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赫在平昌為啥任命她當委員?張虹解釋了5個“剛剛好”

作者:Beiqing.com
巴赫在平昌為啥任命她當委員?張虹解釋了5個“剛剛好”

張虹在平昌冬奧會留影。張虹供圖

2014年2月13日,索契冬奧會,張虹以1分14秒02的成績奪得女子速度滑冰1000米冠軍,實作了中國該項目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4年之後轉戰平昌,她雖然沒能站上領獎台,但依然華麗轉身,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日前,張虹在自己的微信公衆号“張虹 IOC MEMBER”上撰文講述了征戰平昌的心路曆程,以及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内幕”。

以下為張虹自述文章(略有删改):

曆經了一年多的身心挑戰,每天面對各種治療儀器、冰袋、針灸、肌貼;對隊醫、康複師的抱怨,對自己的不滿,每天早上起床對膝蓋的期待,所有的疼痛、恐懼、糾結、在來到平昌的這一刻忽然釋然了。那種針紮到骨頭縫裡的疼,似乎沒有了感覺;那種每天起床第一時間看膝蓋消沒消腫的擔憂也沒那麼刻意了;那種下樓梯都不能承受,卻每周要做220公斤力量的負荷,也可以暫告一段落了。

我的第二屆冬奧會如期而至,和索契相同的是,我依然拿到了速度滑冰女子500米和1000米的兩項冬奧資格,不同的是,這次少了份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信和對終點的專注。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賽程是2月9日到25日,1000米和500米的比賽分别在2月14日和2月18日進行。

1000米比賽我與波蘭的選手被分在第11組,外道。盡管我努力調整賽前狀态,做着和4年前一樣的準備流程,可無論從心理還是身體上,已經感覺不到那個曾經心無雜念、孤注一擲的自己。我無法控制膝蓋對我的影響,它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随時可能爆發,我也不再擁有團隊給予我内心的力量和鼓勵。站上起跑線,最大的期待是膝蓋可以完成比賽,外道起跑是我的緻命弱點,況且我隻能用一條腿發力,大彎道是否可以加得上速度,這些問題已經來不及去考慮。

發令槍響,我和波蘭的選手一起沖了出去,我把這場比賽當作最後的戰役,沒有退路隻能往前沖。起跑加上兩個大彎道,一圈過後的換道區我明顯感覺同組對手超過我一點點。此刻,膝蓋的痛已經被抛到腦後,想赢的欲望填滿了我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我拼命地在小彎道加速,這是我追上她的唯一機會。最後一個換道區,還有200米,我咬着牙,大口大口喘着氣,可就在進入最後一個彎道之前,突然,我的膝蓋打了軟,冰刀蹬空。此時我已經接近力竭,我下意識告訴自己,不能摔,所有中國觀衆在現場和電視機前看着我,這是我的冰場,這是我的冬奧會。一股力量使我硬是把蹬空的右腿拽了回來,然而,這個失誤也讓我感覺到對手就在我身後,我聽見她的呼吸聲離我越來越近。我沒有猶豫繼續用力擺臂、蹬着冰、出彎道,最後50米我用餘光看到她就在我側邊。

巴赫在平昌為啥任命她當委員?張虹解釋了5個“剛剛好”

張虹在平昌冬奧會賽場。張虹供圖

“認輸”這個詞在我意識裡就沒有存在過,我感覺到自己的動作在變形,我的腿已經絲毫沒有力氣再繼續蹬冰,隻能盡量加快節奏保持速度,最後5米,我終于在她前面沖過了終點線,1分15秒67, 她1分15秒77。這個成績比索契的時候整整慢了1.5秒,但我内心很知足,非常知足,因為我用盡了所有力氣去完成這場比賽。

我在場地裡一直看到最後幾組的選手滑完,最終由荷蘭選手莫斯摘得了冠軍。依然是那12000平方米的速滑館,依然是座無虛席的觀衆,可惜此刻的歡呼并不是為我。我站在場地中間長歎了一口氣,不知道是不是眼淚模糊了視線,這一年的自己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疼痛,這一切終于結束了!平複心情來到了采訪區,看到央視的老朋友莉姐,她見證了我十年的速滑曆程,從第一次全國冠軍、第一次亞洲冠軍到索契的首金時刻,她始終如一的笑容帶給我莫大的安慰。我當時說:“我今天的表現對得起23年的運動生涯,唯一對不起的是數億觀衆朋友們對我的期待!”

