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彌勒寺河裡消失的土著魚

作者:雲南季

說起老昆明的土著魚,如今那些已上了年紀的昆明老人至今都還記得,60年前在彌勒寺、大觀河裡,生活着幾種如今已蹤影全無的魚類。

彌勒寺河裡消失的土著魚

被雲南省内外畫界譽為“嚴孔雀”的嚴風揚老先生,從小就在彌勒寺河邊長大,他的父親嚴濬先生早年畢業于上海美專(上海美術學院),雲南名煙“大重九”的商标,就是嚴濬先生在抗日戰争期間所設計并沿用至今。

談起70年前那些成群結隊“遊蕩”在彌勒寺、大觀河、西壩河裡的原生土著魚類,嚴風揚先生告訴編輯,當時常見的土著魚有多種,如白油魚、彎絲、寬邊魚等。

彌勒寺河裡消失的土著魚

上個世紀50年代,彌勒寺雲南省委一号院附近有西壩河、彌勒寺河、大觀河,河沿綠樹成蔭,楊草果樹、柳樹、槐樹如哨兵般“護衛”着河口堤。

河裡魚蝦成群,在河中成群結隊、悠然自得地遊來遊去,岸邊上拉石料的拖船、打魚的漁船來往不停,大觀河與彌勒寺河中還有多架魚筝在上下“搬動”,漁夫也在不停地将網到的土著魚如彎絲、白鱗魚放到大木桶中。

那時候我還很小,大約還不到5歲吧,每當看到其他孩子用小網兜在彌勒寺河裡撈寬邊魚,就很羨慕,直到有一天,老父親為我用很細的“油線”鈎制了一個扁扁的網兜,隻要放二塊骨頭進去,便可網到好多的寬邊魚。

彌勒寺河裡消失的土著魚

記得60年代的大觀河靠彌勒寺附近、西壩河甚至金碧路等方向,都各有一個閘門洩洪和抗澇,那時的西壩路和勞工新村、前衛路都是一片稻田,河水不但養育了河中的土著魚,也濕潤了昆明,調節着這裡的氣候。

當年那些喜歡在大觀河、彌勒寺河裡釣魚的老人告訴我,“彎絲”作為一種土著魚類,一般隻能長到10多公分長,因體呈弓型,故而被稱為“彎絲”,少刺,無論蒸、煮,味道都相當鮮美。

而白(鱗)魚多刺,大的可長至30公分、小一點的也有10多公分。因其内髒脂肪豐富,60年代,每人僅有500克的肉類供應,而父母将白(鱗)魚成十斤地買回家後,便将其身上魚鱗刮去,内髒脂肪取出後放到鐵鍋内煉成魚油,供炒腌菜時用,而後将白(鱗)魚抹上辣椒面,放在陽光下暴曬成魚幹以供食用。

據從學生時代便經常去彌勒寺河内釣魚的羅元慶先生講,上世紀50年代末,他曾在這裡釣到過一條野生金線魚,魚的外形與土著白魚相類似,長約30公分,隻不過身上多了2條金線。

彌勒寺河裡消失的土著魚

可惜的是,這些昔日成群遊蕩在彌勒寺河中、大觀河中的土著魚如今已經很難見到,西壩河、彌勒寺河也隻能留存在老一輩昆明人的記憶中。

(作者:張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