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張次溪回憶,齊白石曾說過,他畫草蟲是從長沙一位姓沈的老畫師那裡學來的。這位沈畫師 長千畫草蟲,因為沒有兒子,把自己生平的絕藝都傳給了女兒,不 肯傳給别人。1899年,沈畫師早已亡故,白石認識了沈畫師的女兒,得到了沈畫師畫的草蟲底本,開始專心研習。沈畫師畫的草蟲目前已無從查找,但一定有許多精彩之處,不 然不會吸引住白石的眼球,如果 有幸能從 民間找到,從中一定會發現白石草蟲對沈草蟲的 借鑒。
齊白石具有極高的藝術天賦與悟性, 深谙畫的 優劣,并善于發現、消化、吸收、發展古今各家的優點與長處,上 至著名的文人畫大家,下 到弟子門生以及名不見經 傳的民間畫師。白石晚年自己總結 道:“ 我是學習人 家,不是模仿人家,學的是筆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不要學習人 家的短處,史不要 把人家的長處體會 錯而變 成狂怪,因而誤入歧 途。“ 藝術悟性高、審美能力強 善千學習借鑒别人的長處,是 齊白石 日後成為中國畫一代宗師的先決條件之一。
白石先生晚年曾說 :“ 餘二十歲後喜畫人物(神像和人物肖像),将三十喜畫美人 ,三十後喜畫山水,四十後(實際年齡應為37虛歲,白石 75歲時自己又加了2歲)喜畫花鳥魚蟲。” 可見白石從37歲以後對草蟲用功甚多,像 紡織娘、蚌猛蟋蟀、蛾子、蝴蝶、蠟蜓、豆娘、蜜蜂、黃蜂、蝗螂、蝗蟲、蝗蛹、蟬、蟬蛻、摟姑、天牛、竈螞 蜘蛛、甲蟲、飄蟲、蒼蠅、椿蠓、螳螂、水蟲等40餘種草蟲,時 常 認 真仔 細地觀察草蟲的形态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長和運動規律,捉到蟲後用針固定在桌面上,做直接的細緻觀察與寫生,自然能畫得生動傳神。
白石先生畫草蟲,并不是專門摹古抄襲,更多的是 來自對自然界草蟲的親身觀察感受與體驗。當地曾傳說白石草蟲,擲在地上,可以引來群雞競相撲啄。此說雖有誇張之嫌, 但足以證明他畫的草蟲極為生動、逼真和傳神。
(本文圖檔素材源于齊白石傳人書畫網)注: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壬寅年 【虎年】釋出于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