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作者:斷眉CC

盛宣懷首先是個官—太常寺少卿,雖然這隻是一個虛職,但對于李鴻章而言,替他掌管整個北洋産業的商人,必須得帶上一個紅頂子。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掌握在盛宣懷手上的北洋産業基本上涵蓋了中國經濟命脈的每一個角落,鐵路、礦山、制造、電報等無一不在其控制之下。即使李鴻章因為甲午之戰之後被排擠出朝廷中樞,不再擔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但盛宣懷作為洋人和朝廷的共同代表,仍然掌握着一些最掙錢的部門。

而最重要的是盛宣懷仍然控制着電報業,李鴻章的東山再起,與這有着莫大的幹系。

簽署完《馬關條約》後的李鴻章被貶擔任兩廣總督,就在李鴻章遠赴廣東之際,盛宣懷就從未停止過運作李鴻章重返北洋大臣職位的努力,而他的努力就在于傾其所有,以富可敵國的财力掃清一切障礙。

因為盛宣懷知道,即使他一無所有了,隻要李鴻章在位置上,所有的一切都能回來。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1900年6月10日,盛宣懷通過電報第一時間知道了英國人西摩爾正率領各國聯軍組成的部隊由天津向北京進發。

當外國軍隊進入一個國家的首都,不論是什麼理由,都可以看成是戰争。

盛宣懷看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并不是國将有難,而是覺得機會終于來了。盛宣懷立即給榮祿、張之洞、劉坤一發電報,向三大總督提議,請他們上奏:推薦李鴻章重回北洋,負責與洋人談判。

張之洞、劉坤一沒理這茬,因為他們不想得罪朝廷中的滿清貴族,雖然他們也反對跟洋人開戰,對于漢人總督聯名推薦漢人擔任議和大臣,總是會引起各種猜忌。

榮祿不一樣,正白旗的瓜爾佳氏,又是慈禧極為信任的重臣,在面對洋人軍隊入京的問題上絲毫不敢耽誤,于是榮祿向慈禧建議後,慈禧一道谕旨:着李鴻章迅速赴京。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榮祿劇照

由于端王集團等滿清貴族出于對洋人的仇恨,将所有洋人的物件都進行了銷毀,其中最關鍵的是将京城所有的電報線給毀了,是以朝廷的指令都是快馬送至山東,再由山東轉發給各地。是以,山東巡撫袁世凱能掌握朝廷與地方的各種聯系内容。

袁世凱一直安安靜靜的呆在山東巡撫衙門看着全國各地的事态發展,但他最關心的還是李鴻章的一舉一動,因為在袁世凱眼中,唯一能妥善處理洋人關系的人隻能是李鴻章。

李鴻章接到令他迅速回京的上谕是6月18日,同時盛宣懷第一時間發給了李鴻章另一封電報,報告天津大沽口炮台失陷,而此時,慈禧還不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失守的消息,也就是說當慈禧在等着李鴻章來京負責談判時,她并不知道談判已經不可能了。

而李鴻章深知這一點。于是,李鴻章決定違抗這道上谕的指令,理由嘛,多得是。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李鴻章

盛宣懷極其失望,他是希望朝廷别跟洋人打起來,一切都回到談判桌前,他并不關心談了什麼内容,他隻希望代表清政府坐在談判桌前的那個人是李鴻章。

既然打起來了,隻能轉而求其次,戰事不要擴散到東南地區,要打清政府就跟洋人在京津地區拼一拼就行。

盛宣懷在上海電報局坐鎮,負責牽線洋人代表與張之洞、劉坤一兩大總督進行私下談判,談判的内容就是:一旦洋人和清政府開戰,洋人的軍隊不進入兩大總督的管轄地,兩大總督負責保護各自轄區内洋人的生命财産安全。即:“洋人保我領土,我保洋人商務。”

英國對于雙方互保非常贊同,因為長江流域的穩定是英國最大的利益保證。英國是老大,美、日是英國同盟自然沒問題,英國随後說服德國、法國同意互保,意大利、奧匈帝國一向跟随德國,最不情願的是俄國,因為一旦互保,俄國就失去了一次染指長江流域的機會,但在七國都同意的情況下,俄國也隻能答應了。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談判非常迅速地就達成共識,6月20日,雙方協定簽署協定的同時, 慈禧一道禦旨宣布全國進入戰争狀态,随後6月21日,慈禧向十一國宣戰。

這對于張之洞、劉坤一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慈禧宣戰,總督卻在私下議和,這就是重罪,定個叛國罪誅九族都不為過。雖然所有的運作都是盛宣懷出面,但協定落款必須是兩位總督的親筆簽名啊。

該輪到李鴻章出面了,盛宣懷讓張之洞、劉坤一暫時壓住慈禧的上谕,他得去找李鴻章了。盛宣懷對李鴻章說道:“如果這道上谕是假的,我們也要去遵守嗎?”

李鴻章心領神會的向盛宣懷回電:“矯诏,粵斷不奉。”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張之洞、劉坤一根據李鴻章的回電,迅速與各國駐上海領事團簽訂《互保章程》,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江西進入了安定的狀态。

看到兩湖,湖廣這麼做了,浙江、福建、四川也加入了進來,再加上李鴻章的兩廣,整個東南地區都進入了互保的範圍,這就是“東南互保”的過程。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而整個“互保”運動中,穿針引線,出謀劃策的關鍵人物就是盛宣懷,各大總督要做的就是在協定上簽字,而中間的所有工作和安排全部都由盛宣懷來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兩廣總督李鴻章并未與領事團簽訂任何條約,可是,李鴻章才是“東南互保”的幕後靈魂人物。李鴻章這三個字在洋人眼中比任何簽名都有效,簽不簽協定不重要,這對于如此重視契約精神的洋人而言,确實是有點難以想象。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而在這一切都安排好後,7月8日,慈禧授李鴻章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才終于從兩廣總督府啟程上京了,出發的這天,距慈禧要李鴻章赴京的谕旨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這時的北京城在八國聯軍的進攻下正瑟瑟發抖。

盛宣懷卻是又看到了機會,一個比讓李鴻章重返北洋更大的機會。

而這次需要在秘密會議中召進山東巡撫袁世凱,于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在盛宣懷的統一安排下,商量着一個巨大的計劃:李鴻章出任“總統”。

由袁世凱領兵率“勤王之師”赴京控制滿清貴族,實行“清君側”,“護兩宮”;李鴻章北上負責與各國談判,確定停戰;李鴻章出任“總統”,掌管這個國家。

這個主意隻有李鴻章、盛宣懷敢想出來,李鴻章作為最大的受益方不宜主動表達出這個觀點,是以這件事又交給了盛宣懷主持操作。

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都沒敢答應,但又不能不表态,最終商定的結果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皇上和皇太後遇難,他們就力保李鴻章就任“總統”。

後面的結果并未如盛宣懷期盼的那樣,慈禧依舊還是皇太後,李鴻章雖然官複原職,但他也僅僅是為了簽訂了《辛醜條約》,大清朝的恥辱柱上始終都有李鴻章的簽名。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

“東南互保”是漢人新貴集團與滿人世襲貴族之間的沖突對決,也是滿清權貴統治崩潰的界限,站在這個層面而言,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未嘗不是一種貢獻,而盛宣懷最關心的還是他手中的财富。

盛宣懷知道“官”“商”任何時候都是分不開的,他的财富離不開李鴻章,他的名字也因李鴻章而印刻在曆史中。

那麼,問題來了,給你一個機會,你是相當盛宣懷還是李鴻章呢?

盛宣懷的最大夢想:讓李鴻章成為“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