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員在大陸空間站已經工作和生活了170多天,按照原定計劃,他們将會在近期傳回地球,目前已經進入傳回準備階段。

與此同時,地面搜尋搜救演練工作也已經進行多次,為的就是確定3名航天員傳回地球之後的工作萬無一失。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神舟十三号飛船在傳回時,首次實施快速傳回,原先傳回需要一天的時間,而此次時間上可以大幅縮減,提高航天員的舒适性以及任務實施效率。

之是以能夠實施快速傳回,也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一直在提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們還在追求效率和航天員的舒适性,為未來更多的航天員進入太空做準備。

按照原定計劃,今年大陸空間站還有多次飛行項目,其中包括天舟四号貨運飛船,神舟十四号發射,兩艘實驗艙的發射,以及天舟五号貨運飛船發射,神舟十五号飛船發射。

其中,神舟十四号與神舟十五号在軌交接班,6名航天員将會在大陸空間站中共處1周左右。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當然了,大陸空間站并不像國際空間站一樣,人員交接時需要有人“打地鋪”。

而是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間,其中大陸核心艙有3個睡眠艙和1個衛生間,而在實驗艙上,大陸還布置了3個睡眠艙和1個衛生間,6個即便同處空間站,也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確定每一位航天員都能夠睡好,休息好。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另外,大陸空間站雖然是大陸獨立建造的,但是我們也接受國外的科研項目申請,甚至比國際空間站更國際,一些無法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國家,也能夠申請大陸空間站合作項目。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前會長馬丁·巴斯托表示:國際空間站雖然也有很多國家的實驗項目,但是這些實驗機會通常隻限于合作夥伴。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而大陸的空間站項目,為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提供使用中國空間站的機會,各國無論大小,無論發展水準如何,都可以平等參與合作,這一點比國際空間站要受歡迎地多,格局也比國際空間站大得多。

2018年5月,大陸收到了來自27個國家的42個項目建議書,經過評估之後,其中的17個國家9個項目入選。多說一句,美國也提出了申請,但因為技術不達标沒有中選。

入選的項目涉及領域非常廣,包括:空間天文學、微重力流體實體與燃燒科學、地球科學、應用新技術、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等。

未來大陸還會陸續開放多批合作項目,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進來。

當然了,大陸并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厲害的,在大陸航天發展早期,就受到了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封鎖,企圖将大陸封鎖在落後中。

但是我們中國人有一股不認命的志氣,你越是封鎖和打壓,我們越是要發展,甚至是超越。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在封鎖中進步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其實大陸火箭在商業領域已經具有一定的競争力,甚至還幫助美國公司的“銥星”發射過幾次衛星。

原本這很正常,但是美國一直想要封鎖大陸的高科技,于是胡編亂湊了一篇《考克斯報告》,竟然指責大陸竊取美國核彈頭機密情報。

指控内容其實并不重要,因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将大陸封鎖在落後之中。自此之後美國規定但凡是美國衛星,哪怕是衛星中含有美國一個螺絲釘,都不許使用大陸火箭發射,擺明了就是讓大陸火箭失去國際市場。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後來,國際空間站籌備期,大陸想要申請加入,但卻遭到拒絕。嚴密的封鎖之下,大陸隻好走向自主創新之路。

不讓發射含有美國零部件的衛星,那大陸就發射自己的衛星。當然了,研發自己的衛星别人更不會幫忙,隻能自主研發。

國際空間站一直在排斥大陸,而大陸就選擇研發自己的空間站。并且在研發初期就做好了卡脖子準備,這也讓大陸空間站不會被國外卡脖子。

而美國的宇宙神5号火箭,是目前在役的主力火箭,但卻被俄火箭發動機卡脖子,俄斷供火箭發動機之後,宇宙神5号火箭很難再上天。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在國外的層層封鎖之下,大陸航天并未被封鎖在落後之中,相反成績斐然。

在載人航天上面,大陸有神舟飛船,而美國在2011年之後,一直沒有載人飛船,而是購買俄聯盟号船票,直到近些年Space X的龍飛船出現,才擺脫了對俄載人飛船的依賴。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在探月項目上,大陸有嫦娥系列,目前已經成功将月岩帶回地球。未來還将會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航天員們可以長期停留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美國也提出了重返月球計劃,但尴尬的是,美國的艙外航天服一直研發不順利,要知道的是,沒有艙外航天服,航天員們即便是到了月球,可是連飛船門都出不去。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航!美國想不通,為什麼越封鎖中國越強?

在其他航天項目上,大陸也具備後發優勢,比如: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大陸空間站等。

其中國際空間站摩擦不斷,尤其是近期美俄兩國是否還要繼續合作,存在着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俄艙段脫離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很可能失控墜毀。即便是一切順利,國際空間站也要在2031年退役,墜入地球。

大陸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果,讓美國感到害怕,再度對大陸航天進行封鎖。

2011年時,美國通過了沃爾夫條款,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對中美航天合作進行限制。而且即便是正常的學術交流都會受到阻止。

不過,不知道現在美國是否後悔,因為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陸許多航天項目雖然接受别的國家的合作,但美國因為自己的法律法規,無法和大陸展開合作。而歐洲許多宇航員,已經開始為進入大陸空間站而做準備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