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文/觀察者網 呂棟】

開年以來,國内手機市場持續低迷。

第三方機構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為4788.6萬部,整體同比下滑22.6%,5G手機出貨量也罕見出現下滑,同比下降11%。2月份,小米、OPPO、vivo等出貨量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挫。

與此同時,手機市場分析師郭明錤近期也接連放出消息,稱蘋果今年首款新機iPhone SE的需求低迷,并将其全年預估出貨量削減1000萬部;安卓陣營方面,郭明錤透露,中國主要安卓手機品牌今年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原2022年出貨計劃的20%。

針對市場低迷的原因,有手機行業分析師告訴觀察者網,短期來看,春節之後國内多地疫情出現反複,為國内手機廠商複工複産帶來較多不利影響,是2月手機整體表現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期來看,全球經濟環境遇冷、手機使用者換機頻率減弱都是市場不景氣的原因。

“智能手機行業完全看不到隧道盡頭的亮光”,彙豐證券近期指出,全球經濟充滿不确定性,中國大陸又遭疫情沖擊,決定下調2022、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估各5%。富邦投顧則預計,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将同比下滑3%。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蘋果CEO庫克 視訊截圖

蘋果2022年首款新機遇冷

iPhone SE是蘋果2022年釋出的首款手機,也是首款具有5G功能的iPhone機型。然而,蘋果這條2020年以來首度更新的産品線卻不被市場看好。

4月13日,長期關注蘋果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直言“新款iPhone SE需求低迷”。半個多月前,他曾表示,由于新款iPhone SE需求低于預期,将其2022年的出貨量預估削減至1500-2000萬(之前為2500-3000萬)。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郭明錤推特截圖

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進階分析師吳怡雯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新一代的iPhone SE的更新主要展現在A15晶片和對5G的支援。與前代相比,産品力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從定價看,iPhone SE與國内廠商的中高端産品有一定的重合。然而,與同價位段的國産安卓手機相比,iPhone SE在硬體上的競争力有限,特别在螢幕、影像、存儲等方面。

“蘋果生态系統以及對小屏手機對一些使用者是有吸引力的,但iPhone SE對整體市場影響有限。另外,iPhone SE定價上漲,疊加元器件短缺風險、以及蘋果在俄羅斯暫停出售iPhone産品的決定,使新産品在今年的出貨量承壓。”她補充稱。

屋漏偏逢連夜雨,需求低迷的同時,供應端也在遭受疫情的沖擊。

4月12日,台灣消費電子代工廠和碩釋出聲明稱,受疫情影響,該公司位于上海和江蘇昆山的工廠已停産,何時複工要等當地政府通知。這家世界第二大電子代工企業承接代工約三成的iPhone。日經新聞稱,如果長期停産,有可能影響蘋果的業績。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截圖

不過,郭明錤當天表示,盡管受疫情影響,由和碩獨家代工的新款iPhone SE在許多國家的蘋果網上商店中仍處于“有庫存狀态”,這意味着目前的庫存仍能滿足低迷的需求。相反的是,自推出以來需求旺盛的高端MacBook Pro(台企廣達為唯一供應商)的交貨時間,在廣達上海工廠停工後大約延長了3-5周。

受相關資訊影響,立訊精密、藍思科技、歌爾股份、信維通信等蘋果供應鍊概念股近期均表現低迷。

“看不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新款iPhone SE遇冷的同時,安卓陣營也不樂觀。4月12日,台灣《工商時報》報道指出,智能手機砍單消息愈演愈烈,繼摩根士丹利、瑞信證券等下調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後,彙豐證券、富邦投顧等大型研究機構近期也提出相似觀點,認為智能手機終端需求持續令市場失望,後市仍面臨挑戰。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台媒報道截圖

中國信通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月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僅有1486.4萬部,同比下滑31.7%,這是近一年多以來的最低值。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為4788.6萬部,同比下滑22.6%,5G手機出貨量也罕見出現下滑,同比下降11%。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中國信通院報告截圖

