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3個無效努力的陷阱裡,有你嗎?

作者:青蛙職場
這3個無效努力的陷阱裡,有你嗎?

為什麼同樣努力有人能一路升遷有人卻一個崗位幹了5年、8年還在踟蹰不前,很難進階?

為什麼有些簡單問題卻成了你的老大難,一直都沒法解決 ?

為什麼面對時代浪潮有人乘勢而起有人卻被拍在沙灘上危機四伏?

如今像父輩一樣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幹一輩子的安穩日子一去不複返了。我們40多年的職場人均3.3年就會有一次職業變動。資訊革命浪潮下許多行業、産業都是3、5一小變年,8年、10年就有一次大的波動,50%左右的舊職業正在消失而新職業也在産生。

如今青年焦慮、中年早衰成了普遍現象。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許多人30歲前後就遭遇職業危機。昨天還是年薪幾十萬的網際網路大廠程式員,明天可能就成了外賣小哥或滴滴司機。換崗、轉行或創業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問題,40歲以後本該走向事業巅峰的我們後半程竟然全是下坡路,危機提前化、頻繁化、普遍化讓我們疲于應付,未富先老已經成了社會重大問題。

這3個無效努力的陷阱裡,有你嗎?

人生還未綻放卻已枯萎,那該何其悲哀?

每當新時代來臨許多事物的底層邏輯都會發生變化,無效努力的現象就會非常普遍。資訊時代危機頻發,是以有效努力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然而我發現很多人總在誤區中打轉、也看不到自己的盲區,長期陷入無效努力的困境難以自拔。常見的無效努力陷阱有三個:

1.錯把掙紮當努力,憑本能低水準勤奮。人掉進漩渦拼命掙紮是求生本能,力氣耗盡被淹死就是低水準勤奮,隻有少數人能保持冷靜利用漩渦的慣性把自己甩出去成功脫險,就是有效努力,這就是智慧。 當初汽車出現時馬車夫們幾乎沒人想成為汽車司機,隻是降價攬客或延長工作時間,這就是把掙紮當努力。那些在時代洪流中隻憑本能勤奮的人必然會淪為時代溺水者。

2.經驗主義睜眼瞎,掉進過往的成功陷阱。 一頭年輕的驢馱着一袋鹽過河,結果袋子浸到水之後它發現變輕了,以後每次過河它都故意把袋子浸濕。後來有次驢馱着一袋棉花路過河故技重施,結果被壓倒在河裡丢了性命。

驢為什麼會被淹死呢?因為底層邏輯變了。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洞察底層邏輯的變化,穿新鞋走老路就會像驢一樣掉進過往成功的陷阱裡。

3.走入誤區看不見盲區,原地打轉找不着北。 很多時候并非我們不努力或沒知識沒能力而是走入了誤區看不見盲區,往往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夜結果又回到原地根本找不着北。

比如什麼是職場核心競争力?我們會說是技能(能力)或關系(資源)等等。 結果當年的點鈔大王被點鈔機替代了, 銀行的櫃員被自動取款機替代了, 就連曾經很吃香的銀行信貸員許多也已經被資料金融的人工智能替代了,隻重技能行嗎?而那些醉心搞關系的人要麼随着貪官污吏覆滅,要麼喝壞了身體還沒一技之長越老越可憐,這都是我們的誤區。

其實隻有非程式性的、能随時間增值的技能才不容易被機器替代、才有競争力。比如古玩鑒定、律師、會計等職業的核心能力。而許多人沒有看到的關系盲區是由于自身缺乏價值許多社交都成立無效社交,因為關系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是以,職場的核心競争力是讓自己值錢、持續擁有不可替代價值、創造更大價值才是根本,你的不可替代價值越大身價就越高,你創造的價值越多你就越值錢,看清了這個本質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因為我們的身價是由自身價值與産出決定的。

這3個無效努力的陷阱裡,有你嗎?

時代沖突的本質是底層邏輯發生了變化而我們卻拿着昨天的舊船票想登上明天的新客船。

是以,有效努力是我們每個人的職場必修課,這樣許多危機都可以提前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