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當下的娛樂圈是怎麼了,很多即将奔4或者是已經40好幾的演員,紛紛都跑去演繹少年、少女角色。有的人一出場就藏不住狀态,有的人頂着一張滄桑的臉蛋,粉絲卻依舊還是在吹捧:年輕、好看、有少年感。

“中年少女”顯老又疲憊,“中年少男”也越來越多。很多有實力的男演員,因為自身的演技或者是凍齡程度比較好,于是在一部作品中,诠釋了一個角色從少年到重量的成長史,可一出場,便翻車了。
37歲的張翰主演《烽煙盡處》,從角色的學生時代開始演起,剛出場就讓觀衆覺得違和感滿滿,作為一位年輕氣盛,而且青春洋溢的民國學生,張翰确實很年輕,可一張臉真的能夠藏得住狀态裡嗎?他真的還足夠年輕到可以诠釋一個20歲左右的懵懂、天真少男嗎?
如果所有人都隻是站在路人的角度上來看的話,或許就會發現,張翰比同齡人年輕,卻絕對不能跟真正的少年比較。因為他的身上,有了成熟男人的氣質,那種沉穩,内斂,不是一般的少年說有就可以擁有的。
“中年少男”翻車過的男演員中,還有演技派張魯一,在《大秦賦》中,40好幾的張魯一不僅扮演了13歲的嬴政,而且還喊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女演員朱珠叫幕後,觀衆隔着螢幕都角色尴尬。人們在看到張魯一的少年嬴政的時候,沒有覺得他的演技很過關,有的隻剩下一股腦的疑惑:為何不找一個年輕的演員來出演。
是的,為何不找一個年輕的演員來出演?這是很多人對當代影視劇男主成長史的一種疑惑。但當觀衆對這些演員的狀态提出了質疑的時候,粉絲們卻還是照舊買單,覺得隻要是覺得自己的偶像不行的,便是黑粉。
那麼,為何觀衆對“中年少男”這種角色诠釋很不看好?從成毅到馮紹峰,《山河月明》這部劇,就直接打臉了不少的“中年少男”現象了。
《山河月明》是當下非常火的一部古裝影視劇,主要講述的是男主朱棣從少男到中年的成長史。導演沒有跟其他的作品一樣,讓有人氣的主演演完整部劇,而是選擇了不同年齡的演員,來诠釋不同年齡階段的“朱棣”。
劇中,扮演少年時期“朱棣”的演員,是當下人氣跟熱度正旺的成毅。成毅本身有少年感,是個适合古裝打扮的男演員,他身上的少年氣息,符合了“朱棣”少年時期的所有特征。桀骜、俏皮、英氣,不管從什麼角度上來看,成毅都是穩妥妥的少年郎的形象。
少年時期的“朱棣”是個團寵,可是因為性格的關系,不是在被打就是在被打的路上。年少氣盛,因為不屈服被打了四十軍棍還倔得跟頭牛一樣。說真的,即便是路人,也被成毅在《山河月明》中诠釋出來的少年“朱棣”給圈粉了,真的滿屏都是少年皇帝的氣質,就連穎兒也是贊不絕口。
成年後的“朱棣”,越發隐忍,越發成熟,越發有了皇帝的氣場,于是馮紹峰便出場了。他的出場,意味着成毅的下線,但觀衆卻沒有因為演員的變更而意難平,反而越發有代入感,越發覺得“朱棣”這個角色的成長足夠鮮明。
40歲+年紀的馮紹峰,比起多年前剛剛走紅的時候,少了一股年輕氣盛的氣質,多了幾分沉穩跟内斂。如今的他,有着成年男人身上的那種穩重感,是以扮演成年後的“朱棣”,也是再合适不過的了。
《山河月明》是一部有曆史依據的正劇,角色的年齡跨度非常大,如果一直讓成毅來演繹的話,或許會少了一種味道,而如果讓中年馮紹峰從頭演到尾的話,開頭必定也會崩。是以,這種選角,真心是給力。
少年“朱棣”用成毅,滿屏都是少年皇帝的氣息,成年“朱棣”用馮紹峰,成熟内斂有閱曆,這樣的選角,完全符合角色的成長需要,也沒有觀衆覺得,會有違和感。比起那些“中年少男”,真的好太多了,說打臉,也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說真的,認為中年演員可以駕馭少年角色的,除了飯圈粉絲,估計大部分觀衆都會覺得不合适吧?在粉絲眼中,自己的愛豆隻要長得好看,隻要有人氣,不管出演什麼角色,觀衆都得喜歡,都得說不錯。一旦認為不合适,就免不了被圍攻,被怼:沒人叫你看。
可說到底,如今的觀衆不是盲目粉,大家追劇,不僅看演員的演技,也看演員跟角色的适配度。一個年輕演員完美駕馭中年人的角色,那叫老成有實力。但如果上了年紀,卻總是想要演繹年輕角色,觀衆也不可能看不出來。
如果你是觀衆,你能接受一個滿臉滄桑,滿眼都是成熟跟閱曆的中年男演員,演繹一個少年角色嗎?歡迎留言評論告訴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