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題圖 / 漫畫一生

認知分歧背後,行業的現實困境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有着“第一部中國當代漫畫家生态紀錄片”之稱的《漫畫一生》完結了。作為國内少有的聚焦本土漫畫創作者的紀錄片,卻在觀衆間引發了争議。

一些漫畫愛好者拿同樣展現國内創作者現狀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與之對比,在他們眼裡,紀錄片應該交代作者創作的心路曆程,或者漫畫從構思到上線的詳盡步驟,而《漫畫一生》則多呈現漫畫家的日常瑣事,顯得“零散、無趣”。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而部分漫畫從業者則表示,在這個漫畫幾乎“被消失”的時代,仍有專注于漫畫的紀錄片誕生,已十分難得。讓更多圈外人意識到漫畫行業的存在,真實地展現了從業者的生存現狀。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針對同一部紀錄片,為何“愛好者”與“從業者”的評價分歧如此明顯?有人可能會将其歸因于身份視角不同、個人評價标準各異,可從本質上看,這種分歧其實代表了一種評價體系的偏差,即讀者、漫畫家和産業鍊從業者們對于國漫市場的認知差異。 我們的讨論,也将從這種分歧開始。

讀者眼中的漫畫家vs真實的漫畫家

大多數漫畫愛好者與漫畫家産生聯結,是從作品開始的。

無論何種題材的漫畫作品,都會融入創作者的經曆和思考,自然也能吸引到觀念相近的讀者。過去漫畫讀者會通過信件留言、參與簽售活動,向創作者表達喜愛,現如今在社交平台,漫畫家能夠直接展示自我狀态,與粉絲互動。看上去現在讀者想了解漫畫家變得更容易了?其實恰恰相反。網際網路的虛拟性,使用者會有選擇地表達内心想法,許多創作者也會刻意在社交媒體上展現好的一面,将苦與淚藏在心底。

讀者依稀感受得到“畫漫畫”并非易事,可究竟身處業内狀态究竟是怎樣的,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紀錄片,便是其中一個管道。

在《漫畫一生》裡,即使已經處于行業頭部的資深創作者,也不乏自省、迷茫、困惑的時刻。

曾在中日兩國同步連載作品的少女漫畫家丁冰,從業二十多年,創作出了《夢開始的地方》《樓蘭旖夢》等代表作,經曆過失敗後一度質疑自己創作的意義,開啟新連載後依舊會為了故事、截稿日發愁;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恐怖漫畫家祝耕夫講述了自己入行、轉型的曆程,将曾經經曆的校園暴力畫進故事裡、通過展現人性傳達正向意義,而現在,比起“成為漫畫大師”他更希望給家庭更好的生活;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兩度獲得集英社新人獎的肖新宇,在“個人喜好”與“市場需求”間不斷調整創作方向,才誕生了搞笑與武俠元素并存的《絕頂》,看待衍生作品,比起“内心抗拒”的漫畫愛好者他表示漫畫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編,可當演員正經分析角色時,原作者突然誕生的“羞恥感”又顯得真實可愛;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知名繪本作家寂地,她的作品溫馨治愈,社交平台曬出的照片的舒适惬意同樣令人向往,但在紀錄片裡,她會談生活對内容的影響、現實對熱情的消耗,想到最初因創作結識的朋友現在各自的處境時,甚至止不住地流淚。這些堅持創作多年的漫畫家,閱曆豐富,對市場、對創作也有了清晰認知,亮眼成績背後的苦辣酸甜,其實也值得被知曉。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初出茅廬的新生代創作者,所處境遇不盡相同。果果時常思考哲學議題,存在意義、精神虛無,除了漫畫外還會音樂創作,能與父母探讨自己的作品;“北漂”青青為了畫漫畫,每天兼職四小時,回到租住的毛坯房開始創作;鳳梨油連載時遭遇平台倒閉,她在片中笑着慶幸當初壓縮篇幅、把想講的故事講完,如今則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找到喜愛的事情投身其中并堅持下來,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無論入行多久,成為漫畫家,往往都是愛好使然,是以被磨滅熱情、澆滅幻想同樣是生活帶來的考驗,也成為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在讀者們看來,他們更在意的是作品品質,對于上述曆程并不感興趣。這點在與《靈籠》創作紀錄片的對比中更為明顯。動畫産業紀錄片展現了一個全流程的工業化生産環境,而漫畫創作則保持了相當比例的手工藝人匠心——原創漫畫的生産高度依賴于作者個人的獨立創作,如實呈現自然會保留瑣碎。

