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在發聲|地方财政部門:五方面推動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

作者:中國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将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把農業農村工作擺在更加重要地位。脫貧之餘,如今鄉村振興是當下黨在新時代的新挑戰,任務艱巨、道阻且長。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加以研究完善:

政在發聲|地方财政部門:五方面推動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

一是盲目跟風,急于求成。鄉村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項持久戰,少部分地方急于求成,單純效仿跟風,缺乏統籌規劃全域的鄉村振興工作。如在鄉村旅遊開發方面普遍存在同質化、無序化開發等現象,多是休閑度假、體驗農家樂、田園采摘和兒童遊樂項目等,導緻遊客體驗缺乏新鮮感,吸引力不強。每個村莊都有其獨特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是以鄉村振興工作還需一線工作者結合村莊實際,科學規劃,創新模式。

二是片面追求規模化。部分地方片面追求擴大鄉村産業規模,加劇了鄉村産業的同質競争和産能過剩問題。随着産業規模擴張和數量增長,許多鄉村産業包括特色農業大而不強的問題迅速凸顯。片面追求産業規模的擴張,還導緻農産品總體品質下降、競争力弱化,“劣币驅逐良币”,部分優質産品受劣質産品影響,導緻聲譽和口碑下降。

三是鄉村人才短缺。鄉村振興,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快速發展,許多村莊出現“老齡化”、“空心化”。雖然大學生村官、駐村幹部以及駐村第一書記等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鄉村人才不足問題,但是這些人才有一部分進入鄉村的最終目标是為了離開鄉村。再者鄉村教育資源匮乏,人才引進機制不健全、激勵政策吸引力不夠,即便是一些條件比較好的村莊也無法留住年輕人,人才持續外流導緻鄉村發展人力資源難以保障。

目前城市通過落戶、住房、财政、公共服務等多種方式吸引人才,但如何吸引人才下鄉仍然沒有太多具體措施。一些政策更多聚焦于吸引人才返鄉,而非人才下鄉,進而限制了人才的範圍。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改變鄉村人才向城市單向流動的趨勢是重中之重。

四是鄉村發展資金不足。從參與主體看,目前還是以政府部門為主,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資源作為打赢脫貧攻堅戰的主要依托。如今的鄉村振興範圍更廣,尤其是産業振興,龐大的資金需求很難通過财政資金來滿足,需要社會資本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但農業領域非社會資本首選,投資顧慮較多。一是社會資本投入需要土地支援,但衆多要素不清晰,如存在用地名額是否有餘、土地規劃是否更新、土地性質是否明确等問題;二是農村産業同質化較高、農業投資回報周期長、風險較高及易受政策影響。是以如何鼓勵其他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源的進入是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拓展鄉村振興的高品質發展道路。

一是優化布局,打造精品。優化産業布局,緊貼群衆需求,精準施策,帶動農民增産增收。充分利用各個村莊資源禀賦特點,以“一村一品一業”為前提,進一步明确村莊的産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通過梳理規劃,引導村莊向差異化的産業發展方向轉化。此外還應重視綠色發展,推廣科學使用農藥、推進化肥零增長減量化、推進綠色生産示範基地建設等,加強對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使得農産品品質讓人放心。精準招商,引入優質龍頭企業,加大對重點農業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企業引導,加快農業規模化和标準化,帶動農戶實作農業生産銷售産業化轉型更新。

二是完善設施,提升環境。加快農村道路建設,推進自來水進村入戶工作,加快實施老舊管網改造,有效解決鄉村用水難問題。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實施農村“廁所革命”、農村垃圾治理行動、農村污水治理行動、農房整治行動、村容村貌提升行動等“一革命四行動”,全面提升鄉村環境,打造美麗鄉村。城鄉融合,關鍵是農村建設品質的提升,隻有從“一家美”到“全村美”,才更有利于人才下鄉返鄉。

三是盤活存量,合理規劃。受生态環境保護、耕地保護及各種建設用地名額的制約,鄉村振興的建設用地短期内難以突破。與此同時,随着農村空心化問題日益嚴重,很多村莊存在大量的閑置宅基地,這些房屋因為長期沒有人居住,有的已經成為危房,有的因為早期缺乏有序規劃,影響村中公用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等,村莊新舊房屋混雜,極大影響了村莊整體環境的提升。是以可優先考慮如何盤活村莊中的資源存量,尤其是閑置的宅基地資源、産權清晰的集體建設用地等,探索多村聯編模式,打破行政村界限,統籌區域内各村布局,凸顯各自的發展重點和特色,實作空間上的錯位發展,形成合力。

四是有序引導,多元投入。加大支援力度,出台更加具體的扶持措施,通過财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打造合作平台,讓社會資本在農村“大顯身手”,讓金融資本“下得去”村莊、普惠到農戶,進而讓農戶願意将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鄉村振興建設中來,調動各方力量,破解鄉村資金不足的困境。

五是文化振興,鑄魂凝神。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打破傳統鄉村單一農業生産的功能,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賦予農産品以鄉村文化内涵,提高農産品文化品位。對具有鮮明區域特點鄉村文化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對特色鄉村建築及文物保護修繕,讓鄉愁有“歸處”,如廈門可以傳承閩南文化為重點,打造僑鄉文化等,以此推動鄉村文化繁榮興盛,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道德滋養。

來源:财政部網站

原标題:财政部廈門監管局:關于新時期鄉村振興工作的思考、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