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霄鵬可能主動辭職,國足管理機制比換帥人選更重要

李霄鵬可能主動辭職,國足管理機制比換帥人選更重要

記者陳永報道最新消息顯示,中國男子國家隊的主教練位置有一定的可能性發生變化。

12強賽結束之後,無論是體育總局還是中國足協,包括國家隊方面,都沒有對主教練位置是否變化發表任何聲明或者看法,一切似乎沉寂下來,但這并不意味着這個事情就此過去了。

其實,在李霄鵬上任之初,體育總局方面希望李霄鵬承擔的任務有二,其一是率隊打完12強賽,當時國足出線幾無可能,是以也沒有實質性的目标,如果說目标的話,也是希望平穩過度,戰績盡可能好一些,另外國家隊自身别出問題。其二則是瞄準2023年亞洲杯,至于2026年世界别預選賽,應該隻是一個初步的考慮。不過,李霄鵬當時也表示,希望12強賽随後的4場比賽也是一次考核,實際上是主動為自己加壓。

李霄鵬可能主動辭職,國足管理機制比換帥人選更重要

目前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的态度似乎并不明确,但消息顯示,李霄鵬是有較大的可能性主動提出辭職的。客觀來講,國家隊當時的實際情況,加上李霄鵬倉促接手,4場12強賽的比賽是很難作為考核依據的,不過,雖然國家隊自身沒有出什麼問題,但戰績也确實不能讓人滿意,戰平沙特自然是各方都接受的,但輸給越南引發了一定的輿情。

換帥與否,以及決定換帥後選擇新帥的時間是很充足的:國家隊從現在到年底,恐怕都不需要集訓,而聯賽被迫推遲之後,聯賽的賽程也會變得非常密集。U23國家隊實際上承擔了“國家二隊”的責任,尤其是U23國家隊可以征召超齡球員。

其實,比起是否換帥,以及如果換帥的話人選如何,對于國家隊而言,更重要的還是機制。就以此次40強賽及12強賽為例,最初“預備主帥”是卡納瓦羅,但一次中國杯的連敗,卡納瓦羅就出局了。随後又請回了裡皮,但與此同時陳戌源也同期上任,在裡皮回歸的問題上陳戌源話語權不大,這就出現了配合層面的尴尬。

李霄鵬可能主動辭職,國足管理機制比換帥人選更重要

李鐵是陳戌源“欽定”的主帥,但李鐵下課之後,體育總局方面接管了選帥工作,于是再一次出現了國家隊主帥不是足協選擇的結果。決策權不在足協手中,管理權則是一分為二,後勤保障又基本由足協負責,由此國家隊管理方面的責權利就變得不清晰,也就很容易導緻出現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李霄鵬繼續執教,還是選擇新的主教練,各方其實都應該在國家隊管理的責權利方面進行一次全面的溝通,唯有全面的溝通,充分的諒解,才可以在國家隊管理方面更加明确和清晰。

這個機制更應該考慮的是,國足換帥,包括中國足球其他方面的工作,應該有延續性,專業人士的作用要加強,不能因為總局和足協的關系,以及足協主要上司的變化而出現變故,而在以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在中國足球管理層面是非常普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