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我們看家庭劇本身并不是為了看别人家的苦難,亦或是看理想化家庭的美好,應該說,看家庭劇是為了尋求一種共鳴,有人和我一樣經曆着生活中的不甘與被迫,有人還在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這種共鳴會給人帶來安撫,《親愛的小孩》也正在提供這種安撫。

讀娛 | yiqiduyu

文 | 林不二子

很難想象,有一天國産劇裡會把媽媽分娩的真實狀态拍出來。這種超乎想象也展現在網友們的反應上:“這部劇太敢拍了”、“U1S1,第一集就有小小被這部劇驚到”、“看第一集的時候我真的好心疼我媽媽”……

作為定位家庭劇的《親愛的小孩》,片名很溫暖,讓觀衆帶着期待走進,結果第一集又是孕期媽媽挺着大肚子眼含淚水,又是在産房裡痛得全身是汗,說是給觀衆情緒上的一個“下馬威”也不為過。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首集就用“極度真實”的場面反映新媽媽不那麼美好的一面,但這部劇同樣是用這種“極度真實”吸引着很多人一口氣追8集。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在讀娛君跟着追劇後,認為吸引人看下去的原因,多半是因為這部劇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十分相似,而且太真了,真到很多媽媽在豆瓣上回憶起自己的經曆。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說起來,家庭劇并不是一種容易讨喜的一種類型。因為家庭就意味着離生活很近,如果家庭劇弱化、隐匿生活中現實的一面,又或者是過分制造沖突沖突,都會讓觀衆感覺到劇集失真。

不過《親愛的小孩》到目前都沒有展現出這種趨勢,甚至很多聲音都表現出在被劇情的真實感所擊中:有人讨論母親的偉大,有人心疼女主,有人了解男主,甚至有人在有點招人嫌的婆婆身上看到了可愛之處。不同的觀衆在這部劇中找到了共鳴,找到了自己的情感投射、想到了現實生活裡曾被忽視的溫暖。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這樣來看,這部劇應該算是突破國産家庭劇的天花闆了。

1

因為太過真實

讓我們擁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被《親愛的小孩》開場前3分鐘的長鏡頭擊中了。

随着女主角方一諾對着鏡子擦掉自己的妝,臉上的妊娠斑一點點顯現出來,看着鏡子裡那麼大的肚子,這個女人眼眶逐漸濕潤帶着委屈但又有一絲堅韌。在劇用長達3分鐘的長鏡頭展現孕後期媽媽狀态的時候,撲面而來的“真實”不僅印到了螢幕飄過的彈幕上,也印到了觀衆心裡。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像這樣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真實感的場面,在《親愛的小孩》裡多到數不過來,從場景、到鏡頭語言再到情節細節的處理上,每一點都在超出我們的想象。

比如第一幕裡方一諾照鏡子時屋裡是昏暗的光線,略有壓抑的氛圍襯托着這個女人面對即将到來新生兒的那種緊張與不安;老舊的小區環境、并不光鮮靓麗的家庭裝修、樓下打牌的大媽,則展現出這一是個發生在普通老百姓家裡的故事……每一個細節設定、每一個鏡頭都有其含義與價值,光是這些相對“外圍”的層面去還原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有了一種電影級的質感,也難怪有網友調侃“怕不是在我家按了攝像頭”。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而更值得回味的,是《親愛的小孩》在内容細節上對現實的還原。

在産房裡,當所有人都圍着孩子的時候,隻有方一諾的媽媽進門滿眼女兒,看她伸手夠水杯趕緊跑兩步給女兒遞水的一幕,就顯示出了母親對孩子的那種無人能比的愛;包括方一諾第一次抱着禾禾,感歎一個女孩還要經曆她今天所經曆的一切時候的那份心疼,也是當下不少女性的想法。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産後失禁,是許多新生媽媽非常痛苦的一刻,作為成年人的尊嚴在那一刻因為不受控而喪失,面對着親人、夫妻都無法釋懷,讓她們對這一段經曆無法講述無法回首。而在《親愛的小孩》裡,這一刻也被還原了出來——方一諾瞬間的尴尬和快速轟所有人出去的反應,在老公進來想要幫忙卻不停揮手拒絕的動作,都真實得讓人心疼。

在一位女性成為媽媽的路上,我們聽到的大多是那些關于美好的想象,卻很少有人會提及做媽媽的艱辛,《親愛的小孩》沒有忽視現實裡不那麼美好的一面,讓我們看到成為媽媽的全部,盡量打消未知所帶來的不安,給我們因見過現實而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也是讓讀娛君覺得這部劇值得追下去的一點。