接下來2月18日的500米比賽我最終排在第15名。然而我的平昌奧運之旅還沒有結束——那就是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的選舉。按照國際奧委會章程,候選人必須是本屆或者是上一屆參加冬奧的選手,由國家(或地區)奧委會推選再由國際奧委會執委篩選通過進入候選階段,自冬奧會開賽到結束的倒數3天為投票階段,新的委員将由所有本屆參賽的運動員投票産生。這一屆冬奧會有6位候選人,最終投票排名前兩位的人當選。2月23日公布結果之前,我心裡的忐忑遠遠超過了比賽,因為比賽結果可以預測,但投票是未知的。從參賽隊伍的情況分析,我們并不占優勢,中國代表團有82名運動員,而挪威、加拿大這些代表團有200多人。當公布答案時,結果如同我的膝蓋一樣沒有奇迹,我的票數是并列第三名,因為第一和第三名的選手來自同一個項目,而當選的委員必須來自不同的項目,雖然票數上并沒有太大差别,但最終我還是落選了。

當時,我聽到了很多負面的聲音,說我沒有做好中國運動員的交接棒。來到平昌,忍着膝蓋的傷痛,承擔着極大的壓力,我一個人默默承受。我隻是一名運動員,用了自己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從索契走到平昌,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結束運動生涯嗎?我深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巴赫在平昌為啥任命她當委員?張虹解釋了5個“剛剛好”

在平昌,張虹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運動員委員會委員。張虹供圖

兩天後,2018年2月25日,我被邀請參加國際奧委會閉幕全會。我坐在台下,看着曾經有一面之緣的巴赫主席,不知道他是否記得2015年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北京申冬奧成功時我與他握手慶祝的那一刻。我戴着翻譯器,聽他主持會議,緊張地期待着即将發生的時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有15個名額,12位為投票制,3位為主席任命制,委員八年為一次任期。按冬夏奧運的比例,每一屆冬奧會有兩名到任、兩名當選,夏季奧運則會是四名。主席會根據保持項目,性别,五大洲的平等來任命委員。

也許是經曆了太多的不如意,當時剛剛好有提名名額、剛剛好我的投票并列第三、剛剛好中國将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剛剛好中國在國際體育組織的地位日益強大、剛剛好速度滑冰從來沒有人當選過委員。巴赫主席把任命委員的名額給了我,這一刻的幸運背後積澱了太多故事,我手握奧林匹克會旗,莊嚴地宣誓,激動又感恩。那一天,我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運動員委員會委員,開啟了另一條奧林匹克旅程,我終于沒有辜負祖國對我的培養和期待。

7歲選擇冰雪運動、12歲成為一名專業短道速滑運動員、20歲轉項速度滑冰、26歲獲得中國速度滑冰冬奧首金、30歲在國際奧委會任職。感謝父母鼓勵我選擇了體育生涯,感恩奧林匹克改變了我的人生,我願用一生為去追随我熱愛的奧林匹克運動。

2018年2月18日,我不想說,但是還是要說“再見”。再見,我最愛的速度滑冰、最愛的冰場、最愛的隊友、對手們。23年來的一切都要告一段落了,但也許,也許我們還會再見。

□張虹(奧運冠軍、國際奧委會委員)

原文載于微信公衆号“張虹 IOC MEMBER”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吳興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