中國内地紀錄片導演梁碧波曾表示,紀錄片最大的藝術價值在于追求真實。拍攝制作紀錄片的過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呈現出來則是經過篩選、加工的影像真實。是以,普通觀衆想看的作品構思、創作、上線、出版過程是漫畫家生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能讓我們感受到夢想、熱血、堅守的力量。《漫畫一生》的主創團隊顯然也做了取舍,最終更傾向于展現漫畫創作者“造夢”之餘的感慨,有無奈彷徨也有堅定前行。正如寂地所說,“生活的真實在日常裡”,放大了行業百态、日常瑣碎,為觀衆展現出漫畫家也是一個個獨立鮮活的個體。

紀錄片深處,是中國漫畫行業的困境

許多《漫畫一生》觀衆觀看後收獲的感想是,漫畫家“不容易”“辛苦”,甚至很“慘”。在社交平台評論中,有人還提出這樣的疑問:紀錄片裡談及了漫畫家的創作困境,他們都在盡力堅持,但反觀現實,為什麼當下中國漫畫市場作品品質還是參差不齊?

要找到為什麼中國漫畫行業呈現出這般生态,答案藏在國漫的發展曆程裡。

抛開民國時期誕生的幽默諷刺漫畫、連環畫書籍,我們而今認知中連續叙事的原創漫畫,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才在國内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中國青少年開始接觸日漫,《畫書大王》《北京卡通》《漫畫大王》等新興雜志上的中國原創作品,在創作模式上也進行了多方位的借鑒與探索,可惜彼時國内的出版業并不健全。千禧年後,《知音漫客》《漫友》《漫畫派對》等新生代雜志開始崛起,許多彩色漫畫深受新時代年輕人歡迎,他們對作品的偏好開始發生變化。此時不少個人漫畫家産出了頗具影響力的原創作品,進而成立自己的漫畫工作室,部分如今高知名度的新生代漫畫家,也曾在漫畫工作室中曆練過。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然而,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降臨,帶來的機會無須贅述,但雜志作為傳統漫畫載體無疑遭到了颠覆性沖擊。整個漫畫行業尚未成熟,網絡卻兀自為漫畫發展程序按下了加速鍵,在技術革新和娛樂方式轉變下,漫畫被迫迎來下一個時代。

網際網路在國内普及十餘年後,資本市場對漫畫行業的投資熱情逐漸冷卻,動漫産業的泡沫被擠掉。

漫畫行業的市場屬性,決定了它必須遵循新的規則,過去行業發展離不開出版社,現在則依托于網絡漫畫平台。諸如有妖氣為漫畫進行衍生開發、快看漫畫重視且大力發展條漫,都是幫助漫畫拓寬使用者的嘗試。直到今天,有妖氣再度易主,條漫卻成為了中國漫畫市場的主流模式,顯然漫畫這條路并不好走。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對于創作者而言,他們的壓力不隻來源于創作大環境的變化。正如《漫畫一生》裡登場的許多創作者,經曆過紙質書到網絡連載載體的轉變,從他們的叙述中不難發現,從業者需要努力适應網際網路時代的内容傳播、稽核的規則,甚至做出取舍讓步。漫畫創作工作強度、收入待遇,個人想法與市場偏好平衡等系列問題,新生代漫畫家也注定會面臨相應的困惑與彷徨。

