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作者:宋安之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最近備受大衆期待的古裝電視劇《山河月明》上映,可謂是老中青三代都齊全。有陳寶國和張豐毅這樣的老戲骨,也有馮紹峰和何晟銘這樣大衆熟悉的中年演員,還有成毅和雨婷兒這樣的青年演員,以明成祖朱棣這位雄才大略皇帝的一生為主線緩緩鋪開,是全方位的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的觀衆,同時吊足了觀衆胃口。

在該劇上映之後,熱度也是居高不下,宋安之也跟風看了看,目前看了不到一集,感覺這部劇有一個特點,通過徐達吃燒鵝和藍玉義子兩個細節處理方面,是力求貼近曆史,來符合正史記載,但結合的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細節還偏離了方向。

還有一個令人費解,可以說是低級錯誤的劇情轉折,那便是沒怎麼鋪墊,齊王妃便莫名其妙地死去了,感覺這段劇情細節被剪掉太多,給人一種前言不搭後語的感覺。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宋安之試着以正史分析一番劇情中的特點和缺陷,說說被剪掉劇情的背後正史,以彌補這其中缺陷。

一、徐達的燒鵝與藍玉的義子,前者偏方向,後者符合曆史。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發小。正史記載:“洪武十七年,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赍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為辍朝,臨喪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

關于徐達之死,一直有這麼個說法,那便是他得了背疽,不能吃燒鵝,是以明太祖朱元璋故意賞賜燒鵝給他吃,他吃完以後便是死去。到了現代,很多電視劇采取這個說法,通過演員惟妙惟肖地演繹了徐達吃燒鵝而無奈死去的畫面,更是使得很多不熟悉曆史的人相信這個說法。

其實這個說法出自野史記載,主要出自《剪勝野聞》和《龍興慈記》。正史中并沒有此記載,徐達是得病死的,并非被明太祖朱元璋害死的。

而且這個說法不隻是缺乏權威性,在邏輯上也是漏洞百出。背疽也分多種情況,不是說得了就不能吃燒鵝,有時候吃了燒鵝隻會有益身體而不是損害身體,即使真不能吃,也不至于一隻燒鵝就要了命。而且朱元璋那樣的人精,如果要除掉徐達,至于用這麼幼稚的方法?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之是以這個說法一直有存在的市場,主要在于明太祖朱元璋大規模清洗過開國功臣,在這個曆史背景下,很多人自然相信朱元璋害死徐達這個開國功臣。

其實并非如此,①是權威正史之中并沒有徐達是被朱元璋害死的隻言片語。②是朱元璋清洗開國功臣力度加大是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以後,為了給皇太孫朱允炆鋪路,當時徐達已經死了好幾年了。③是徐達可不是嚣張跋扈的藍玉,他是一個不貪權,知進退,為人寬厚,從不居功自傲之人,有着自己的自保之道,再加上他是開國第一功臣,影響太大了,朱元璋沒必要殺這種影響大,還沒有野心的人。

而在劇中多次有意無意地以吃燒鵝這個細節,似乎要埋下朱元璋最終要害死徐達的伏筆,參考野史而出現這種劇情,這點真的很讓人出戲。而且時間線也不對,當時徐達長女都還沒有下嫁朱棣,徐達沒那麼早得背疽。

藍玉是明朝開國功臣,為開國第二功臣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嶽父,藍玉身為太子妃的舅父,可謂是位高權重身份顯赫,不過他的下場并不好,在洪武26年,以謀反罪被殺。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其實他之是以被殺,深層次原因在于,藍玉這個人太嚣張跋扈,不知進退,根本不懂自保之道,還喜歡模仿朱元璋當年打天下時廣收義子的做法,在軍隊中大肆收義子,可謂犯了大忌。不是看他是太子朱标的武将班底,早被朱元璋收拾了,是以洪武25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感覺朱允炆壓不住藍玉,是以便設計将他除掉。

關于曆史上藍玉收義子這個做法,在劇中刻畫得還不錯,以這個伏筆來看,劇中對于藍玉這個曆史人物的刻畫,應該不會脫離曆史,會大緻符合。

二、被剪掉的劇情背後,藍玉從梁國公成為涼國公。

在劇中齊王王保保(擴廓帖木兒)對戰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李文忠之際,藍玉突襲了王保保的大後方,俘虜了齊王妃等人。

關于這段可謂是迷之魔幻,劇情轉折太突然,讓人莫名其妙。前一會藍玉逼問齊王妃情報,甚至不客氣動手時,被耿炳文勸阻,後一會藍玉似是醉酒醒來,醉酒期間不知發生了什麼,竟然不知道齊王妃如何了,竟然詢問耿炳文,耿炳文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皇上,還有太子,最見不得這個”。再告知齊王妃死了,似乎隐喻着齊王妃的死沒有那麼簡單,藍玉表情則是很驚訝。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齊王妃就這樣死了,不知是自殺,還是被強暴,反抗中被殺死,又或者是被醉酒的藍玉侮辱以後自殺了?