主要玩家中,OPPO損失最為慘重。

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2月OPPO(不含realme)銷量僅為400萬部,同比下跌45.7%,接近腰斬;vivo(不含iQOO)、小米也分别同比下滑38.6%和20%,蘋果降幅較小,僅為4%。前五大手機廠商中,隻有去年同期尚未全面回歸市場的榮耀,實作同比大幅增長。

“由于受到宏觀環境影響,手機廠商開始降低市場預期和着手削減手機供應鍊訂單,并對手機産品進行降低規格和降低配置操作。同時,高端機型需求疲弱與疫情反複,導緻國内手機市場發展節奏放緩。”CINNO Research分析師告訴觀察者網。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資料來源:CINNO Research

随着時間推移,市場狀況并沒有好轉。

3月31日,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稱,中國主要安卓手機品牌今年迄今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原2022年出貨計劃的20%,這其中70%以上使用聯發科晶片。他還稱,未來訂單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郭明錤社交媒體截圖

手機廠家砍單的消息,其實在今年春節前就有風聲,彼時摩根士丹利證券透露“智能手機晶片供應鍊面臨庫存調整”,海通國際、瑞銀證券等紛紛認為新款iPhone SE需求不如預期,随後主要的手機處理器供應商聯發科接連遭外資調降評級。

彙豐證券指出,全球經濟充滿不确定性,中國大陸又遭疫情沖擊,“智能手機産業完全看不到隧道盡頭的亮光”,是以該機構決定下調2022、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估各5%,2022年出貨量勉強保住13億部,對5G手機出貨量預估也更加保守。富邦投顧則預計,全球智能手機2022年出貨13.18億部,較2021年的13.52億部下滑3%。

蘋果新機需求低迷、聯發科遭大幅砍單,手機市場今年還會好嗎?

圖源:台灣《工商時報》

作為受砍單影響較為嚴重的供應商,聯發科同時也是中國市場目前出貨量最大的手機晶片廠商,中低端手機晶片占其出貨量的大頭。是以也有市場觀點認為,手機廠商砍單主要針對的是低端産品。

但Counterpoint資深分析師Ivan Lam分析指出,聯發科被削減訂單的其實主要是高端晶片。2021年聯發科釋出新款旗艦天玑9000,意圖重回高端手機晶片之列。但由于這款新品的研發周期稍晚于同期的高通的晶片骁龍8,手機廠商沒有足夠的時間打配合,是以在市場低迷時期需求被抑制得更加嚴重。

從資料來看,國内手機市場開年以來表現低迷。在這種情況下,内卷嚴重的廠商是否有可能到海外尋求進一步突破?畢竟有不少觀點認為,海外還有細分市場尚未被充分挖掘,這也意味着海外還有增長、有利潤。

财報顯示,2021年小米海内外業務平分秋色,全年該公司在海外營收1636億元,占比49.85%,連續三年的營收增速都在30%以上。市場同時有消息稱,OPPO、vivo的海外營收占比也在半數左右。

出貨量方面,調研機構IDC資料顯示,2021年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為1.81億部,市場佔有率約為14%,排名第三,次于三星與蘋果;OPPO、vivo的份額分别為9.9%和9.4%,排在第四、第五。

榮耀在海外布局上進展稍慢,但也将國際化提上日程。

3月17日,榮耀CEO趙明透露,今年将提速全球市場,“無論是歐洲、中東非洲、亞太、拉美各個區域,我們的團隊已整裝待發。從3月開始,陸續會有多款産品在全球釋出,3、4月幾乎每月都會釋出新品。”

海外市場可能是機會,但同樣意味着風險。

首先,經濟環境遇冷是全球性的。按機構預測,手機出貨量萎縮的肯定不止中國,海外市場很可能會變稱成下一個激烈競争的市場;其次,國内廠商在布局海外時存在着不可預估的風險。以印度為例,去年底以來已對華為、小米、OPPO和一加展開大規模稅務搜查;第三,國産手機品牌在海外熱銷的多是中低端産品,毛利率較低、對高端品牌助益有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