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見證中華飛天夢想
2022年4月11日,執行天舟四号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七号遙五運載火箭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按計劃,今年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的首次發射将在椰林婆娑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作為中國四大發射場中最“年輕”的一個,她有着怎樣的曆史淵源和時代使命呢?
長征七号運載火箭、天舟四号貨運飛船運抵海南文昌
1
曆史底蘊悠久,航天血脈傳承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中國最“年輕”的航天發射基地,相比起酒泉、太原、西昌三個航天發射場,其地理位置能夠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在大直徑火箭運輸、火箭飛行殘骸落區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海南航天發射基地建設項目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醞釀,經過多輪論證研究與科學評估後,2007年決定于海南文昌建設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作為中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主要承擔了“天宮”空間站艙段和“天舟”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主要負責運載火箭、飛船、空間站、有效載荷和航天員系統裝船裝置在發射場的測試和發射,并提供相應保障條件。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2010年,垂直總裝測試廠房正式開工建設,标志着建設全面開工;2012年,同步啟動各系統裝置設施建設;2014年,經過近6年的艱苦奮戰,發射場順利通過工程建設驗收和試驗發射能力驗收。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塔架
2
經曆多重考驗,成就碩果累累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雖然建成驗收至今未滿“十歲”,但在這片海風習習的土地上,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一個又一個曆史性時刻——
2016年6月25日,大陸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号首飛成功。
長征七号首飛成功
2017年4月20日,大陸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号在這裡發射升空,與天宮二号空間實驗室先後進行3次交會對接和3次推進劑在軌補加。
天舟一号貨運飛船垂直轉運
2020年5月5日晚18時,長征五号B運載火箭于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圓滿完成首次飛行任務。
長征五号B遙一運載火箭發射瞬間
2021年4月29日,大陸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從這裡一飛沖天,中國正式邁入空間站時代。
2021年5月29日、9月20日,天舟二号、三号貨運飛船再次起飛,與天和核心艙順利對接,大陸空間站建設進入了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
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垂直轉運
文昌航天發射場因其獨特的優勢,承擔着建設中國空間站的重要使命:一是緯度低、發射效費比高,同等條件下能夠使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提升15%以上;二是射向寬、安全性好,火箭射向1000公裡範圍内均為海域,殘骸落區均在海上;三是海運便捷、可行性強,能夠解決鐵路、公路和空運均無法運輸大尺寸火箭的難題;四是無毒無污染、綠色環保,是大陸首個全面采用液氫、液氧、航空煤油等新型推進劑的發射場。
文昌航天發射場是大陸唯一濱海發射場
3
肩負曆史使命,未來責任重大
2021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緻電祝賀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時表示:“在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成功之際,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你們緻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從天和核心艙到天舟三号貨運飛船,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在五個月的時間内,圓滿完成了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号貨運飛船等三次發射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這裡将迎來問天、夢天實驗艙等四次發射任務。中國航天人繪制的“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的宏偉畫卷将于此逐漸展開。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
随着天舟四号貨運飛船與長征七号運載火箭相聚于此,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大幕徐徐拉開。文昌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無數個輝煌時刻。如今,我們将與她一同見證中華民族飛天夢想伴随搖曳的尾焰再度起航!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微信公衆号
視訊/劉澤康、都鑫鑫
編輯/楊斯爽
稽核/楊潔
監制/徐春梅
好書推薦
中國航天科普融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