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用本田攜手推出低價電動車 能否迎戰行業霸主特斯拉?

4月初,比亞迪釋出通告,從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消息一出對整個汽車産業形成了很大的轟動效應,畢竟從很多汽車品牌所釋出的新能源汽車規劃來看,最早停售的時間基本也要到2025年,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也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速。不過,對于那些“體型龐大”的主流合資品牌來說,就會出現一種船大難掉頭的局面,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一些合資品牌就會另起爐竈推出一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也有的會通過和其它品牌合作,通過強強聯手的方式殺入新能源汽車産業。

通用本田攜手推出低價電動車 能否迎戰行業霸主特斯拉?

就在近日,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宣布将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合作關系,兩家企業将基于通用最新一代Ultium電池以及純電架構平台,開發生産一系列價格低于3萬美元的平價電動汽車。而新協定的簽署,也表明了兩家企業在電動車領域的合作将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在電動車領域起步較慢的本田,将通過通用汽車的技術輸出,填補品牌在電動車領域的短闆。通用則會獲得攤薄産品研發成本的機會,為其他前瞻技術的研發籌措寶貴的資金。

通用本田攜手推出低價電動車 能否迎戰行業霸主特斯拉?

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作為傳統車企中的代表,兩者其實都在加快電動化轉型的腳步。此前,通用汽車已設定了2035年前在美國停止燃油車生産,以及全球業務在204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标。按照規劃,到2025年,通用汽車将在全球範圍内推出30多款電動車,其中超過20款将導入中國市場,屆時其在中國的電動車産能預計達到100萬輛。

本田汽車方面,其目标是到2050年通過與本田有關的所有産品和公司活動實作碳中和。為此,本田汽車計劃在包含中國在内的先進市場中,本田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的銷量占比計劃在2030年達到40%,2035年達到80%,2040年達到100%。

通用本田攜手推出低價電動車 能否迎戰行業霸主特斯拉?

據悉,通用與本田兩家公司在電氣化方面其實已經有過合作基礎。早在2013年,兩家公司已就開發下一代燃料電池系統和儲氫技術達成合作,可惜雙方自公布合作至今,始終未見燃料電池車的實際成果誕生。一直到2018年,本田加入通用主導的電池子產品開發工作,才為雙方的合作關系掀開了新的一頁。

2020年4月,通用與本田宣布聯合開發兩款全新純電動車型。其中本田将負責其新車的造型與内飾,而通用則提供奧特能電池技術和新一代子產品化電動平台。這兩款車型後被證明為與凱迪拉克LYRIQ同屬奧特能平台、将在2024年初推出的本田Prologue,以及高端品牌讴歌的首款電動SUV。

此外,兩家公司還與自動駕駛開發公司Cruise保持着長期合作關系,正共同開發專為無人駕駛叫車服務和無人駕駛貨運配送設計的全自動駕駛汽車Cruise Origin。

通用本田攜手推出低價電動車 能否迎戰行業霸主特斯拉?

而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取得突破,就必須直面電動車市場的領頭羊特斯拉,無論是國内的新能源車企、崛起的造車新勢力還是電動化轉型的合資品牌,都會将特斯拉作為行業的标杆,力争在銷量上能夠追趕甚至超越對方。此次,通用和本田的合作車型也是以特斯拉為目标,寄希望于二者的強強聯手來撼動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不過,今年特斯拉第一季度的傳遞量超過了31萬輛,就目前特斯拉的突出表現來看,要實作超越真的難度不小。

其實要正确看待特斯拉的話,就要意識到消費者會選擇特斯拉并因為它隻是一款電動車,它的附加值在于車型強大的軟體工程、晶片設計、電池設計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是以,不能隻是狹隘地把特斯拉當做一個車企,實際上它是有着車企“外殼”的一家科技性公司。是以,隻要特斯拉在這些領域保持持續的領先優勢,留給其他車企的機會并不會太多。

通用本田攜手推出低價電動車 能否迎戰行業霸主特斯拉?

不過,通用和本田的機會在于新車的定價将不會高于3萬美元,這個定價比未漲價的特斯拉Model 3低了至少5000美元。如果他們真的能夠開發出價優質高,性能出色的電動車的話,相信還是能夠吸引到一大批注重成本效益的消費者。畢竟,對于電動車而言成本控制和市場售價對最終銷量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許能夠撼動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霸主地位。但是,最終效果如何,隻有等待新車上市之後才能一見分曉了。

寫在最後:

在時代發展趨勢的推動下,汽車産業的新能源轉型已經迫在眉睫,這不由得讓人想到電影《功夫》中的那句經典台詞“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确實,商場很殘酷,隻有轉型快才能搶占更大的市場佔有率,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的合作,也算是認清現實,采取聯手共赢的市場政策,也許新車到來之後通過高成本效益路線,也能在市場中獲得不錯的表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