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倘若在新能源領域找出兩款較有代表性的車型,似乎并不難以挑選,特别是傳統車企染指新能源領域,必定先打一張保守牌開局,推出各式各樣的SUV車型,試圖以“實用性”這單一特點去掩蓋所有瑕疵。

誠然,SUV擁有足夠的“實用”對于消費者而言,确實是吸引點。倘若不實用,花錢購入又有何意義呢?回到主題,倘若筆者将範圍縮小至家用轎車的類别,似乎“實用”又未必能成為首要特點,其中還會參雜“外觀”、“造型”、“操控”等多種不同元素。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筆者本次将挑選兩款新能源轎車作為對比,外觀與造型設計這類屬觀感上的喜惡,筆者在此不深入讨論,而是以“操控”作為大前提,談談兩款車在機能設計上的不同之處。而這兩款車型,便是身為老牌車企的比亞迪漢以及車壇新貴的小鵬P7,上述車型均基于頂配作為參考對比。

十年磨一劍 漢為觀止

先以比亞迪漢作為開場,比亞迪漢的前懸架采用麥弗遜獨立懸架,而後懸架則采用新能源車型常見的多連杆獨立懸架,配備DiSus-C智能電控主動懸架、Brembo四活塞卡鉗套件以及馬牌MC6輪胎。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盡管比亞迪一直以新能源旗艦轎車作為賣點,并且還擁有引以為傲的風阻系數以及超凡的動力表現。但再回看該車的底盤結構以及輔助配套,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對于老牌車迷而言并不陌生,早年的家用轎車基本都采用麥弗遜獨立懸架,目的是車輛在前置前驅的情況下,提供更多的操控靈活性。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而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則基本是以操控作為賣點的車型标配,當然也與車型尺寸、空間布置有關。目的是,車輪處于連杆的限制下得到最大範圍地調節,是以多連杆的調教也異常複雜,但所獲得動态表現卻相比其餘懸架結構更為優秀。

最後在于DiSus-C智能電控主動懸架,以及馬牌MC6輪胎的配套采用方法。說實話,比亞迪的DiSus-C智能電控主動懸架确實一大特點,該系統在采集車速、轉向角度及速率、制動等信号,還能與ESP、ABS、EBD等安全輔助互相關聯,最後由ECU控制懸架的執行,進而在舒适性與操控性上實作雨露均沾。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但令筆者想不通的是,為何作為一款性能标杆車型,還采用一款以靜音舒适性為主的馬牌MC6輪胎,筆者并不是說MC6輪胎不好,而是MC6會使該車在性能上有所限制,或許更多是成本上的考慮吧。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新能源轎跑的佼佼者 如7而至

來到小鵬P7,該車采用前雙叉臂(全鋁合金)、後多連杆的懸架結構,配備ZF提供的CDC智能主動連續減振系統、Brembo四活塞卡鉗套件以及米其林PS4輪胎。留意P7的前後懸架搭配,基本可以說是以後驅車型作為設計藍本再加以改造的,也印證由德國工程團隊聯合開發的底盤這一說法。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與比亞迪漢的前麥弗遜獨立懸架不同的是,小鵬P7的前雙叉臂的優點是輕巧之餘,還能提供足夠的固定強度,在車輪往上活動時上搖臂與下搖臂形成負傾角,抵消了車身側傾,使得車胎與地面盡量保持垂直。盡管操控性很好,但硬要找它的缺點,就是占用空間較多,成本較高。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而小鵬P7的後多連杆懸架(五連杆),基本可以說是雙叉臂的變種,上下連杆作為主要制,其餘連杆則作為輔助,這種設計基本應用以性能取向的車型上,作為國内首款轎跑新能源的小鵬P7當然也沿用此類設計。

仔細看,其實小鵬P7的設計特點與奧迪車型有異曲同工之妙,畢竟奧迪、保時捷是一家嘛。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同時,由ZF提供的CDC智能主動連續減振系統,以及米其林PS4輪胎也是小鵬P7的亮點。其實,P7的CDC智能主動連續減振系統與比亞迪漢基本相似,也是通過能夠檢測前軸的加速度傳感器,後軸高度傳感器、車輛行駛狀态等,自動智能調節減震器的阻尼。

而且小鵬P7還配備14個攝像頭、5個高精毫米波雷達和12個傳感器,再配以英偉達Xaiver超級計算平台和小鵬自研的3.0版本硬體系統,使得整套系統在運算上擁有更多資料支援,相較于比亞迪漢要更勝一籌。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輪胎方面,也是值得稱贊的地方,上述提及比亞迪漢采用馬牌MC6靜音舒适取向型輪胎,而小鵬P7則采用目前頂級的性能街道型輪胎米其林PS4。該款輪胎可以說是目前性能車的标配型号,在提供足夠抓地力的同時,在排水性、耐用性、靜音性上也能取得優秀的表現。

唯一缺點,就是PS4輪胎的售價并不便宜,更換輪胎的時候或許會對錢包造成傷害。當然,同價位也可以嘗試如倍耐力P0、普利司通Potenza系列等性能街胎。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讀懂懸架 等于讀懂車企的造車心思

對比兩款車型,其實便能看出兩家車企對于打造一款轎車的思維。兩者間的差異并沒有具體的好與壞,更多是在于成本上考慮,又或者是對于消費群體的預設。比亞迪漢,選擇的方向更多是為了迎合普羅大衆,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試圖打造一款偏向運動的車型,但亦受控于成本之下,無法在懸架結構、輪胎、材料等位置花更多功夫。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而小鵬P7,作為小鵬汽車旗下第二款量産車型,亦是國内首款新能源轎跑車型,它的誕生在當年芸芸新能源SUV車型中是冒險的,也是小鵬汽車試圖突出重圍的一張皇牌。毫無疑問,現在看來它十分成功,而這也歸功于小鵬汽車在P7身上所注入的心血,無論是懸架、材料、配件等均能領先于目前同級對手。

原來讀懂懸架 就能讀懂比亞迪漢和小鵬P7的造車差異

但這是否意味着小鵬P7在成本方面就沒有考慮了呢?當然不是,小鵬P7盡管采用鋁鋼混合車體,但實際鋼的應用比例相比鋁合金更高,當然鋁合金也應用在刀刃上,例如上述提及的前雙叉臂,正是純鋁合金打造的。

行文至此,小鵬P7時至今日仍能成為新能源轎車中的佼佼者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比亞迪漢作為老牌車企的皇牌産品,即将再次推出新款車型,是否應當考慮再花心思在“真功夫”身上,而不是以首位退出内燃領域,為自己立環保牌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