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一提到書畫家,大家可能都以為是力透紙背、揮毫潑墨的學者、老師。但在豫讓橋街道界家屯村,就有一位“農民書畫家”,他既扛得動鋤頭,又能用得好畫筆的,并且還在全國第六屆“中華杯”書畫大賽中,憑借自己的書法作品,榮獲“特别金獎”。這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農民書畫家”胡玉剛。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一走進胡玉剛家裡,就能看見他創作的衆多書法繪畫作品。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有用隸書臨摹的古詩,也有用畫筆創作的寫意畫、水墨畫等等,讓這個不大的屋子内充滿了書香的氣息。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談起這幅剛剛榮獲“特别金獎”的《南湖紅船創偉業》,胡玉剛難掩激動。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這幅榮獲金獎的《南湖紅船創偉業》,是用隸書書寫而成,作品蒼勁有力,入木三分,讓許多業内人士都為之稱贊。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但在這幅作品背後,更是胡玉剛年複一年的堅持與練習。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1963年,胡玉剛出生在襄都區界家屯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7歲左右,他受家人的影響,漸漸迷上了毛筆字。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每天早、中、晚都要練習1-2個小時,在當時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練字成為了胡玉剛唯一的愛好。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但愛好終究不能解決溫飽。尤其在成家立業後,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壓在胡玉剛身上,這就意味着他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務農,務工。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但胡玉剛并沒有是以放棄,反而筆耕不辍,把練書畫這件事,成為了自己獨特的精神追求和享受。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就這樣,在閑暇時間,胡玉剛以自學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水準。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在他的書房中,不但珍藏着自己的許多字畫作品,還有他買來學習的各種書畫字帖,光練書法留下來的廢紙,一箱又一箱。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弘揚傳統文化】放下鋤頭拿起畫筆 農民書畫家的藝術夢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幾年,胡玉剛先後榮獲了全國廬山杯金獎、金陵杯一等獎等衆多榮譽,這也激勵他在書畫道路上繼續前行。

用胡玉剛自己的話講,耕田解決溫飽,書畫豐富精神。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農民書畫家”,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有事反映找快報

熱線電話2277111

戳視訊---看詳情

本公衆号視訊

歡迎轉載

轉載請注明來源

邢台綜合頻道新聞快報唯一官方微信

轉載本微信作品

請注明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