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作者:以史明理
人們提前中國古代的大唐王朝,總會想起大唐盛世的繁華。大唐王朝繁華是事實,但并不是大唐王朝所有時間段都繁華。大唐王朝最鼎盛的時候莫過于開元盛世,當然在開元盛世之前大唐王朝就已經處在一個上升期了,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就已經出現了萬邦來朝的盛世局面,曆史上稱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為貞觀之治。大唐王朝對外能出現萬邦來朝的局面自然離不開王朝内部的支援,大唐王朝在這一時期經濟繁榮、軍事強盛、思想開放,綜合國力領先全世界,大唐王朝是當時世界上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國。

唐朝的思想開放到了什麼程度呢?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就是唐朝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都說中國古代的女性社會地位低,但是在大唐王朝時期并不是這樣的,這一時期女性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從能出現一位女皇帝就可以看得出來唐朝時期的女人是被人們所接受的。女皇武則天能成為皇帝,除了其本身具有超高的政治手段以外,還離不開唐朝人民的支援,試想一下如果思想保守的話,武則天就算是有在高的政治水準也沒有辦法施展出來。時光撥轉到武則天離世以後,大唐王朝在武則天離世以後迎來了帶它走向巅峰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将唐朝帶到了頂峰,曆史上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可惜的是物極必反,任何事情在走向巅峰以後就要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一個王朝也是如此。當大唐的君臣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生活中時,一場改變大唐曆史走向的災難正在悄悄到來,這場災難直接毀滅了大唐盛世的繁榮,這場災難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這場災難不可謂不嚴重,那麼為什麼要給這場災難起名為安史之亂呢?其中的安史二字又代表着什麼含義呢?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之是以會給這場禍亂起名為安史之亂,是因為主導這場災難的兩個主角一個叫做安祿山、一個叫做史思明,是以曆史學家就把這場災難簡稱為安史之亂,安史二字也就是兩人名字的縮寫。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親手葬送大唐王朝的盛世,又在唐王朝内引起軒然大波,兩人算得上是一代枭雄。那麼這兩人為何放着盛世不過,反而要起兵反叛呢?想要找到其中原因,就不得不說起跟他們二人有密切關系的唐玄宗李隆基。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李隆基在武則天死後,從韋皇後和安樂公主手中将政權奪取過來。随後又在政治鬥争中擊敗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垮台讓李隆基徹底地坐穩了皇帝的寶座。剛坐上皇帝寶座的李隆基深感得到這個位置十分不容易,既然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就要為天下百姓負責。是以在李隆基剛上位的時候,他兢兢業業,選拔賢能,改革吏治。大唐王朝在這個時期國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看着欣欣向榮的唐王朝唐玄宗李隆基心态開始發生了改變,他此時已經坐穩了皇帝的寶座,享受到了行使權利的快感。他開始放縱自己,跟普通人一樣,最開始堕落的源頭永遠都是拖延症,唐玄宗李隆基開始懈怠朝政,用以前處理朝政的時間在後宮花天酒地。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朝政總是需要處理的,李隆基深感朝政繁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享受生活。于是唐玄宗李隆基就開始找替身,這個替身就是可以幫他處理朝政的人,這個人必須是信得過的人,唐玄宗李隆基自己也害怕被人推下皇位。左找右找最後找到楊國忠,大家可能對楊國忠沒有什麼印象,但一定聽說過他的妹妹,楊國忠的妹妹就是大名鼎鼎的美人楊玉環。唐玄宗因為寵愛楊玉環,愛屋及烏是以就選擇重用楊國忠,楊國忠處理朝政的本事沒有,但最擅長的就是拍唐玄宗李隆基的馬屁,唐玄宗李隆基在楊國忠的誇贊之下是如坐雲端,身邊又有美人楊貴妃的精心服侍,自然就沒有功夫搭理朝政。唐玄宗李隆基對楊國忠也是放心,朝政全部都放任楊國忠去處理。對上如果是條狗,對下多半就是頭狼,楊國忠也不例外,他整日拍着唐玄宗的馬屁,但是對待朝臣十分嚴格。他專權跋扈,驕奢淫逸,将整個朝廷弄的是烏煙罩氣,而此時的唐玄宗整日沉浸在溫柔鄉中不可自拔。雖然唐玄宗李隆基此時并不怎麼過問朝政,他畢竟是經過殘酷政治鬥争才坐上的皇位,基本的政治素養還是在的。雖然他放任楊國忠在朝中專權,但唐玄宗李隆基還培養了另一方勢力,這股勢力的頭目就是安祿山。楊國忠和安祿山兩人相處的并不和睦,這也正是唐玄宗希望看到的,唐玄宗李隆基并不希望一家獨大,所有就培養了兩股勢力,自己則居中調配。楊國忠是文官,而安祿山是武将,一文一武不相容,這種政治格局其實是唐玄宗故意塑造的,可是唐玄宗千算萬算沒有算到一件事情,那就是秀才遇見兵。楊國忠十分不滿意安祿山,認為安祿山的出現影響到了自己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他希望可以除掉安祿山,而安祿山自然也不是吃素的,立馬就采取了措施。楊國忠是文官隻能動動嘴皮子最多就是搞搞暗殺,安祿山就不一樣了。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當兩方勢力不可調停的時候,安祿山就直接選擇了起兵反叛。因為唐玄宗的信任,安祿山掌握着唐朝最精銳的武裝,這股武裝本來是保護大唐用的,最後卻向大唐舉起了屠刀,這柄鋒利的刀子直接劃破了大唐的秀麗山河,也斬斷了大唐的繁榮盛世。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安祿山帶兵直接攻破了長安城,而唐玄宗和楊國忠隻能倉皇出逃。在途徑馬嵬驿的時候,将士們對楊國忠終于是忍無可忍,将士們認為楊國忠就是逼反安祿山的罪魁禍首,要求唐玄宗必須殺掉楊國忠和他的妹妹楊貴妃。楊國忠得知消息以後亡魂大冒,上馬就要逃跑,可是那裡跑得掉,沒有跑出去多遠就被滿腔仇恨的士兵們給殺了。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政敵楊國忠的死,并沒有讓安祿山放下屠刀,楊國忠隻是安祿山起兵反叛的一個借口,安祿山反叛的根本原因是要推翻大唐自己當皇帝。事實上他也在這麼做,在攻占長安以後不久就登基稱帝了,建立起了僞燕政權,事情到這裡也就告一段落了。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當上皇帝建立國家,安祿山志得意滿,我們知道曆史上的安史之亂是被平息的,作為罪魁禍首的安祿山自然是沒有長久的當皇帝,那麼一代枭雄安祿山的結局是什麼呢?答案讓人唏噓不已,安祿山是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的。