2

夫妻、婆媳、過日子

我們的生活都在這部劇裡

如果說《親愛的小孩》第一集裡着重在講述媽媽這一身份,那後面更多的則是在講述家庭。盡管夫妻關系、婆媳關系,這些在家庭劇裡的必備要素都出現在《親愛的小孩》裡,但這部劇還是做出了與以往内容不同的高度。

比如丈夫被夾在媳婦與媽媽之間的兩難。

第一次是面對親媽帶女兒時抽煙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既和母親商量又替母親在媳婦這邊隐瞞,他隻是不想讓任何人受到傷害,卻在謊言被拆穿時成為了“裡外不是人”的那個角色。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第二次是辛苦下班回家,看到媽媽弟弟和媳婦丈母娘劍張弩拔的争吵,毫無解決辦法,隻覺得自己太難而留下的眼淚,也讓人感覺到了過日子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這兩次事件沖突,都是糅合了夫妻、婆媳、家與家的碰撞這樣家庭關系的呈現,每個人在自己的立場上都有合理的邏輯,卻在相處中自然産生碰撞,這就是沒人能躲得過的生活現實,也是每一對夫妻都要經曆的考驗。

肖路的難擺在了明面上,而方一諾也不是完全不了解丈夫難處的妻子,正是因為這對新生兒父母都有在努力克制、努力解決問題,卻還是不能避免碰撞的發生,更讓身處在這種生活中、有過這種經曆的觀衆,産生了強烈的共鳴和代入感。

我們看家庭劇本身并不是為了看别人家的苦難,亦或是看理想化家庭的美好,應該說,看家庭劇是為了尋求一種共鳴,有人和我一樣經曆着生活中的不甘與被迫,有人還在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這種共鳴會給人帶來安撫,《親愛的小孩》也正在提供這種安撫。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包括劇中也用了部分筆墨來描繪這對夫妻與月嫂的相處上,其實也是通過這個“第三方”插入來還原現實生活裡新生兒家庭的樣貌,讓年輕的父母意識到他們并不是煩惱的唯一經曆者。

劇中,不少觀衆對月嫂瑨姐抱有不滿,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多時間休息就不聽從孩子媽的選擇,而妻子在和丈夫說過自己的不滿後,丈夫總是拖一拖再想去解決的方式,也讓妻子與月嫂的沖突日益凸顯。這種很多現實生活裡會出現的情況,都在劇中被還原,也讓劇外的觀衆不得不感歎家庭裡的不易,對經營家庭抱有更多耐心與悉心。

從夫妻到婆媳再到過日子,《親愛的小孩》在展現方一諾肖路家庭的過程中,揉進了多重關系多種角度:沒有為了可看性而刻意制造沖突,劇中也沒有十足的壞人,隻有想要弱化沖突的丈夫、想要愛護女兒的媽媽、想要親近孫女的奶奶、想要新成為母親的女兒過的好一點的外婆。每個人物處在多重關系中都像現實一樣有自己的邏輯和出發點,每個角色都有着被了解的可能,進而引發我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因立場不同産生的那些誤解,進而更了解家人、夫妻。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有人因為這部劇裡展現的種種不美好而不滿,但也有人說這就是現實,不能因為電視劇還原了現實而對電視劇不滿,在讀娛君看來,生活中就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不順心意的事件展開,但人們還是因為愛而選擇組建家庭,這也正是成年人面對生活挑戰時所展現的勇氣。

尾聲

開篇我們就說,《親愛的小孩》算是突破了國産家庭劇天花闆,其實原因就在于,這部劇沒有對生活中不那麼美好的一面視而不見,但也沒有刻意去營造不美好,它隻是認真的還原家庭生活,尊重家庭生活,才讓這部劇足夠使人代入,引發共鳴。

把握内容真實感與現實感的尺度,這或許也是愛奇藝在打造《親愛的小孩》時想要帶給行業的一點啟發。觀衆并非不能接受現實中的不美好,也不是非要看漫天狗血才夠爽,有時候深入人心的可能隻是一些細節,是那雙遞來水杯的手,是那滴成年男人不願落下的淚,是那句因為愛而說出的對不起。

一口氣刷完8集,《親愛的小孩》有多真實就有多溫暖

而這些也組成了一部國民品質大劇的氣質:用真實的力量穿透生活,照見每個人心底最樸素的情感。

最後話說回來,無論你聽到看到的《親愛的小孩》的評價如何,都不如親自看一看。沒結婚的能了解一下組建一個新家庭的概念,看看有什麼可以參考的,覺得沒有參考性也至少能對父母有更多的了解。結了婚有娃的更是能借此表揚一下自己,經過努力邁過了這麼多坎,之後的難也沒什麼過不去的。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我們總能在其中找到溫暖找到力量,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