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最近一部電視劇《親愛的小孩》在央視首播後爆火,一開場就是一場生育大戲。

女主方一諾在接近生育期了還在上課,羊水破了到醫院待産,半天沒有動靜,丈夫肖路接了個電話回家處理工作。可處理完後他沒有第一時間回到醫院,卻在家看球賽喝啤酒。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生娃的陣痛讓方一諾難以承受,直喊着要剖腹産,可當護士再三确定時,為了孩子她還是決定忍着痛順産。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來了,肖路卻第一時間把胎盤給親媽,導緻妻子從産房出來沒有家屬接送到病房。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婆婆呢,隻顧着清洗胎盤,準備給小兒子做補品,等處理完後才去病房,到病房後不是先關心兒媳怎麼樣,而是先看小寶寶。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方一諾想喝點水都喝不上,隻有自己的親媽,第一時間關心方一諾,照顧她喝水,而不是看寶寶。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看到這裡,閨蜜說:“太真實了,當時我生娃也是,大家隻顧着看寶寶,沒人關心我好不好,隻有自己的親媽,才會想着自己。”

生娃的艱辛、産後的手麻腳亂、育兒生活的一地雞毛,正是因為劇情的真實,讓網友們看劇時氣得牙癢癢,卻依舊繼續追下去。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就連男主的扮演者秦昊都發微網誌進行溫馨提示: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也正是因為這部劇把婚姻生活、育兒生活描繪得太真實,很多人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艱辛,不想再追劇。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親愛的小孩》這部劇是根據電影《左右》改編,講述肖路、方一諾夫妻倆生完孩子後,因婆媳關系、育兒、丈夫出軌等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的家庭沖突,最後夫妻關系破裂而離婚。

夫妻倆分别重組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多年後,女兒卻突然得了白血病,各種方法試遍之後,醫生建議,可以再生一個孩子,利用新生兒的臍帶血來進行骨髓配型。

可是孩子的父母都已經離婚,并且都有了各自新的家庭。一個有關家庭倫理的終極拷問,将幾個家庭都推向了艱難的抉擇中。

在很多人會覺得,這隻是電影、電視劇,現實中不可能有這麼極端的劇情發生,但影片确實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同樣是孩子患病,為了救孩子而找前夫再生一個孩子,不同的是,現實中的夫妻生活拮據,最終的結局也更加殘酷。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左右》主演劉威葳(右一)與影片原型閻英及小兒子

1990年,新婚夫妻秦德強、闫英離開老家到貴陽打工,丈夫秦德強搞搬運,妻子闫英在餐館裡打工,幾年後,大兒子秦新華和小兒子秦新富相繼出生,日子過得簡單而幸福。

大兒子秦新華在7歲時,經常感覺膝蓋疼,雙腿無力,夫妻倆帶孩子到處去看醫生,一開始被診斷為普通的生長痛,夫妻倆放下心來。

可是孩子的膝蓋越來越嚴重,就在2000年6月的一天,新華突然病倒了,到醫院再次檢查後,醫生告訴闫英:“你兒子可能得了白血病。”

聽到這個消息後,闫英吓得說不出話來,兒子才剛上國小,人生才剛剛開始,怎麼就得了這麼重的病呢?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闫英帶着兒子去北京治療,為了省錢給孩子看病,她沒舍得住招待所,在大街上整整躺了13個夜晚,每天隻吃2個饅頭。

第14個晚上,闫英正在街上躺着,一群警察把她帶走了,她拼命地解釋這才解開了誤會,警察了解她的情況後,用車送她去醫院看孩子,還給了500塊錢她,後來派出所還安排她免費住招待所。

兒子生病,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夫妻倆經濟壓力非常大,經常因為錢的事情争吵,秦德強脾氣不好,一吵架就打人,闫英實在受不了了,向丈夫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生病的大兒子跟着媽媽,小兒子跟着爸爸生活。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為了掙錢給兒子看病,闫英學會了開車,白天到處跑運輸,晚上出門撿破爛,為了救孩子,她什麼都願意做。

很多好心人都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但小新華的病情卻沒有好轉。闫英一邊賺錢存錢,一邊帶孩子看病、治療。

生活總是起起落落,讓人看到希望,又讓人失望。

闫英聽說可以通過骨髓移植的方式救新華,她趕緊帶上兩個兒子去做配型,弟弟新富配型成功,但是醫藥費要20萬。

20萬對闫英來說是個天文數字,她想盡辦法去籌集,可醫生的另一個消息讓她絕望了,捐獻骨髓需要年滿18周歲才可以,可弟弟才10歲。

希望破滅後,闫英并沒有死心,她不斷地在尋找救兒子的希望。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一天,她在報紙上看到通過再生一個孩子,用臍帶血救孩子的報道,咨詢了醫生确認是真實可行的,但醫生也告訴她:新生兒的臍帶血和秦新華比對的可能性隻有25%。

于是,闫英找到前夫秦德強,打算再生一個孩子來救小新華。

秦德強死活不同意,一直拖了2個月,正當闫英打算下跪求他時,兒子秦新華開口說:“爸爸,你就和媽媽和好吧,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來救我,我不想這麼快就離開這個世界。”

兒子的話讓兩人淚流滿面,秦德強終于同意了。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2005年底,39歲的闫英再次懷孕,挺着大肚子,24小時待着醫院裡陪兒子治療。

醫院租躺椅睡覺要5元,她舍不得,花了10元買了一張涼席,每天晚上就直接睡在地闆上,她顧不上自己的腰疼、背疼,一心希望肚子裡的寶寶能救兒子。

2006年9月1日,闫英生下了一個男孩,臍帶血被送去配型。可惜的是,配型沒有成功,又一個希望破滅了。

闫英在不斷地希望、失望中度過,但她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不管多苦多難,都要把兒子治好。

可是秦新華卻等不了了,他的病情突然惡化,離開了人世。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後來,闫英帶着2個兒子在貴陽生活,她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上班的時候就帶着小兒子,二兒子新富非常懂事,知道媽媽賺錢不容易,學校搞什麼活動都不參加,因為怕花錢。

很多人都勸闫英和前夫複合,但她卻說:“我的前半生已經很不幸了,下半生隻想和兒子在一起,不會再找其他人了。”

為救生病孩子與前夫再生娃,《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比電視劇苦難10倍

很多人稱贊闫英的偉大、同情她的遭遇,但有些人卻批評這種做法,把新生的孩子當成了工具。

對于媽媽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生命,隻要有一絲的希望,她都想要去嘗試,但凡有其他的辦法,誰又會走到這一步呢。一邊是患病的孩子,一邊是可能成功的希望,不管是誰,都會陷入兩難的選擇。

而闫英生下小兒子後,雖然配對不成功,但她依舊視兒子為珍寶,悉心撫養2個兒子長大,這樣的媽媽,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責備她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