劇中沒有交代清楚,要說鋪墊也就是藍玉醒來以後,地上有着一灘血,還有傳喚齊王妃女兒時,通過齊王妃女兒視線看到的那把帶血的匕首,但是這樣的鋪墊,并沒有給出觀衆心中最想要的答案。

很明顯這是劇情被剪掉太多,以至于劇情不通順,甚至有些前後不搭的沖突感。

既然以目前劇情找不到答案,我們就通過真實曆史尋找答案,彌補一下這個劇情的缺陷。

曆史上,明朝開國以後,雖然元朝的全國性統治結束,明朝取而代之,但并非意味着元朝的徹底結束,當時不隻是元順帝逃到漠北,更有不少軍隊逃回漠北老家,是為北元割據政權。對明朝可謂是虎視眈眈,随時想着南下恢複全盛之天下,面對這種情況,明太祖朱元璋先後多次派兵北伐。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在洪武20年,朱元璋再次派兵北伐,以藍玉為主将,次年4月,藍玉取得了捕魚兒海之戰大捷。當時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藍玉便采取長途突襲的方法,打了北元軍隊一個措手不及,元太尉蠻子倉促拒戰之中被殺,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遁去,後被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裡不哥的後裔也速疊兒襲殺。

藍玉還俘虜了元主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及故太子必裡秃妃并公主等一百二十餘人,官屬有三千之多,軍男女共七萬餘衆,馬牛駝羊十五萬及寶玺、金銀印等。

如果說1368年,明朝以曆史上第一次的北伐成功而立國,元朝由此從全國性政權退敗為割據政權北元。那麼藍玉此次大捷,則是從上到下成建制地摧毀了北元的統治體系,使其從割據政權再次潰敗至各自為政的部落時代,至此明朝北方的心腹大患不說一蹶不振,但也不複之前那般有着巨大威脅,徹底失去與明朝博弈奪天下的實力。

藍玉可謂是立下滔天大功,但是他幹了一件極其不光彩的事情,那便是對俘虜的元主脫古思帖木兒的妃子,竟然去用下半身思考,做出了有辱斯文的事情。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明太祖朱元璋知道以後自然是大怒,身為天下之主,朱元璋對于失敗的敵人,還是很大度的,畢竟要籠絡人心,要有這個态度。諸如對于逃回漠北老家的元順帝是“以帝知順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順帝”。還有為了懷柔王保保這個奇男子,将王保保之妹王氏許配給次子秦王朱樉,這點劇中還原得不錯。

而且将對将兵對兵,元主的女人,即使是敵對一方,那也不應該是藍玉這個将領來享用,他這樣做有些有意無意将自己擡高,乃至是大逆不道的僭越。

在北征回師途中,夜至喜峰關時,守關官吏沒有及時開門接納,自持有大功的藍玉竟然縱兵毀關,直接破門而入。

是以史書記載:“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慚自經死,帝切責玉。初,帝欲封玉梁國公,以過改為涼,仍镌其過于券”。

也就是說藍玉雖然立下不世之功,但犯了縱兵毀關和私元主妃子兩個大忌,是以朱元璋雖然念其功勞沒有追究,但本來打算封他為梁國公,卻是改為涼國公,并命人将這些過失具體的記載在世襲的憑證上。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涼和梁雖然是同音字,但一字之差卻差别大了,涼是明顯不如梁的。以字面意思來說,梁國公的梁是取自魏國時的都城大梁,涼國公的涼是取自偏遠地區的西涼。

參考這段曆史,劇中對于曆史進行了一定更改,藍玉大捷俘虜的變成了齊王妃,雖然俘虜的妃與曆史上不同,但是很可能做的事情與曆史上一般,可能演繹的太入木三分,是以剪掉的部分過多,給觀衆一種強烈的前後不搭的違和感。

最後客觀來說,《山河月明》是一部被觀衆寄予厚望的電視劇,正所謂愛之切則責之深,出現不到位之處,被觀衆指出也無可厚非。

但就與正史符合不符合方面,是沒必要過于苛刻的,因為隻要是電視劇,為了收視率考慮,往往不會原模原樣還原曆史,會增加一些人物和劇情,會有着演繹成分。即使是曆史正劇,也隻是保持主線曆史不變,但是細節之處也是多有改動,甚至一些重要曆史事件,也是前後時間和人物颠倒。

目前來說,這部電視劇最大的缺陷是劇情剪掉太多,導緻劇情轉折鋪墊太少,太過突然,甚至前後不搭。希望後續随着劇情鋪展越來越多,這種缺陷會越來越少,劇情會越來越精彩,會越來越圓滿,不負觀衆所望。

《山河月明》被剪掉的劇情背後,朱标妻舅藍玉從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于中國大曆史,更多獨特視角,更多劇情分析,請持續關注~

#山河月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