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116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樹葉

張美蓮,北宋時期曹州人。十八歲那年,張美蓮經媒婆介紹,嫁給了一位姓李的瓦匠。婚後夫妻倆十分恩愛,感情甚好。

可是兩三年過去了,張美蓮的肚子卻沒有半點動靜。李瓦匠有些焦急,張美蓮更加着急。

為了子嗣,夫妻倆東奔西走,四處尋醫問藥,可是張美蓮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

“該來的總會來的,不來的再怎麼強求也是徒勞啊!”公婆想得很開,經常勸說他們。

日子久了,張美蓮夫婦倆也漸漸地釋然了,不再到處奔走尋醫問藥了。

話說有一日,張美蓮正在院子裡喂雞。忽然,從門外面跑進來一個人。那個人慌慌張張地喊道:“美蓮姐!不好啦!你娘得病卧床不起了!”

張美蓮聽聲音十分熟悉,仔細一看,原來喊話之人正是二武哥。

二武哥住在張美蓮娘家隔壁,二人年齡相仿,又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夥伴,二人的關系甚好。

張美蓮一聽說娘親生病了,一下子慌了神,趕忙詢問道:“二武哥!我娘得了什麼病?現在如何了?”

“今天早上你娘親突然暈倒了,已經請郎中去看了,你父親着急,特意派我前來給你捎信!”二武回答道。

”我娘暈倒了?這可如何是好!”張美蓮焦急不已,一個勁兒地搓着手。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你快回家看看吧!”二武哥說道。

“那我同你一塊回去!”

“我還要去鎮上辦事,别等我,你先回家去!”二武又說道。

張美蓮點了點頭,匆匆忙忙地回了屋裡,開始收拾行囊。

“爹、娘!我娘突然患病,我心裡忐忑不安,我回娘家一趟。”張美蓮朝着公公婆婆說道。

婆婆一聽這話也緊張起來,趕忙詢問道:“得了什麼病?病情如何?”

“剛才二武哥來捎信,也沒有說明白。”張美蓮說完後,眼眶有些紅了。

公公見她如此,走上前說道:“既然如此,那你快回家探望一下,若是有事就派人捎信給我們!”

“孩子,這裡離着你娘家遠,若是現在走,估計天黑之後你才能到家,路上你可要小心一些啊!”婆婆囑咐道。

張美蓮點了點頭,挎着包袱走出了家門。此時,婆婆小跑過來,将兩塊餅塞給了她:“這兩塊餅你拿着,留着路上吃!”張美蓮接過餅,辭别婆婆後急匆匆地走了。

天黑下來時,張美蓮走到離娘家還有10多裡的一座破廟附近。此時的她有些餓了,她拿出餅來一邊走一邊吃。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剛走了沒多遠,忽然從前方不遠處傳來一陣小孩子的啼哭聲。

那哭聲在靜谧的夜晚顯得十分空靈、哀怨,張美蓮的内心不禁顫抖了一下。

“這是誰家小孩子在那裡哭?他家大人呢?”張美蓮一邊想一邊朝着哭聲走去。

走了一會兒,她發現原來哭聲是從破廟旁邊傳出來的。她越走越近,一直走到破廟前面,此時哭聲戛然而止。

“是誰在哭?”張美蓮詢問道,可是并沒有人回答她。

“你是誰家的小孩子?這麼晚了,你怎麼在這裡哭呀?”張美蓮又問道。

忽然,一個稚嫩的聲音響了起來:“嬸嬸,我娘不要我了!”

聲音響起,張美蓮趕忙轉身,此時一個稚童正站在她身後。

張美蓮仔細一看,這個稚童光着身子,頭上紮着小辮子,全身髒兮兮的,腳上也沒有穿鞋子,歪着頭看着張美蓮。

“剛才是你在哭嗎?”張美蓮問道。

“是啊!我娘不要我了,我想我娘,我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說完,稚童哭了起來。

或許是張美蓮沒有子嗣,她對眼前的這個小男孩格外關懷。

她彎下身子,朝着他說道:“你别哭,嬸嬸這裡有餅,你拿去吃吧!”說着,張美蓮從包袱中拿出了一塊餅,遞給了稚童。

稚童接過餅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片刻後,那塊餅就被他吃光了。

稚童呆呆地看着張美蓮手裡的那塊餅,一個勁兒地舔着嘴唇。張美蓮這才明白過來,她“噗嗤”一下笑了,說道:“你是真的餓了,快拿去吃吧!”張美蓮将自己的那塊餅也遞給了他。

小男孩接過餅,又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張美蓮看着眼前的這個小男孩,不知為何,她心裡有一種說不出口的親切感。

“你家住在哪裡?你的爹娘呢?”張美蓮輕聲詢問道。

“我不知道我家在哪裡,我隻知道我得病了,後來被他們埋在破廟後面了。”說完,稚童繼續吃餅。

“你說啥?你被你爹娘埋了?”張美蓮說完這話後不禁捂住了嘴巴。

稚童很是淡定,用手指了指破廟後面,說道:“就埋在那裡了!”

