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趙曉璃
01
最近這段時間,我聽曾經的同僚曉亞(化名)說了這麼一件事。
曉亞認識一個朋友,為叙述友善,姑且稱之為小露(化名)好了。
小露和曉亞說,沒想到自己會因為這次疫情“因禍得福”:原來,小露老公之前有個小三,據說這個小三長得很不錯,當時小露聽說後苦于沒有證據,被老公指責“多疑”,她也曾嘗試過哭鬧,但毫無疑問,在一個已經不愛你的丈夫面前,你所有的委屈和淚水都會被解讀為“無理取鬧”。
小露不止一次動過離婚的念頭,但一來自己手裡沒有證據,二來自己還有兩個孩子,三來自己也沒有收入來源......小露擔心,如果自己的婚姻破裂了,自己舍不得孩子,但帶着孩子又擔心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如果孩子判給老公,又擔心老公把小三娶進門,後媽是否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是以權衡來權衡去,盡管她聽聞老公在外有小三的消息,在幾番鬧騰無果之後,她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着隻要小三不野心勃勃地“謀上位”,花花老公的錢也就忍了,隻要她和孩子的生活不受影響就好——沒準老公玩膩了,今後還能“浪子回頭”也不是沒有可能。
誰想到,這個小三居然被一場疫情給擊退了!
原來,小三前段時間跑去外地遊玩,不巧的是,沒多久這個地方就被查出有幾例無症狀感染者,小三被隔離了一兩個禮拜,回來的時候行程碼帶上了星号,于是又被隔離......
當然,造成小露老公和小三鬧掰的,并不僅僅是隔離的時間和空間,而是在整個隔離期間,小露老公始終不曾露面,更别提像以往那樣陪小三逛街買買買了。
小露老公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如此敏感的期間,如果因為自己去看望小三不幸中招,大資料的威力會讓你的行蹤一覽無餘,到那時不僅坐實了自己婚内出軌的事實,更能暴露小三的居所......是以自始至終,小露老公對小三那邊基本采取“不聞不問”的态度,偶爾小三打來電話,小露老公也會找各種借口拒接,到最後不耐煩了,甚至直接關機。
可想而知,小三和小露老公最終以分手告終。
故事遠沒有結束。
02
小露漸漸發現,老公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早了,而且電話也越來越少了......她猜老公和情人是不是鬧掰了.......不過她倒也沒有追問,畢竟,如果兩人當真鬧掰了,老公也就能收心了,對小露及孩子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可事情完全沒有小露想象的那麼簡單。
自從老公“收心”在家之後,時不時就會對小露抱怨乃至發脾氣,說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很多......然後還抱怨小露,成天就知道在家花他的錢,飯菜做得也一般,大寶成績也不理想,等等。
有幾次,小露真想撂挑子不幹了,她多想吼一句:“有種你自己來,愛過就過,不愛過就分!”可每當這個念頭一閃過,她想起自己沒有收入來源,又想到兩個孩子不能沒有完整的家庭,又想到離婚後自己能不能争取到兩個孩子的撫養權,以及兩個孩子被後媽虐待......各種想法在小露腦海中翻騰一遍後,她之前鼓起的勇氣突然就洩了,繼續忍氣吞聲。
“唉,本想到疫情擊退了小三之後,小露的生活能有所好轉,現在看來,問題可能不在小三身上。換句話說,如果小露和老公中間沒有出現小三,按照小露目前的個性和現狀,也隻是表面光鮮,背地裡還是會受氣。”曉亞說。
曾經看到過一個觀點深以為然,那就是:一個女人在婚姻裡最大的底氣,還是源于擁有一份随時能夠離婚的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離婚力”!
03
什麼是離婚力?
通俗說來,就是一腳踹開渣伴侶的能力,更是一個人面對糟糕的困境改變自己的能力。
一般而言,建構離婚力的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是精神因素。
比如,你是否有足夠強大的内心去抵禦自己對未知新世界的恐懼,是否能夠應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撕逼乃至惡意揣測,是否能夠抵禦昔日親人秒變仇人的傷害,以及是否可以抵禦未來大段時間裡一個人獨處的孤寂?
