沒有用心去調校。隻有一個光學防抖,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拍照效果的,為了光學防抖而去選擇K50的話,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看來聯發科平台在影像方面仍然與高通平台有很大差距,聯發科想要追上來還得繼續努力呀!

總結

聊完了K50,也是時候對它做一個總結了。K50有妥協:外觀和配色有些廉價、馬達和揚聲器有閹割、拍照依舊是掃碼水準。 但它擁有這個價位機型都沒有的2K螢幕、超長續航和能效優秀的天玑8100處理器。對我個人來說,一款定位在2000~3000元價位的機型,電池續航、性能和螢幕的優先度一定是最高的,其他方面隻能是加分項。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就算是主打線下的機型,在拍照和外觀方面由于成本限制可能未必會比K50強多少,處理器性能還要差一大截,并且還有不少機型仍然在用轉子馬達和單揚聲器。那麼這樣看,K50的缺點在這個價位的機型是普遍存在的,外圍配置方面K50已經做得相當良心了

性能強悍、螢幕一流、續航給力!Redmi K50三周使用體驗分享

是以,這次的K50于我個人而言非常滿意,它有許多妥協,但它的閃光點足以掩蓋這些瑕疵,這可能就是今年你能在2000元價位買到的最超值的手機!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視訊的所有内容。我是橙知菌,後面還會持續帶來更多優質内容,歡迎大家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