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被唐朝征服系列:當年日本對唐朝文化有多狂熱?

作者:烈文哲

烈文哲/文

唐朝文化對日本産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那些來唐的遣唐使團,考察他們在唐朝的行為就能清晰知道當時的日本對唐朝到底有多崇拜了。

日本在前後共兩個半世紀的時間内,派出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三次未成行。

這些來唐的日本使團成員前後在唐朝進行了廣泛的文化學習活動,主要是:搜集書籍、習業學法、廣泛交遊等活動。

日本被唐朝征服系列:當年日本對唐朝文化有多狂熱?

當時的日本朝廷對來唐學習十分重視,這從遣唐使團成員的文化水準就可以看出來。

彼時來唐的日本人都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

除了從事專業學習工作的留學生留學僧,遣唐使團的正式外交成員也多是通曉經史、長于文藝的日本文化高層,有的還是當時日本名冠全國的高士。

不僅如此,即使使團中從事服務的人員也有許多是有一技之長者或者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文人。

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栗田家繼,他作為遣唐大使的侍從,能把唐朝著名大畫家韓幹的畫作臨摹到“容貌衣服無一虧缪”,“一依韓幹之樣”的水準,可見其繪畫水準。

遣唐使團來唐的學習内容主要是:

一、搜集書籍

彼時的來唐日本人無論身份幾何,基本上都會帶走一些書籍,而且專事學習的留學生和留學僧帶回的數量驚人。

比如,留學生吉備真備歸國時帶走了《唐禮》一百三十卷、《大衍曆經》一卷、《大衍曆立成》十二卷、《樂書要錄》十卷、《東觀漢記》等。

日本被唐朝征服系列:當年日本對唐朝文化有多狂熱?

這種帶書的行為受到當時孝德天皇的贊賞。是以,帶書回日的行為并不鮮見。

平安時代來唐的園仁、園珍等帶回數百卷書籍,其中包含了佛教經典、儒家名著、史書文集等。

而這些書籍多是自己抄寫、雇人抄寫、唐人贈送或出資購買的。

其中僧人帶回的典籍多是抄寫的。

在平安時代,來唐成名的宗睿就曾從公元865年的六月至十月在西明寺抄寫書籍;

園仁在嵩山院處抄寫經書;

園珍在長安逗留期間也借抄過青龍寺法全的《大儀軌》。

雇人抄寫也是收集書籍的主要手段。

空海在青龍寺學習佛法期間,也曾雇傭二十多個專門從事抄寫經書的書生為其抄寫金剛頂等最上乘密藏經;

僧最澄所帶回的四百六十卷經典也是雇人抄的。

日本被唐朝征服系列:當年日本對唐朝文化有多狂熱?

對于贈書,有官方的和民間的。

武則天曾經“因國信歸寄送經律論等”給日本;

第十次遣唐副使向唐朝廷申請帶回老子的經典得到了唐朝的允許;

道昭回國時他的師父玄奘大師贈送了他佛舍利、經論、法具等。

越州開元寺也曾贈送《法華玄義》、《妙樂剡記水》給園珍,之後也獲得了青龍寺贈送的《大日經義釋》。

對于購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舊唐書》中記載的:日本、暹羅使者每來中國,總要以重金購買張鷟(盛唐時期非常著名的大文人)之文。

這導緻了張鷟作品一時間即使在日本也是洛陽紙貴。

與張鷟作品類似的還有白居易的詩,後者對日本的影響不亞于前者。

他們的作品都對奈良、平安時代的文學風格産生了巨大影響。

二、習業學法

來唐習業學法的主體是留學生、留學僧,其中最能展現他們對唐文化熱愛程度的就是他們的學習成果。

這些人的學習得到唐朝廷的大力支援,能夠進入國子監學習,學成之後有許多人也是“播名唐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晁衡(阿倍仲麻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當時的唐朝廷擢升為官。

其先後任過左春坊司經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阙、儀王友、******、鎮南都護、安南節度使等。

日本被唐朝征服系列:當年日本對唐朝文化有多狂熱?

吉備真備在唐學成文武藝之後,成為入唐歸國者中官職最高的人,他在唐朝主要學習經史子集、法律、軍事、天文、音樂等,而且都略有所成。

還有一個應該提一下的人——大和長岡,他在唐朝主要學習法律,歸國後成為日本法律權威,在把唐律移植到日本方面貢獻巨大。

總之,這些專門學習的使團成員對唐文化學習得不僅精深,而且廣泛細微。

連唐玄宗把孔子封為文宣王,他們也把此事告知天皇,請求把國内孔子谥号改為文宣王。

三、廣泛交遊

遣唐使團在唐學習期間,大多與彼時的唐朝官吏、文人、僧侶有所往來,而且留下了許多唱和的詩篇。

其中,最高層次的和詩就屬第十一次遣唐使藤原青河和唐玄宗的交往;

還有盛唐詩人劉長卿、徐凝都曾贈詩與日本使節。

日本被唐朝征服系列:當年日本對唐朝文化有多狂熱?

這其中的許多人的交往,在日本使節歸國後也未曾斷絕。

園珍于858年,曾托唐朝商人詹四郎(景全)帶書信、禮物(四斤水銀)給開元寺僧人常雅等人,常雅還熱情回複了園珍。

結語

總之,遣唐使來唐的學習是十分成功的,即使是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唐文化因子并不鮮見。

通過梳理唐朝時遣唐使在唐的文化學習活動,我們可以看到當年日本對唐朝到底有多崇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