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線上博物館、辦實體展,北外學生把非遺馬尾繡搬進校園

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人來人往的圖書館一層有了新變化,一場主題為“殷商遺風 黔南雅意”的水族馬尾繡展覽正在展出。4月11日,記者了解到,該展覽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在校大學生周子琳等十幾位同學共同發起。他們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契機,保護與推廣素有刺繡中的“活化石”之稱的貴州水族馬尾繡。該展覽一共展出了40餘件作品,整個展覽将一直持續至4月底。

“現在疫情期間,學校也是封閉管理。我們希望這樣的展覽能豐富學生的生活,同時也向大家宣傳、推廣我們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馬尾繡。”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人,周子琳全程參與了此次展覽。

建線上博物館、辦實體展,北外學生把非遺馬尾繡搬進校園

水族馬尾繡展覽展出了多件繡品。受訪者供圖

高中時即與馬尾繡結緣

馬尾繡是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水族村寨流傳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由于在制作過程當中需要集中使用馬尾而得名。2006年被納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周子琳與馬尾繡的“緣分”要從2017年那年說起,那時她還是一名高二學生。

“當時是在準備一個比賽,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了貴州當地很有特色的一個民族水族,馬尾繡就是水族地區的一種手工刺繡技藝。”周子琳告訴記者,高中時自己還借機在貴陽組織了3場大規模的水族文化宣講會。

越了解越熱愛,大學期間周子琳每逢寒暑假,一有機會就跑到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縣,去博物館看各種馬尾繡作品、去水族村寨跟人聊馬尾繡的故事。

建線上博物館、辦實體展,北外學生把非遺馬尾繡搬進校園

典型的水族馬尾繡圖案。受訪者供圖

三都有很多原始的水族村寨,怎雷村是其中之一。“我記得第一次去怎雷村是夏天,風景很好。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坐在門口台階上繡東西。”周子琳說,自己在調研中發現,馬尾繡是背帶、是衣服、是繡花鞋,是水族人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的一門手藝。

“老奶奶跟我說,以前水族裡有人去世,後輩都會宰殺一匹馬為其陪葬,但會把馬尾割下,用它來制作馬尾繡。馬尾作為對先人思念的物品,被繡成各種物品代代傳、代代用。”但是,周子琳發現,和很多傳統技藝一樣,馬尾繡也面臨着無人傳承的局面。

“村子裡空蕩蕩的,沒多少人,也沒有那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年輕人都出門打工,老人、婦女和兒童留守。馬尾繡的繡品雖然精美,但賣不出去,很多人也不知道。”周子琳深感保護與傳承、推廣馬尾繡已迫在眉睫。

曆時三個月籌辦線下馬尾繡展

大學期間,周子琳對馬尾繡的保護與傳承有了新的思考,“隻有讓馬尾繡跟上時代、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發展和傳承。”

周子琳和小夥伴們一起創辦了BFSU(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尾繡小分隊,完成了一萬四千字“科技助力非遺推廣——基于貴州三都縣馬尾繡的調研與實踐”調查報告,并獲得第十一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的二等獎。

與此同時,他們還和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聯手拍攝了馬尾繡紀錄片,創辦了“北外馬尾繡研究小分隊”公衆号,釋出有關馬尾繡的原創文章,并嘗試搭建虛拟沉浸式非遺平台,建立起了首個馬尾繡線上博物館。

雖然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傳播馬尾繡,周子琳和小夥伴們仍然覺得還有更多事情可以做。2021年年末,他們将目光投向了圖書館的一層大廳。

“因為疫情學校都封閉管理,大家每天的活動範圍也就是校内。圖書館是大家去得比較多的地方。有一天我們發現一層的展廳一直空着,當時就想或許可以辦一個線下的展覽。”周子琳和小夥伴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聯系學校商量場地,有的負責與三都縣非遺辦聯系展品,有的負責設計展廳展陳,有的負責展闆文字,折騰了三個多月,終于成功了。

建線上博物館、辦實體展,北外學生把非遺馬尾繡搬進校園

團隊成員在布展。受訪者供圖

馬尾繡背帶、馬尾繡條幅、馬尾繡包具、馬尾繡擺件……4月1日,水族馬尾繡展覽正式開展。看着展廳的展品,周子琳和小夥伴們感慨不已。“展廳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從三都快遞過來的。看着不起眼,但每一個展品都價值不菲,這些繡品如果出租的話每天的租金都要十幾萬元。”周子琳說,當地非遺辦考慮到是學生負責設展、主要在學校展出,隻收了3000塊錢的租金。

“無論是學校還是當地非遺辦,都特别支援。整個展覽布置好的那一刻,還是很感動的,而且很有成就感。”周子琳說道,在布展過程中,自己和小夥伴們都學習到了很多,“我願竭盡所能,讓古樸典雅的馬尾繡工藝被更多人所喜愛、珍藏。”

校對 賈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