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1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同時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同時發出不同的聲音時,也能夠彼此互相尊重。
作者 | 拾遺君
來源 | 拾遺(shiyi201633)
最近一兩年以來,整個網際網路環境,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差。
“小約翰可汗”有句話說得很貼切:所有人都在踐踏所有人。
點開一條熱搜,點開一個話題,幾乎每條火熱的微網誌下面,都有人在吵架,都有人在謾罵,都有人在黨同伐異,吵架的理由五花八門,地域、性别、疫情、戰争、偶像……一切都能成為吵起來的導火索。
我們都以為自己“真理在握”,而對立一面的人是腦殘,是以總想教訓對方和消滅對方,于是互噴,謾罵,侮辱……于是拉黑,舉報,決裂……
自我20年前學會上網以來,從未見過網際網路環境如此糟糕。
面對越來越糟糕的網際網路環境,我覺得有必要談談“威爾·史密斯社會實驗”。
關于威爾·史密斯社會實驗
01
在前幾天的奧斯卡頒獎禮上,著名演員威爾·史密斯,扇了主持人克裡斯一耳光。
這次掌掴事件發生後,台灣一位叫洪黃祥的老師,借用這次掌掴事件,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社會實驗。
他把這個實驗發到了臉書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
洪黃祥先不管學生是否知道此事,就直接告訴學生們:
“脫口秀主持人克裡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拿威爾·史密斯老婆的光頭開玩笑,引起了威爾不爽,威爾上台扇了克裡斯一耳光。”
洪黃祥陳述完這個事情後,讓學生舉手表态是否支援威爾的行為。
表态結果:大約4成學生支援。
接下來,洪黃祥對學生們說:
“你們知道嗎?威爾的老婆之是以掉發,是因為她患了病。
因為患病掉發非常嚴重,她迫不得已才剃了光頭。但奧斯卡主持人克裡斯,卻當着全世界的面,調侃和嘲諷她的光頭。”
陳述完這一點後,洪黃祥又讓學生舉手表态,是否支援威爾的掌掴行為。
表态結果:接近9成的學生支援。
02
接下來,洪黃祥又對學生們說:
“嘲諷當然是言語暴力,但打人是更嚴重的暴力,即便被取笑了,我們也不應該采取暴力,而應該尋求其他解決方式。
更何況,克裡斯事後也解釋了,他并不知道威爾老婆是因為患病才剃光頭的。威爾沒有給克裡斯解釋的機會,就直接訴諸了暴力。”
陳述完這一點後,洪黃祥又讓學生舉手表态,是否支援威爾的掌掴行為。
表态結果:支援者又降回至約4成。
接下來,洪黃祥又對學生們說:
“威爾是家暴目睹者,他小時候,經常看到母親被父親打到渾身是血,是以從此發誓,要守護自己的家人。
這次他入圍影帝提名的角色,恰好也是捍衛家人的勇者。
他老婆因病掉發,曾經很抑郁很封閉,好不容易在女兒的鼓勵下才走了出來。
而如今克裡斯的這番嘲諷,讓她再次很受傷。
是以威爾才站了出來,要保護自己最愛的人。”
陳述完這一點後,洪黃祥又讓學生舉手表态,是否支援威爾的掌掴行為。
表态結果:支援者又飙升至8成左右。
接下來,洪黃祥又對學生們說:
“這次威爾掌掴事件,是奧斯卡舉辦94屆以來,第一次發生暴力行為。
這個打人畫面播放出去,将有上億人目睹,必然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甚至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效仿。”
陳述完這一點後,洪黃祥又讓學生舉手表态,是否支援威爾的掌掴行為。
表态結果:支援者又回落至5成左右。
實驗的最後,洪黃祥又問了學生一個問題:
“我已經讓你們進行了5次表态,不管是反對威爾的掌掴行為,還是支援威爾的掌掴行為,在5次表态中,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立場的人請舉手。”
舉手結果:态度始終不變的不到1/4。
關于這次實驗的思考
01
洪黃祥老師的這個實驗,真的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這個實驗所呈現的問題,完全就是當下網際網路的縮影。
不管是專家也好。還是大V也好,抑或是媒體也好,在很多時候,他們讓我們看到的資訊,其實隻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資訊,對于他們不想讓我們看到的資訊,他們就會刻意隐瞞或者一概不提。
是以我們所接受到的資訊,其實并不一定就是真相,或者隻是被篩選後的一種真相。
是以我們在面對一些熱點事件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不要在沒有足夠資訊的情況下,輕易站隊或輕易确定立場;
●面對一件未知的事情時,不要輕易付出全部信任,要保持質疑和探尋真相的思維;
●在做出判斷之前,要對事情進行多方考量,不要輕信一方之言;
●要盡量避免立場先行,在全面搜集、整理和篩選資訊後,再決定我們的立場。
02
通過這個社會實驗,洪黃祥還想告訴廣大網民:我們總是認為,真相隻能有一個。
但事實上,在很多時候,真相是個多面體,每一面都是真實存在的,隻取決于我們站在哪一邊來看。
事件中的一方是好人,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必然就是壞人。
