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匠心傳承書法 翰墨飄香丹江

李旭良在創作書法作品。赫鵬翀 攝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翰墨飄香千年曆久彌新。作為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陽西縣書法家協會主席,李旭良已與筆墨紙硯相伴五十載,在醉心書法藝術的同時,他肩負着在陽西傳承和推廣書法藝術的社會責任,以筆為犁讓翰墨飄香丹江。

結緣

從小沉浸書法藝術海洋

記者剛剛走進陽西縣書法家協會大門,一股墨香便撲鼻而來,李旭良正在揮毫潑墨。他的筆鋒行雲流水,筆力蒼勁飽滿,一幅幅墨寶中展現出深厚的藝術功底。“我從小受到家庭和師長的熏陶,7歲的時候就與書法藝術結緣了。從最初的臨摹字帖到現在,一晃差不多有五十年了。”李旭良回憶道。

李旭良從小就喜歡沉浸在書法藝術的海洋中,雖然學習過程十分枯燥,但興趣卻是最好的老師。他臨池不辍、樂此不疲,書法水準不斷提高。

“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我就用廢報紙當做宣紙,反複臨摹提高書法水準。讀書的時候,我發現一塊‘普濟堂’石碑上的字寫得很不錯,就反複臨摹了不知道多少遍……”李旭良介紹說,直到1989年他才通過就讀大學函授課程,較為系統地學習了書法藝術理論知識,也為進一步提升書法水準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旭良堅持以古為師,不僅能寫楷、行、草、篆、隸等各種書體,尤以行草書見長,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書法藝術風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李旭良的作品頻頻出現在省市各大書法展覽當中,備受書法名家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14年12月,李旭良的作品入選第六屆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新人新作展,并獲得優秀獎。

推廣

讓書法“接地氣”“暖人心”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20年擔任陽西縣書法家協會主席以來,李旭良積極肩負起推廣書法藝術的社會責任,希望讓越來越多的陽西人愛上書法、學習書法,在筆墨紙硯中感受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近兩年來,我們協會組織開展了各類書法展覽等活動,特别是在建黨百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組織會員創作作品,舉辦‘百年奮鬥路,啟航新征程’書法展覽,用書法作品贊美新時代和美好生活。”李旭良介紹說。

除了專業性相對較強的書法展覽之外,李旭良在推廣書法藝術過程中,還積極開展許多“接地氣”的特色活動,将書法這門高雅藝術形式帶到基層和鄉村。

“在縣文聯的組織下,春節前我帶領縣書協會員進鄉村、進社群、進企業,開展送春聯下鄉等惠民活動,為基層群衆現場寫春聯、送福字。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給他們帶去了濃濃的年味。”據李旭良介紹,縣書協近兩年共舉辦20多場下基層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為了更好地推廣書法藝術,陽西縣書法家協會在縣文聯各協會當中率先建立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文藝工作開展。

“一年來,協會黨支部積極推進文藝社團黨建工作開展,将書法藝術與成風化人緊密結合在一起,大力讴歌新時代、傳遞正能量,讓書法藝術更好地服務群衆、服務社會。”李旭良介紹說。

傳承

書法公益課進校園育新苗

今年3月份以來,在陽西縣政協、縣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縣文聯、縣教育局組織縣書法家協會以及縣作協、縣美協、縣音協、縣舞協等10家文藝社團,以創立鄉村公益文藝學校為契機,大力開展“文藝公益課”進校園活動。

在長期的書法藝術實踐過程中,李旭良深切地感受到,傳承和弘揚書法藝術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在學習書法過程中,一撇一捺之間也蘊含着許多做人的道理,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十分有益。”李旭良表示,自己将和協會會員們一道,充分發揮好鄉村公益文藝學校的陣地作用,為農村學生多上課、上好課。

在陽西縣主要上司的大力推動下,塘口鎮中心國小等多所學校跻身“鄉村公益文藝學校”行列,旨在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培養農村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在一個月時間裡,李旭良多次赴鄉村公益文藝學校義務授課,為農村學生進行書法藝術啟蒙教育,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領略到書法藝術的魅力。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以前在電視上看到城裡小朋友的課後生活很豐富,還能學習許多藝術課程,自己也非常羨慕他們。今天我在學校學習了書法公益課程,自己感到非常開心!”塘口鎮中心國小學生陳寶洳高興地說。

“我從最基礎的執筆方法、書法筆畫講起,給學生們上了入門課,他們也對書法藝術産生了濃厚興趣。”李旭良欣慰地表示,目前已有200多人次聽過他的書法公益課,書法藝術在陽西鄉村校園也埋下了種子。

南方日報記者 赫鵬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