當然,在愛好者眼中,漫畫本不應該如此。

當下,普通人擷取資訊更加友善,國内的年輕人可以便捷地接觸到海外市場的高品質正版漫畫内容,《海賊王》、《進擊的巨人》、漫威DC,隻要你有時間,你可以輕易讀到、觀看到世界一流的漫畫及改編作品。是以在構築評價體系時,中國動漫愛好者們第一時間就把國漫與上述一流作品放在了同一次元。殊不知,這是積累幾十年、世界頂尖水準的文化結晶。這無形中給了國漫從業者們很大的壓力。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萬幸的是,他們頂住了壓力。如果說世界先進水準的得分是100分的話,那麼中國漫畫産業已經從過去50分的低谷,慢慢爬到了現在的七八十分。雖然離海外一流差距不小,但作為“後來者”,中國漫畫在創作者、平台方的努力下與海外市場的差距的确是在縮小的。

但我們還不到能夠沾沾自喜的程度。漫畫行業結構類似于金字塔,處于頂端的能夠收獲資源傾斜,底層的漫畫家則苦于才華被淹沒、收入不穩定。如何建構一套惠及不同階段創作者,使之職業生涯能夠平穩過渡的體系或許更為重要。這或許是以快看為代表的平台提出打造國漫創作者生态,建立起職業漫畫家-國漫創作新人-國漫創作愛好者三級人才培養梯隊的原因所在。

體系的穩定,日拱一卒,勝過天才的瞬間閃耀。

面對困境,熱愛漫畫的人能做什麼?

漫畫行業的發展不隻是漫畫家的戰鬥。

市場在初始形成時能夠自我蓬勃發展,但是一旦市場成型需要再度擴張,就更多力量為其發展創造條件。即便很困難,但熱愛讓一批批漫畫人仍在這條路上義無反顧地行進着,就像《漫畫一生》中行業内部其他從業者的狀态那樣:

第一集呈現了丁冰完成新作《花和刺猬逃跑了》周更的時期,她與責編的溝通磨合、談讀者回報的部分令人印象深刻。青青在漫展簽售會背景,内容部負責人與她讨論起了她正在連載的新作。漫畫編輯需要幫助作者把控創作方向,按時且保質完成漫畫創作,兼顧讀者需求。正是在創作者與編輯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誕生出題材多樣、備受漫畫愛好者認可的作品。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平台不僅是好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也是推動産業創新的發動機。為推動漫畫進入視訊時代,紀錄片第四集裡,快看創始人&CEO陳安妮表示,“漫劇”的推出,便是為了以新形式為優質漫畫導流。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2021年,“國漫出海”成為了一個現象,據快看介紹,中國漫畫已覆寫70個全球分發平台,翻譯成12種語言,覆寫200個國家和地區,并且有了自己的專屬單詞“Manhua”。這也為成為了漫畫作者的增收新途徑。

今年舉辦第四屆的快看原創條漫大賽,過去三屆已累計收到2600餘部參賽作品,近百位參賽選手轉型成為職業漫畫家,為國漫行業持續注入新鮮血液。

中國漫畫家的無奈與困難,都在快看《漫畫一生》這部紀錄片裡

此外,快看還針對青少年和弱勢群體閱讀視力保護的無障礙概念設計,不斷提升閱讀體驗、推廣優質作品、發掘培養新生代創作者,都是快看作為網絡漫畫平台所肩負的使命。

縱然在四集有限的時間裡,紀錄片無法顧及所有從業者的情況,但毋庸置疑,它的記錄對漫畫行業存在積極作用。隻有越來越多人關注,才能為後續“越來越多年輕讀者喜愛國漫、盡力支援”搏一個可能。令漫畫讀者不再沉默,讓還在努力堅持的創作者被看見、被關注、被讨論,或許正是《漫畫一生》這部漫畫家生态紀錄片誕生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