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任總理伊姆蘭•汗遭罷免“高通脹+政治動蕩”的巴基斯坦恐再陷彷徨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胡慧茵 報道 巴基斯坦國會針對總理伊姆蘭·汗不信任動議的投票結果牽動着各方的神經。

當地時間4月10日,巴基斯坦國民議會(議會下院)通過針對總理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動議。伊姆蘭·汗成為巴基斯坦曆史上首位遭國民議會罷免的總理。在巴國民議會舉行的投票中,由反對黨聯盟提出的不信任動議獲得174票贊成,超過議會半數議席172票最終獲得通過。

反對黨領袖夏巴茲·謝裡夫(Shehbaz Sharif)被視為新總理熱門人選,現年70歲的夏巴茲是曾經三度出任巴總理的納瓦茲·謝裡夫(Nawaz Sharif)的弟弟。

在反對派發起的不信任投票前夕,伊姆蘭·汗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指責反對派正尋求建立一個“進口政府”。他表示,即使自己被投票罷免,也會繼續與幹涉巴基斯坦内政的外國勢力抗争到底。他還呼籲群眾要站出來反對外國幹涉。

對于巴基斯坦提前舉行大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6日表示,中方一向奉行不幹涉他國内政原則,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曆史一再證明,無論國際風雲和各自國内形勢如何變化,中巴關系始終牢不可破,堅如磐石。

從“反腐先鋒”到首位被罷免的總理

反對派能在對現任總理伊姆蘭·汗的不信任投票中取得成功,可以說是在外界的意料之中。這一結果,也表明了伊姆蘭·汗目前的艱難處境。

在成為總理之前,伊姆蘭·汗曾是一名闆球職業運動員。1992年,他曾因為率領巴基斯坦國家闆球隊赢得世界杯冠軍而被視為巴基斯坦的“民族英雄”。退役之後,伊姆蘭·汗轉向政壇,在1996年成立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并在2018年走上政壇最高處——成為巴基斯坦新一任總理。

上任之初,伊姆蘭·汗打出反腐敗的旗号,并承諾會解決任人唯親的問題。

在擔任總理期間,“推動民生”也是伊姆蘭·汗施政的關鍵詞。除了2019年提出覆寫全國的福利社會建設,在疫情期間,伊姆蘭·汗還提出1200億盧比的救濟方案。然而,他始終未能改變巴基斯坦通脹率高企、債務水準不斷提高的現狀,群眾的不滿日益加劇。也因為此,他被反對派指控未能重振受疫情重創的經濟,也未履行使政府更加透明和負責任的承諾。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認為,在伊姆蘭·汗執政的幾年裡,其目标很難說達到。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2018年上台以來,伊姆蘭·汗以民生為中心來推動經濟的發展,實際上所采取的很多舉措是不接地氣的,部分舉措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但同時他也向記者表示,引起此次政治危機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巴基斯坦國内的黨派鬥争。

自上台以來,伊姆蘭·汗就持續對反對派進行打壓。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王世達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巴反對派表現出空前的團結,“伊姆蘭·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事實上,持續多年的聯合政府執政也埋下不安定因素。據了解,伊姆蘭·汗所上司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在2018年的大選中赢得多數席位,但是該政黨并未獲得壓倒性多數的選票,是以必須組建聯合政府。

早前,繼執政聯盟成員俾路支省人民黨(BAP)之後,另一個執政聯盟成員之一巴基斯坦統一民族運動黨(MQM-P)也表示會支援反對派的不信任動議。對于執政聯盟成員的相繼“倒戈”,王世達向記者表示,這很有可能是反對派給他們更大的政治承諾或政治份額。

據悉,巴基斯坦國民議會共342席,憲法規定,最終通過不信任投票需要半數以上、即至少172名議員的支援。在說服與政府結盟的幾個小黨派“倒戈”後,反對派當時就聲稱他們已有足夠的票數罷免總理伊姆蘭·汗。

通脹創新高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巴基斯坦目前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眼下,巴正面臨着日益嚴峻的通脹形勢。

4月7日,巴基斯坦央行決定加息250個基點至12.25%。記者查詢巴基斯坦央行資料發現,這是繼去年11月以來該央行的第三次加息。對于此次加息,巴基斯坦央行在聲明中表示,自上次貨币政策會議以來,通貨膨脹的前景已經惡化,外部穩定的風險也在增加。該行預測,2022财年巴基斯坦國内的平均通脹率為11%,略高于此前政府所設定的8%的目标。

就目前來看,巴基斯坦通脹率在南亞地區中僅次于斯裡蘭卡,位居該地區第二。根據巴基斯坦統計局的資料顯示,3月巴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7%。蓋洛普巴基斯坦民意調查顯示,約64%的受訪者認為通脹是該國最大的問題。

高企的通脹主要表現在食品和能源的價格飙漲,導緻巴基斯坦群眾的生活水準有所惡化。另一方面,更讓人擔憂的是,巴基斯坦的出口量卻沒有随着進口量同比增長。據巴基斯坦統計局資料,2021-2022财年前7個月,該國貿易逆差達288.72億美元,較上财年同期的150.02億美元增長92.45%。

王世達向記者表示,巴基斯坦國内高通脹的問題在于其出口創彙能力較差,“巴基斯坦的工業基礎薄弱,就連基本的工業産品都依賴進口,導緻其經常項目的赤字比較大。”目前,巴基斯坦盧比兌美元持續貶值。截至4月8日,巴基斯坦盧比仍處于低位,為1美元兌184.5盧比。如此一來,巴基斯坦的外匯存底恐怕會進一步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的經濟結構面臨挑戰。據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研究院資料顯示,2020财年,巴基斯坦國民經濟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GDP占比分别為19%、19%和62%。對此,劉宗義向記者表示,巴基斯坦過早出現了去工業化的狀态,其服務業比例遠超第一、第二産業,凸顯其經濟結構的不平衡。

據巴基斯坦國家銀行資料,截至2021年6月30日,巴基斯坦外債總額為1221.99億美元,同比增加91.86億美元,增長8%,創曆史新高。“疫情的暴發讓巴基斯坦的經濟受到較大的影響。通脹飙升、國際油價上漲等都嚴重影響民生。”他認為,這也是導緻伊姆蘭·汗政治形勢不利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劉宗義也進一步分析稱,目前巴基斯坦高通脹、高負債還受到部分大型經濟體政策的影響,這些影響并非換總理就可以解決的,政府所采取的經濟政策隻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和的作用,并不能真正解決巴基斯坦的經濟問題。

巴基斯坦經濟增長乏力,今年2月,該國向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貸款10.5億美元,由此遭到了多方批評。反對派指責伊姆蘭·汗政府沒能帶領巴基斯坦經濟走上增長軌道,反而向IMF“出賣巴基斯坦主權”。

“巴基斯坦的國内政治鬥争、地方派系鬥争已經成為常态。長期的政治不穩定,導緻巴基斯坦的經濟政策難以實作,造成國家動蕩。”劉宗義向記者表示,就目前來看,夏巴茲·謝裡夫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任的總理人選。他認為,由于夏巴茲·謝裡夫家族的背景,他在經濟治理方面經驗可能會更加豐富。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