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畢業于山東師範大學,結業于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首師大山水畫課題班。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北京國博畫院副院長,中國畫高研班導師。

翰墨傳承

中國繪畫最讓人着迷的無疑是筆墨,人們把它視為中國繪畫的驅動,是中國傳統繪畫這一小宇宙發生的原點,也是創造這個宇宙的有機體。沒有筆墨,整個世界都将歸于沉寂。張宇就是在長時間大量的繪畫實踐中,形成了現有的筆墨樣式。其得宋元表裡,又有當今自由灑脫的意味,可謂是十年磨一劍。對于他來說,在變化中找到真實的自我似乎已經實作了,尤其是擁有在繪畫時的自由狀态。

易中天曾評說徐州人:“有情有義,敢作敢為。”是的,徐州人既有北方人的粗犷,又有南方人的靈秀。徐州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人才輩出,張宇便是其中一位。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的山水師承龍瑞先生,後又融入了一些南派的筆墨法,畫面渾厚中又透出一種消散的味道,很有意思。張宇一直追求一種甯靜清雅的韻緻,這大多是因為他的性格使然,因為他不是一個個性張揚的人,莊子認為“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衆止”,心境淡泊才會産生林泉古意,況且張宇山水有法,筆筆分明且墨色明透,筆墨混蒙之間又沒有市井江湖的偏頗,是以畫面總有一種恬淡的田園風情,看起來很是讓人向往。我與之交往數年,深知其樸厚溫和的品性,也少有是非恩怨,我想随着張宇筆墨功力的不斷深厚,加之生活閱曆的豐富,南北文化的滋養,他的畫還會更好,更能展現他自己獨有的筆墨世界。

文/方輝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識小齋”是張宇的齋号,從他的齋号上可以感受到他的謙和的處世态度。一個“小”字說盡“孔德之容”,一個“識”字道盡“唯道是從”。随着閱曆的不斷增加,張宇變得越來越平和,也越來越謙遜。他在文學上的自我要求很高,雖偶有偏執,但卻沒有古怪離奇的行為和玩世不恭的态度,更沒有戲谑狡黠,自視清高的毛病,他的偏執僅僅來自于對繪畫的負責認真。

張宇在生活中是一個成熟穩健之人,性格上也略帶豪爽之氣。俗話說“畫如其人”。這種性情反映在繪畫中會閃現出靈性的光芒,使筆墨變通的力量随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老辣而又自然,形成了樸厚而又本真的氣象。

其繪畫風格給人一種氣象萬千的風起雲湧之感,既有着北方的滄桑,也有着南方的溫潤。尤其是他的巨幅山水《鐘靈毓秀》,揮起如椽大筆塗寫萬裡江山,描繪他心中的崇山峻嶺“實有千鈞力,虛空萬裡風;峰巒煙乍起,溪澗路成叢。墨灑承新意,玄談笑古風;回看來往迹,揮手指蒼穹。”

文/王改改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入古”,涉獵廣泛,取法高古,從五代時期的山水四大家荊、關、董、巨,到宋元明清諸家,都有侵染。而且在研習中堅持博觀約取,兼收并蓄,不僅效法王蒙的細密體山水,也吸收李成的山水藝術成就;既研究北派山水,也吸收南派山水,但後來在很大成分上吸收、融入了李成山水藝術風格,追求筆法簡練。

是以他筆下的山水,用墨清淡而有層次,多描繪郊野平遠曠闊之景,所畫寒林老樹形象勁拔而富有生命力,較好發揮了傳統繪畫的筆墨表現力,以爽利灑脫的筆緻和富有變化的墨色,表現煙霭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中山川大地的靈秀。是以其水畫作既有北派山水的蕭疏和荒寒,也兼備南派山水的清潤與韶秀。

文/陳焱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傳統的堅持,筆墨的磨練,有它特殊的規律,尤其是在中國傳統脈絡的加持下會顯得格外明确。筆墨當随時代的話題,原本就是“唯變所适“的産物,社會與個體,都需要順天而應時,維持原有的筆墨實踐固然簡單枯燥,然通過時間的磨砺不斷的顯現出它的崇高性,這實際上就是自我風格和語言的一種闡釋。

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大概就是如此。

文/王改改

本文由書畫君彙總修改。

作品欣賞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張宇丨翰墨傳承,鑒古出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