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甘谷·形勝篇】圉河 圉河

【文化甘谷·形勝篇】圉河 圉河

□ 王 琪

渭河從武山一路迤逦而來,沿着朱圉山進入甘谷,然後浩蕩東去,奔向大海。朱圉山是甘谷主山,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人祖遺迹、秦人根脈,有盛唐大佛、明清文化。滔滔渭河水滋養了朱圉山,茫茫朱圉山守護着渭河水。朱圉山與渭河水就像一對執子之手的情侶、與子偕老的夫妻,不離不棄,患難與共,共同創造了燦爛文明,于是甘谷人就把這條朱圉山下的古老河流叫做圉河。

在我很小的時候,這還是一條洶湧澎湃的河流,日夜都能聽到它奔流不息的濤聲,有時甚至形成水患。每當夏秋之際,暴雨過後,圉河水猛漲,上遊常常會漂來椽棒檩子、豬雞牛羊,膽大會洑的人,便跳入水中,撈一把浮财,岸上看河的人,常常一臉羨慕之色。然而,這種盛況,漸行漸遠,愈行愈遠,直至成為兒時記憶。特别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甘谷十年大旱,曾經奔騰澎湃的圉河,隻是溪流潺湲,像一位弱不禁風的女子,紅消翠減,氣血不足,河道内便有人開荒種菜,加之人們愛河意識淡薄,行為不拘,往河流裡任意排污,傾倒垃圾,在河床裡濫肆采砂,滿目瘡痍,圉河常常是“水落而石出”,幾度斷流,而或濁流滾滾,污流不斷……

圉河的前世是渭河,那是一條曆史的河、輝煌的河,也是一條熱鬧的河、繁忙的河。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渭河流域有3000多年一直是大陸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約4000多年前,大陸第一個王朝——夏,就是在渭河流域建都立國的。這條河流,流經六大古都之首的西安,曾經養育了自西周至漢、唐的十三個王朝,長達千餘年。《詩經》裡描繪過她的純樸,《尚書》中記載過她的文明,《周易》流動着她的靈光,《周禮》則貫之以數千年禮儀之邦。千百年來,多少将軍和商人,晃動着或得意或失意的身影,策馬揚鞭,奔馳在隴山渭水之間,用起落的馬鞭,書寫無悔的人生;多少詩人和學者,邁着或謀名或謀利的步伐,步履匆匆,用起伏的腳步,丈量兩岸的風物;但隻有那些平凡的旅人,普通的百姓,沒有名利的負累,沒有得失的憂樂,隻用一顆安甯的心靈,守望渭河,呵護渭河,隻用一雙淡定的目光,閑看水漲船高,水落石出,靜看花開花謝,月缺月圓。

當我的目光一次次穿透曆史的層層迷霧,品讀渭河,感受渭河時,我愈發感覺到這是一條上善的河,寬厚的河,她像母親一樣慈祥博愛,又像佛祖一樣慈悲為懷。她源遠流長,廣納厚載,出鳥鼠山,貫陝甘甯,縱橫818公裡,沿途民風純樸,人傑地靈,兩岸物産豐饒,風景秀麗。她水系發達,支流衆多,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裡,宛如一尊大慈大悲的千手觀音,福佑着流域内三省人民的平安,解決了沿途12個地區86個縣市居民的飲水困難,她像一位無私無畏的慈母,攜西部高原無數溪流,一路吟唱一路滋潤一路養育,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滋養了渭河兒女健壯的體魄、質樸的靈魂。

奔流不息的圉河像時光一樣向東流去,多少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我伫立于渭水之濱,傾聽聖人“逝者如斯夫”的千年一歎,多少個悲歡離合的黃昏,我漫步于河堤之上,感動“春流到夏,秋流到冬盡”的百年孤獨,又有多少個雨打梨花的雨天,我孤寂地遙想她曾經的春水秋波,錦瑟華年,感念她此時的躬逢盛世,風華再起。

巍巍朱圉山,清清圉河水。豐滿的朱圉山,沉積着歲月的成熟,奔流的圉河水,流淌着千年的傳說。站立圉水河邊,那些跳躍的浪花,驚醒了我塵世的迷夢,那些遠古的傳奇,震撼了我平凡的靈魂。那淩波而來的人,可是人文始祖優羲麼,他在圉水河畔,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目光炯炯,深思熟慮,隻在人類靈魂深處輕輕一劃,便提示了天地的心思,宇宙的秘密,文明的曙光從此光照華夏大地。那踏水而至的人,可是導渭治水的大禹,他疏導天下河流,“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至今還傳唱在渭河兩岸,長城内外,“禹奠朱圉”的摩崖碑刻,還舒展着他疏導圉河的豐功偉績。那渭水峪峽口臨水垂釣的人,可是《封神記》裡家喻戶曉的姜子牙?一根垂直的釣杆,一場千年等一回的等待,成就了他一世的傳奇和英明。那臨流賦詩的人,可是那位憂國憂民的大唐詩人杜工部,他用自己手中的一支筆,寫盡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盡了大唐盛世的悲歡離合,他也給圉河留下了華美的詩章,他流寓甘谷,漫遊圉河時,賦詩三首,其中一首寫道:雲氣接昆侖,涔涔寒雨繁。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煙火軍中幕,牛羊嶺上村。所居秋草靜,正閉小蓬門。曆史上的圉河熱鬧而風雅,奔放而熱烈,她輝映過無數偉人的身影,見證過無數英雄的業績,回蕩過無數詩人的吟唱,她歌唱愛情,也化解仇恨,她迎接生,也接納死,她給智者以智慧,她給愚者以狹隘。

進入新世紀以來,圉河躬逢盛世,生機煥發,近年來,随着渭河堤防工程項目和渭河百裡長廊工程的相繼實施,圉河舊貌變新顔,濁流化碧波,日益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如今行走在渭河兩岸,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新修的河堤,規整劃一,仿佛給圉河披上了一件華麗的新裝,一行行新栽的楊柳,沿着渭河的方向,一直伸展到寥廓的遠方,一盞盞明亮的路燈,洞穿昨夜的黑暗,溫暖旅人的心弦,也映照城市的高樓。兩岸遍布花草樹木,休閑設施。那一方方别緻的花壇,一池池清澈的泉水,一處處拱形的石橋,一座座古典的涼亭,裝點着兩岸的風景,也豐富着時代的表情。岸上有攜手漫步的情侶,有品茗對弈的老人……

圉河攜帶着厚重的曆史、燦爛的文化,滾滾東流,奔騰不息,她帶給我們希望,帶給我們歡樂。祝福圉河,就是祝福一個民族,就是祝福我們自己

編輯:楊燕茹

責任編輯:王存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