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聯康健推動幹細胞藥物問世填補中國空白

作者:愛看頭條

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4月12日報道4月12日,全球首個牙囊幹細胞治療牙周病臨床研究在四川成都啟動,吸引了衆多目光。據了解,幹細胞治療已成為目前在牙周病研究中最前沿和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而此次“全球首個牙囊幹細胞治療牙周病臨床研究”的啟動,不僅是牙周病治療裡程碑式的突破,也是中國幹細胞産業标志性事件,意味着牙囊幹細胞用于牙周病治療未來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一家名為成都世聯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創企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又有什麼前沿技術?今日,在成都高新區新川創新科技園前沿醫學中心召開的“全球首個牙囊幹細胞治療牙周病臨床研究項目通報會”上,世聯康健的神秘面紗被揭開。

背靠華西 創始團隊實力雄厚

公開資料顯示,世聯康健由成都高新區政府立項,成都華西細胞治療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西醫院),四川華西婦幼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華西第二醫院),四川華西口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華西口腔醫院),上海醫藥集團,國家“973”及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田衛東教授團隊共同投資發起,“背景”深厚。

在這其中,作為執行董事、首席科學家的田衛東是行業标杆帶頭人,有着38年臨床工作經驗和20多年在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科學研究成果的積澱,目前任四川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73”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等。

其他的創始團隊成員也都是在行業裡深耕多年、有着多年幹細胞科研經驗或産業經驗的專業人士。團隊20多年潛心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在牙源性幹細胞、脂肪幹細胞等領域取得了多項基礎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

團隊實力雄厚,加上背靠華西,使得世聯康健不僅具備合法合規的資質與地位,在核心技術和行業布局方面也是有着先發優勢。

自主研發 力争填補中國幹細胞藥物空白

作為四川地區幹細胞産業的領軍者,世聯康健從成立伊始就緻力于在成都前沿醫學中心建成國際一流高标準的細胞技術與細胞藥物研發及轉化應用平台,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異體人牙囊幹細胞制劑通過國家藥監局中檢院三批次品質複核檢驗,2022年已順利在國家衛健委備案。現聯合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啟動全球首個異體牙囊幹細胞治療牙周病臨床研究,力争填補中國幹細胞藥物空白。

同時,該公司後續将進行脊髓損傷修複、卵巢早衰、膝關節損傷、生物牙根再生等方向的細胞藥物研發及臨床治療技術轉化,積極推動針對其他疾病的幹細胞臨床研究,生物醫美和口腔再生的管線産品也即将産業化。

世聯康健推動幹細胞藥物問世填補中國空白

階段目标明确 已建成一庫兩中心

為建成國際一流、高标準的細胞技術與細胞藥物研發及轉化應用平台,夯實大陸生物醫藥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世聯康健成立了子公司四川省細胞庫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府細胞品質檢測與評價中心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庫兩中心”的細胞産業創新發展平台,即細胞資訊資源庫、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細胞品質檢測與評價中心,布局幹細胞領域的稀缺資源。

世聯康健推動幹細胞藥物問世填補中國空白

田衛東

世聯康健董事、副總經理、四川省細胞庫有限公司總經理湯穎峰介紹,平台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田衛東教授二十餘年潛心研究專注于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組建了口腔再生國家聯合地方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為幹細胞藥物及技術研發和公司建設及成果轉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整體項目Ⅰ期已完成3500平米平台建設,包括國家級細胞資訊資源庫、符合“B+A”潔淨标準的6個獨立細胞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的區域細胞制備中心(成體幹細胞、iPS細胞和免疫細胞制備),以及四川省天府細胞品質檢測與評價中心。其中,幹細胞技術研究與應用公共技術平台和綜合細胞庫/區域細胞制備中心成為首家政府認證機構。“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從細胞制備、檢測和儲存全周期可溯源的品質體系,醫、教、研、産四位一體的全鍊條一站式細胞産業平台。在現有資源和平台的基礎上,将打造精準醫學和精準健康為特色,集細胞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高科技生物技術企業。”

世聯康健推動幹細胞藥物問世填補中國空白

記者來到位于成都前沿醫學中心的世聯康健辦公大樓,一樓外側透過玻璃便能看見一排排的自動化細胞儲存罐,“這裡便是四川省細胞庫,作為國家級細胞資訊資源庫,它可供千萬人份的細胞儲存。”世聯康健副總經理湯穎峰說道。在換上白大褂、套上一次性鞋套後,記者在從業人員的帶領下,進入細胞制備中心、細胞檢測中心、細胞培育實驗室等樓層參觀。工作間裡身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員正在忙碌高端的儀器裝置裡,細胞正在制備中。

湯穎峰透露,世聯康健将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幹細胞領域重大科技創新需求,6年内收集制備臨床級幹細胞資源20種、科研級幹細胞資源30種,建成大陸幹細胞種類、保藏量巨大的成體幹細胞戰略資源庫。

同時,公司未來将以國家細胞資源庫為基礎,細胞制備中心和細胞檢測中心為條件,細胞規模化制備GMP平台、細胞品質檢測公共服務平台、細胞臨床轉化平台等三大平台為目标,細胞生産标準化、細胞藥物品質評價、細胞技術創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服務四大體系為成果,最終建成“一庫兩中心三平台四體系”的産業布局,積極推動幹細胞藥物 與治療技術問世。

“我們将立足成都,面向雲貴川渝,輻射全中國。打造生物醫藥産業的一站式創新孵化和成果轉化示範基地,推動大陸幹細胞資源産業轉化應用的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大陸在幹細胞轉化研究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湯穎峰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