二是物質因素。
比如,你是否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去支撐伴侶離開後的各種生活開支,是否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去支付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花費,等等。
如果這兩點你都具備并且還很不錯,恭喜你,你是那個具備強大“離婚力”的人——換句話說,你可以随時離婚,而且離婚對你未來的生活并不會構成太大的傷害和影響。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你恐怕要下意識培養自己的“離婚力”了。
就拿故事中的小露來說。
不論是之前老公出軌還是現在老公對她的各種指責與埋怨,小露從來都是“逆來順受”,一來是個小露軟弱怯懦的個性有關,二是和她自己這些年來放棄了自我,沒有收入來源有關。
這兩點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因為内心的軟弱怯懦,使得小露始終無法說服自己脫離“舒适區”,去嘗試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一直沒有收入來源;因為一直沒有收入來源,在家庭生活中小露隻能“仰人鼻息”,對老公的出軌乃至謾罵隻能“逆來順受”,毫無半點還擊之力!
04
那麼,對于很多步入婚姻不想重蹈小露覆轍的女性以及很多即将步入婚姻的女性而言,如何才能保證自己的離婚力,讓自己在今後的婚姻中不那麼被動呢?
1、獨立的收入來源很重要。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一個人經濟上無法獨立,那麼“精神獨立”就是一句空話!
從事咨詢這麼多年以來,我見過很多女性,有的因為自身的懶惰思想作祟(覺得結了婚終于可以不用上班,靠着老公就能吃喝無憂了),有的是在婚前很多問題并沒有考慮清楚(例如什麼時候要孩子,要幾個孩子等等),還有的是在男方甜言蜜語的攻勢及婆家壓力之下做出了妥協和讓步......總之,她們中有很多人都沒有把工作乃至自己的職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而是天真地以為,隻要自己結了婚成了家,仿佛工作就是男人的事情了。
這種思想及認知,無疑給自己今後生活中的委曲求全埋下了隐患!
而事實上,你以為可以終身托付的人随時可能背叛你,那個曾經寵你愛你的人也可能随時離開你——把自己未來的幸福寄托在他人或外界的想法及行為,潛藏着巨大的風險和變數!
而唯有你自己的能力,才是跟随你一輩子的;你的賺錢能力,才是比他人更為靠譜的底氣來源。
是以,不論是婚前還是婚後,女性做好自己的職業乃至收入規劃,是非常必要的。
2、任何關系包括家庭關系,也有“勢利”的一面。
很多女性認為,家庭關系應該是無條件的愛與付出;但現實是,又有幾個家庭能真正做到呢?
大多數情況是,這個家庭裡誰賺錢多,誰就更有話語權。
我身邊就有些女性朋友,她們賺的錢比老公還多,在家庭裡,她們的婆婆幫忙做家務帶孩子毫無怨言不說,而且還特别能體諒兒媳婦的辛苦和不易。
沒辦法,成年人的世界裡,物質報酬是個人價值的外化展現——你說你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可能沒有人了解;但你每個月能賺多少錢,這是真真切切看得見的。
現實中,很多女性對家庭關系抱有過于理想化的期待:覺得結了婚之後,婆家就應該像自己的父母那樣呵護自己遷就自己,而現實中經過生活的敲打後才發現,對于和你沒有血緣關系的“家人”而言,能夠了解你是幸運,不能了解你也實屬正常。
是以,放棄對婚姻乃至家庭的幻想,才更有利于我們面對現實中遇到的各種變故與挑戰。
3、随時保持清醒與警惕。
還有一類女性最讓人感慨,那就是她們一開始嫁得很好,但慢慢地,這種舒适的生活打磨掉了她們的鬥志和勇氣,情願過着這種被人“包養”的生活,等到變故一旦發生,則毫無抵禦的能力!
是以,越是在舒适的時候,我們越是要保持警惕,因為這種舒适可能隻是暫時的,即便你的老公很能賺錢,也保不準市場環境的變化,更保不準對方就永遠不變心,也說不準對方會不會發生意外......
是以即便在生活最好的時候,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與打算。
“很多人的問題是過于重視志氣,整體在理想、夢想上反複糾結但不落地,不重視自己的本事。于是,這一切都成為了幻想。志氣固然重要,但本事更重要。要學習,要練習,你才能成長。不要總想了,起來做點什麼吧。”——阿秀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咨詢師,職場作家,璃語生涯創始人。著有《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從極簡到極緻: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等,2021年新書《能力突圍:職場加速成長的底層邏輯和方法》持續熱銷中。
轉載請注明作者資訊及來源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