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文|時迩(富書作者)

餘生很貴,圈子不必太大,舒服就好;朋友不用太多,知心就好。

哲學家吉姆·羅恩曾提過“密友五次元理論”。

即一個人的财富和智慧,取決于和他親密交往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

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影響的。你的人生會怎麼樣,與你身邊的人大有關系。

如果我們多去靠近能夠滋養自己的人,就會獲得更多的福分;如果多去靠近錯的人,隻會消耗我們自身。

時光寶貴,在追求友誼的時候,要懂得甄别,多與優秀的人同行,将以下四種消耗你的人踢出朋友圈。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總是喜歡糾正别人的人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誠如此言,有時候我們總會将自己代入别人的人生,将自己視作别人的标杆,站在所謂的上帝視角,對别人的人生指手畫腳。

但長此以往,會使自己變得“好為人師”,讓人反感。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同僚小李和我說,她把一個朋友拉黑了,盡管這個朋友自律、漂亮、聰明能幹。

經過一番了解後,我十分了解小李的做法。

原來,不管小李做什麼,這個朋友都會去糾正她。久而久之,這讓她感到很挫敗,屢次陷入了自我懷疑的漩渦。

小李打卡網紅店發朋友圈,她評論:“有時間和閑錢花在這種地方,還不如多去工作。”

小李想去創業,她說:“以你現在的條件抗風險能力弱,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了。”

小李想換一個穿衣風格,她說:“這個風格不适合你,顯得太成熟。”

久而久之,因為怕被“糾正”,小李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喜好,和這個朋友之間的相處也變成一種負擔。

叔本華曾說:“在和别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别人的沖動,盡管我們這樣做出于好心。”

的确,許多時刻,我們總想參與到别人的生命中,以愛之名糾正别人,打着“為你好”的旗子去指點别人的人生。

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自私。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真正的善意,是不以自己的尺度和準則去衡量别人,才是對别人最大的尊重與善意。

人生下半場,請收起你的“善意”,學會克制自己去糾正别人的欲望,收起想改造别人的執着。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太過精明的人

看過一句話:“凡是太聰明太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

的确是這樣,有些太過精明的人總把算盤打得很精,卻不知人人心裡都有一杆秤,算計得多了,人情被慢慢耗完了,感情也就散了,最後落得一場空。

在《二十不惑》裡,有個很精明的女孩子叫大餅。

有一次,姜小果、石頭、大餅一起吃火鍋,小果和石頭點了各自喜歡吃的,唯獨大餅就點了半份娃娃菜。

結賬時,大餅提出AA制并以她隻點了半份娃娃菜為由,隻答應出均攤鍋底加娃娃菜的錢。

之後,真正到各自付費的時候,大餅又假借手機沒電無法支付,早已預料到這種情況的小果,不慌不忙地把充電寶遞給了大餅,這下大餅沒借口了。

二人對她的行為感到很氣憤,結賬之後,便讓服務員收走剩菜然後離開了。

這時,大餅卻以服務員未經她同意收走餐品為由,要求重新上一份鴨腸,如果不做就要投訴,令服務員委屈不已。

自以為精明的大餅在回家路上被服務員毒打一頓,聲譽盡毀的同時也被小果、石頭兩人看穿,從此不再與她往來。

在生活中,沒有人是傻子,也沒有人願意被别人一直當成傻子。

茲心曾說:“太過精明算計的人,不可深交。”

如果我們和太過精明的人打交道,會讓自己沒有安全感,相處也會很累,因為得處處提防如何不被他們算計利用,是以,遠離這樣的人才是上上策。

太過精明的人,看起來占了便宜,但卻會在另一個看不見的地方失去更多。

做人需厚道,人越想占便宜,自己越吃虧;越算計别人,最終算計的是自己。

願你我都能遠離太過精明的人,常懷寬厚之心,待人真誠。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滿腹牢騷的人

孔子曾言:“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

誠然如此,人是唯一受暗示的生物,長期和負能量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不幸。

知乎上,有個網友講了自己的經曆。

她有個認識十多年的好友,最喜歡抱怨。

上學了,抱怨學校不好,老師不夠優秀,同學孤立她;

工作了,抱怨公司工資少,同僚間爾虞我詐;

生活中,抱怨房子不好,另一半不夠體貼......

每天都在發牢騷,看誰都自帶一層消極的濾鏡,就連兩人聊天的内容,80%都是她的抱怨。

剛開始網友覺得她隻是愛抱怨,但後來網友發現自己不經意間也變得消極,看待事情也都往最壞的方向想,負能量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于是就徹底拉黑了她。

《垃圾車法則》這本書提到:

“許多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惱、憤怒、失望的情緒,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們就需要找地兒傾倒。

如果你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把垃圾一股腦兒傾倒在你身上。”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人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一旦靠近滿腹牢騷、充滿負能量的人,我們的人生也會充滿陰霾。

生活實苦,無人不難,更别再為别人的壞情緒買單。是以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及時抽身遠離。

人生下半場,願我們都能遠離消極的人,多靠近積極的人,吸收正能量,長成一個人間小太陽!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表裡不一的人

俗話說得好:“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上一秒對你推心置腹,無話不說,但下一秒就會在背後捅你一刀。

表面看得出來的壞人,并不可怕,因為我們可以提防着,避而遠之。

表裡不一的“假好人”往往比直接跟你鬧不和的真壞人更可怕。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在電視劇《虎媽貓爸》中,新進員工黃俐,是一個有心計的職場新人,表面上看着熱情開朗,實際上卻是精明狠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為了取得上司畢勝男的信任,黃俐假意示好巴結,幫畢勝男的女兒拿到入學名額。

畢勝男感激黃俐幫女兒拿到入學資格,覺得黃俐是個人美心善的部下,對她推心置腹,給她介紹自己的客戶資源,和自己以往工作經驗的筆記白送給她。

就在畢勝男忙着家庭分身乏術的時候,黃俐跟上司告黑狀,奪走了畢勝男的項目,趁機奪走畢勝男的位置。

表裡不一的人會當你有利可圖時,對你阿谀奉承,巴結不斷;當你落魄時,恨不得狠狠踩你一腳。

表面上看着為人着想,實際上損人利己,口蜜腹劍,讓人防不勝防。

不可和這樣的人深交,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也不要有太多利益糾葛。

人心叵測,做人不要太善良,更不要随便将自己的底牌亮出來,否則别人會覺得你是真傻。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緣分;人和人相處,靠的是誠意,和那些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相處,無異于是在給自己挖坑。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應當及時遠離,願你我身邊沒有這種小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人到中年,将這四種人踢出你的朋友圈

人生路漫漫,不是每一個遇到的人都對你有意義。

一個好的朋友,是互相認同、互相進步、互相成就的,帶給你的是希望和輕松愉悅,而不是疲憊和消耗。

總是糾正别人的人,當遠;

太過精明的人,當斷;

滿腹牢騷的人,當舍;

表裡不一的人,當離。

餘生很貴,圈子不必太大,舒服就好;朋友不用太多,知心就好。

後半生,願你們都能擦亮自己的雙眼,擇善而交,活得恣意舒心。

作者簡介:時迩,和500萬人一起更新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