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作者:湖州釋出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你們臉上布滿勒痕,這是治愈的力量,向你們緻敬,白衣天使們!向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緻敬……”一個大大的愛心,張着一雙大大的翅膀,略顯稚嫩的筆迹卻滿含深情,這是上海臨港方艙醫院裡,兩名11歲和一名13歲小患者一起,送給浙江醫療隊三隊的畫,裡面是他們對日夜守護着他們的醫護人員的深深感激。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除了勒痕,還有汗水,有些隊員臉上甚至都破皮了。”記者聯系上浙江醫療隊三隊湖州分隊領隊、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邢時通時,是在昨天淩晨時分。他剛結束一天的忙碌,回到房間。他說,最近天氣熱起來,穿着防護服就顯得更加悶熱,直流汗。汗水流進眼睛裡,眼睛辣辣的,又不能擦,隻能用力閉眼把汗水擠出來。透過防護面罩,小朋友們看到後就特别心疼,是以幾個人就一起畫了這幅畫,還折了愛心,“說是感謝我們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一邊是汗流浃背,一邊是穿着防護服又不能喝水,“有些嗓子都啞了,但大家都沒吭一聲,繼續堅持着。我們的隊員真的都是好樣的,無論是黨員還是非黨員都特别棒!” 邢時通感慨地說。

“不過,看到畫時,還是有點‘破防’了,心裡暖暖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邢時通說,這些天的共同守“滬”,他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獲了諸多感動。他們住的酒店員工,也專門用一塊大黑闆為他們畫了一副“加油畫”放在他們進出的過道,每天為他們打氣,送上祝福和感謝。

執子之手,與子同袍。“希望大家的共同努力,讓上海早點好起來,盡快恢複往日繁華。”邢時通說。

兩封手寫信,寫不盡綿綿感謝情

4月8日是隔離點志願者吳喬波在崗服務的最後一天,在這個臨别的日子,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禮物——一封來自隔離人員的手寫信。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特别感謝房号2505的網格員吳喬波先生,辛苦啦!感謝你這麼多天聽我唠叨,謝謝幫我去拿家人送來的東西……”真摯的感謝寫滿了整整一頁紙。沒有華麗的文字,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樸實的感人細節。

這封感謝信來自一位名叫俞青青的“90後”女孩。三月下旬,剛從湖南長沙回湖州的她,突然接到了社群的隔離通知,被安排在了吳喬波所在的隔離點。“剛開始去的時候非常忐忑,沒想到遇到了一個‘暖心小哥哥’。”俞青青說。

據了解,這并不是吳喬波收到的第一封感謝信,就在兩周前,一位75歲的隔離人員周奶奶也在離開時也為他留下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我記得很清楚,周奶奶來的那天正好湖州降溫,還下着小雨。當時天已經黑了,她帶着自己的大包、小包從車上下來。”吳喬波說,看着周奶奶孤身一人來到隔離點,心裡有些難受,他就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跟周奶奶溝通時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

在送周奶奶上樓後,吳喬波很快就收到了她的“求助電話”。“我年紀大了,眼睛不好,門牌号也看不清,隻能打電話求助。”周奶奶告訴記者,“小夥子很耐心的,陪着我一個一個找房間,找到後又告訴我怎麼刷卡、開門、開燈。”

指導持續了近20分鐘,周奶奶心中的不安和焦慮也在這20分鐘的時間裡逐漸消散。“我第一次隔離,也是第一次一個人住酒店,心裡有些害怕的。”周奶奶說,“幸好遇到了這麼認真負責又耐心的從業人員。”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從一日三餐到身體情況到心裡狀态,吳喬波對隔離人員的關心事無巨細。“不隻是我,隔離點的每一位從業人員都非常耐心和負責。”他說。

每天,都有隔離人員安全離開隔離點,而吳喬波和夥伴們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他說:“從我主動加入到隔離點隊伍中時,我就把隔離人員當成了我的家人,為家人服務,我很開心,如果有需要,我還會再來。”

來源: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

融媒體記者:忻媛、李娟

編輯:梅菁晶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防控提示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
“你們臉上布滿的勒痕,是治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