反之也一樣,事件中的一方是壞人,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必然就是好人。
比起正邪對決,更常見的情況是,兩個好人都在為不同價值的“正義”而戰,或者兩個壞人都為了某種利益而彼此撕咬。
是以真相或者真理,永遠不具有絕對性,永遠都隻是局部的和局限的。
是以,我們在面對熱點事件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觀點立場不同的時候,别輕易把對方當成仇敵,也别輕易把對方當成傻逼,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我們自以為掌握的真理,僅僅隻是局部的真理而已,把自己的觀點當作完全的真理就是胡作非為。
●不要自以為自己是從“真理管理局”來的,不要自以為自己知道和看到的才是真理,并用自己知道和看到的衡量一切。這世界沒有完全的真理,所有真理都是部分的真理,隻用自己的立場去了解萬物是一種暴力。
●我們要擁抱“一體多面”的多元思維,摒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進制思維。當确認一個可能性存在的時候,不否認還有另外的可能性存在。水裡面有魚,不代表除了魚以外,就不會有其它東西。世界的真理,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有些事我們無法了解,不代表這件事是錯的。僅僅因為我們無法了解,就覺得對方不正常,那這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0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點,就是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們最走極端的時候,其實正是獲得片面資訊的時候,其實正是獲得片面認知的時候。
學生們在獲得充分資訊之後,在獲得充分認知之後,再舉手表态時,反而變得猶豫了,反而變得平衡了,最後結果是“支援和不支援各占一半”。
這說明了什麼?
●越是碎片化的時代,越是不要從片言隻語評判一個人,這不僅是為了認知的謹慎,也是出于做人的負責。
●不要輕易對一件事情下對錯,當你足夠了解一件事情時,你會發現很難說誰對誰錯,大多數時候,隻是各自所站的立場不同而已。
●善的對立面不是邪惡,而是無知。羅翔有句話說得好:一個知識(認知)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奇怪的自豪感,因為知識(認知)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你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柴靜有句話說得好: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贊美的思維習慣。
04
洪黃祥在實驗的最後,讓從頭到尾都沒改變立場的人舉手,結果這部分人約占1/4。
很多網民覺得,洪黃祥是在表揚他們,表揚他們立場堅定。
其實并不是。洪黃祥其實是想告訴大家:
我們雖然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輕易被媒體被大V被專家操控,但我們更要學會知錯和改錯。
“在獲得新的知識和資訊後,改變自身的立場并不丢臉。
因為一開始站定了一個立場,而害怕丢臉不願改變,找出各種理由否定更多真相的人,其實才是更丢臉的人。”
是以,在面對熱點事件時,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在知道自己的認知犯錯之後,不要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和面子,而繼續選擇固執己見,甚至強行洗白。
●要敢于認錯,要勇于道歉,沒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犯了錯不可恥,不敢面對才可恥。
●人因為獲得新的知識和資訊,而改變自身的立場,并不丢臉,是以無須為改變立場而羞愧。
05
說了這麼多,我其實就是想說:
真理永遠是相對性,不具有絕對性。
真理永遠是局部的,不具有全局性。
沒有完全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部分的真理。
是以我們不要強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真理,也不要以自己的真理去衡量一切。
這個世界太複雜了,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誰想獨霸真理,真理就會嘲笑誰。
我希望的社交網絡是這樣的:
雖然我們不同意彼此的觀點和立場,但依然可以容忍彼此的存在,甚至可以在能達成的共識上進行合作。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同時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同時發出不同的聲音時,也能夠彼此互相尊重。
— THE END —
☀本文選自拾遺(ID:shiyi201633),一個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灼見經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