終結大唐盛世的一代枭雄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殺,結局讓人唏噓

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自然是很難了解這種禽獸的行為。但放在古代的亂世裡面就不難了解了,當巨大的權利擺在面前的時候,什麼親情什麼愛情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安祿山在當上皇帝以後,眼睛有了問題,已經嚴重到什麼都看不見的地步了,加上他本人十分肥胖行動不便,整日隻能癱坐在床上。當皇帝的都很多疑,尤其是像安祿山這種半廢皇帝,巨大的危機感讓安祿山脾氣日漸暴躁,對身邊的太監是非打即罵。不僅如此他還十分寵幸後宮一名妃子,這名妃子也為安祿山生了個兒子,在這名妃子的枕邊風之下,昏聩的安祿山想要更換太子人選。此時的太子是安慶緒,是安祿山的嫡次子,當安慶緒得知自己的父親要換掉自己的時候,安慶緒就想要先下手為強。于是安慶緒聯合了被安祿山日日打罵得太監,将自己的父親殺死在了皇宮之中。安祿山眼睛看不見,行動又不便,殺他并不費力氣。就這樣安慶緒在一切都準備妥當以後,公布了安祿山的死訊,并且昭告天下自己将繼承僞燕的皇帝位置。

就這樣一代枭雄安祿山最後死在了自己兒子手上,但是安慶緒也并沒有得意多久,不久之後他就被史思明給殺了。好巧不巧的是,跟安祿山并稱的枭雄史思明也是被自己兒子殺死的。這就不得不讓人感慨,亂世之中什麼仁義道德都是空話,當然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也算是惡有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