張美蓮聽聞此言,不禁瞪大了雙眼,她張着嘴巴連連後退。

稚童見她躲着自己,開口說道:“嬸嬸,你給我餅吃,我不會害你的。你别走,我自己好孤單!”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可是,你我終歸不是一路人,我還有事,我先走了。”張美蓮全身發顫,說完就要離開。

稚童一把拉住了她,說道:“我爹娘從來沒有看望過我,也沒有給我送來過吃的穿的,他們不疼愛我,還不如嬸嬸對我好呢!

既然他們不要我了,那我就不認他們了,我要嬸嬸做我娘,你答應我好不好?”

張美蓮詫異地看着他,說道:“他們不愛你,是因為你夭折了,你不要怨恨你的爹娘啊!再者說,你我陰陽兩隔,你又如何做我孩子呢?既然你吃飽了,那就回去吧!千萬不要做壞事呀!”

稚童呆呆地看着他,表情看上去十分失落。張美蓮又從包袱裡拿出來一件外衣,遞給了稚童,說道:“你若是冷,就拿去穿吧!天色不早了,我還要趕路呢!”說完,張美蓮轉過身就走了。

稚童沒有追過去,也沒有說話,隻是呆呆地看着張美蓮的背影。

走出去約有七八丈,稚童忽然哭喊道:“嬸嬸!你給我餅吃,待我如親兒一般,我會圓了你的夙願,來年我就去投奔你,你一定要記住我的樣子,我的右耳處會有一個紅色的胎記!”

張美蓮聽到這話,心裡“咯噔”一下,随即眼圈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

她轉過頭,凝視着不遠處的稚童,欲要開口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一行熱淚落下之時,稚童的身影在她睽睽之下,消失不見了。

“唉!真是個可憐的孩子!”張美蓮歎聲道,随後她繼續朝着家裡走去。又走了約有半個時辰,張美蓮到了娘家。

進了門,張美蓮趕忙沖進爹娘的睡房裡。而眼前的娘正坐在床上喝着湯藥,見她來了,娘有些吃驚地問道:“閨女,這麼晚了你怎麼來了?”

“是我讓二武去叫她回來的。”一旁的父親小聲說道。

“郎中已經看過了,沒啥事,閨女你放心吧!”娘笑了一下說道。張美蓮見娘沒啥大礙,心裡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她在娘家住了三日,第四日一早,二武哥将她送回了婆家。

而夜遇小男孩的那件事,張美蓮沒有跟其他人說起過。

大約過了兩個月,有一天,張美蓮和丈夫在地裡幹活。忽然她一陣惡心,蹲在地上幹嘔起來。

李瓦匠哪裡知道原因,趕忙詢問。張美蓮以為是早上吃錯了東西,随後李瓦匠攙扶着她回了家。

可到了家,張美蓮還是一陣陣幹嘔,婆婆見她如此,不禁喜出望外。

“閨女,你在家裡等着,我去給你喊郎中來!”婆婆說完,咧着嘴走了。

不多時,婆婆領着一位郎中走了進來。老郎中診脈後,捋了捋胡須,朝着拱手說道:“恭喜啊!你有喜了!”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老哥,恭喜你了!”郎中又朝着公公拱手說道。

此話一出,婆婆欣喜不已,趕忙跑去柴房裡燒香祈福。

李瓦匠攥着張美蓮的手,樂得合不攏嘴。張美蓮覺得幸福來得有些突然,居然流下了熱淚,李家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第二年年初。這天,村裡的接生婆正在張美蓮的屋子裡忙活着。

少頃,嬰兒的啼哭聲響起,李瓦匠和父親高興得合不攏嘴。

片刻後,接生婆走了出來,說道:“恭喜呀!是個男孩!”

李家人聽聞此話,那喜悅之感無以言表啊!而正當接生婆抱着孩子給張美蓮看時,張美蓮疲憊的臉上是又驚又喜。

為何張美蓮會有如此反應呢?因為在那個男嬰的右耳處正有一顆紅痣。

張美蓮見狀想起了那晚小男孩臨别時所說的話,她看着小男孩不禁開心地流下淚來。而那個小男孩見她如此,特意朝着張美蓮笑了一下。

張美蓮喜極而泣,顫聲說道:“這就是你我的緣分,等你長大了,娘給你做餅吃!”這些話說得很含蓄,接生婆并沒有聽出端倪來。

民間故事:婦人回娘家,送給稚童一塊餅,郎中診脈後說,你有喜了

張美蓮回娘家的路上,遇到一個啼哭的稚童,她送給稚童一塊餅充饑,沒想到收獲了一段善緣,她因為此次善舉,圓了自己的夙願,這就是善有善報!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如果您喜歡,還請幫忙點贊,謝謝!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聲明:民間故事意在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号入座,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