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數周的政治動蕩和幾天的憲法混亂,4月10日淩晨1時,巴基斯坦國民議會(議會下院)通過針對總理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動議。執政3年零7個月後,伊姆蘭·汗的總理任期戛然而止,他也成為巴基斯坦曆史上首位遭國民議會罷免的政府首腦。
人們不免要問,這對巴基斯坦和世界其他國家,特别是中國意味着什麼?
一波三折
4月9日上午,巴基斯坦國民議會召開會議,準備就反對黨聯盟針對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動議進行投票。但執政黨議員通過發表冗長演講等方式,試圖拖延、推遲上述議程。
直到午夜時分,曆經多次休會,在國民議會正副議長辭職、執政聯盟議員離場的情況下,投票終于開始。投票結果顯示,在國民議會342名議員中,不信任動議獲得174票贊成,超過法定要求的半數以上(172票),總理伊姆蘭·汗遭免職。
結果公布,反對黨議員歡呼雀躍。現政府成員難掩沮喪,感慨“這是巴基斯坦悲傷的一天”“劫掠者歸來,好人被打發回家”。
事實上,這場信任表決已比原計劃晚了好幾天。圍繞總理去留,過去兩周,朝野雙方的議會“拉鋸戰”一波三折。
3月28日,反對黨聯盟以“經濟社會治理能力不佳”為由,正式向國民議會提出總理不信任動議。但4月3日,國民議會副議長蘇裡以“可能違憲”為由,否決該項動議。随後,巴基斯坦總統準許總理建議,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大選。
然而7日,劇情再次反轉。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國民議會副議長否決不信任動議的決定違憲,予以廢止;要求國民議會議長在9日10時30分前召集國民議會開會,就不信任動議進行表決。
雙重制實
不信任動議通過後不久,現年69歲的伊姆蘭·汗離開了總理府,前往私人住所。這位前闆球明星的總理生涯也告一段落。
從2018年7月帶領正義運動黨在大選中大放異彩,到如今黯然離開,不到四年時間裡,鮮明對比讓人唏噓。輿論認為,伊姆蘭·汗的政治挫敗植根于雙重制實。
一是,經濟困境。
過去幾年,巴基斯坦持續出現兩位數通脹,引發群眾不滿。今年2月,随着反對派勢頭增強,總理宣布降低并固定國内燃料價格和電價。然而,在全球油價上漲背景下,上述舉措進一步加大巴長期财政赤字和國際收支壓力。過去一周,盧比兌美元匯率跌至曆史低位,巴央行被迫宣布大幅加息。
分析人士稱,巴基斯坦面臨兩大經濟挑戰:高通脹和快速耗盡的外匯存底。兩者又形成惡性循環:由于外匯存底減少,貨币一直貶值,勢必引發更多通脹。這與前政府留下的爛攤子有關,也因新冠疫情而更趨惡化。面對輿論壓力,政府一直在救火,但并未進行改革。
其次,軍隊态度。
衆所周知,軍隊的态度在巴基斯坦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反對派稱,軍隊曾幫助伊姆蘭·汗赢得2018年大選;但最近,圍繞一長串關鍵任命和政策決定,總理似乎失去前者支援。
據軍方人士透露,總理糟糕的政治和經濟管理,拖累軍方形象。此外,軍政關系緊張也與總理的執政風格有關。比如,去年10月,當伊姆蘭·汗拒絕陸軍總司令巴傑瓦将軍的三軍情報局局長提名時,軍政分歧進入公衆視野。又如,伊姆蘭·汗反對美國在巴境内的軍事行動,但軍方認為,巴方别無選擇。
有評論稱,當軍方擺出中立姿态後,總理在議會的支援便開始瓦解,離開隻是時間問題。這也是巴基斯坦曆任總理都無法擺脫的一條潛規則。
三大難題
在這個擁有2.2億人口的國家裡,總理提前下台不足為奇。據外媒統計,自1947年獨立以來,巴基斯坦共誕生29名總理,但沒有一人完成完整的5年任期(最長為4年零兩個月,最短僅為兩周),幾乎每人都曾與軍方發生過沖突。
不過,與諸位前任不同,伊姆蘭·汗成為巴基斯坦曆史上第一位、唯一一位通過憲法方式(不信任投票)被推翻的政府首腦。
“送走”伊姆蘭·汗,人們想知道,誰将成為接班人?
最新消息是,國民議會将于4月11日重新開會,選舉新總理。反對黨聯盟将組建聯合政府,反對黨領袖、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裡夫派)主席夏巴茲·謝裡夫已被提名為總理候選人。
盡管在巴基斯坦之外,夏巴茲·謝裡夫鮮為人知,但在巴基斯坦國内,這位現年70歲的謝裡夫家族成員以高效管理者的身份聞名遠近,行事風格直接大膽。
他是曾三次擔任巴基斯坦總理的納瓦茲·謝裡夫的弟弟。分析人士說,與納瓦茲不同,夏巴茲與巴基斯坦軍方關系很友好。一旦成為巴基斯坦第23任總理,他可能不會以完全獨立的方式行事,而是會與其他反對黨及其兄弟制定集體議程。
外界關注,新任總理将如何解決困擾前任政府的難題:經濟表現不佳、恐怖襲擊不斷、與前盟友關系不穩。
首先,沉重的債務、飙升的通脹和疲軟的貨币互相疊加,使得巴基斯坦過去三年增長停滞,複蘇曙光暗淡。“我們沒有任何方向。”巴基斯坦發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納迪姆·烏爾哈克說,需要徹底的政策改革來扭轉經濟局面。
其次,近半年安全形勢呈惡化趨勢。随着去年塔利班政權上台,阿富汗國内安全形勢有所好轉,但外溢效應顯現,巴基斯坦首當其沖。外國在巴基斯坦的投資建設和人員安全受到威脅。新政府上台後,改善安全形勢迫在眉睫。
再者,與美國的關系有待修複。伊姆蘭·汗指責不信任動議背後有美國勢力幹涉。美國對此予以否認。巴政治分析人士稱,伊姆蘭·汗在俄羅斯發起特别軍事行動當天訪俄,激怒了美國。下屆政府将不得不努力修補與這位關鍵武器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努力消除損害。
四組關系
有評論稱,在舉行下次大選前,巴基斯坦将處于一段政治動蕩期,對外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不可避免将受影響。
外媒發問,位于阿富汗、中國和印度之間,占據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巴基斯坦的政治動蕩對世界意味着什麼?
展望巴基斯坦下一階段的外交政策,輿論認為,幾組重點關系值得關注。
一是阿富汗方向,有評論稱,近年來,巴軍事情報機構和塔利班之間的關系有所松動。塔利班重新掌權後,與巴基斯坦軍方之間的緊張關系有所更新。巴方擔心阿富汗暴力活動蔓延,希望塔利班采取更多行動打擊極端組織。此前,伊姆蘭·汗對塔利班态度較為溫和。巴基斯坦新政府的接觸姿态仍待觀察。
二是印度方向,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鄰國自1947年獨立以來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紛争不斷。2021年以來,由于停火協定的簽署,克什米爾邊界沿線緊張局勢持續降溫。但由于雙方缺乏互信,多年來一直沒有正式的外交談判。
印度政治評論員卡蘭·塔帕爾稱,巴基斯坦軍方可能會向新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其在克什米爾成功停火的基礎上繼續努力,争取取得更大進展。多年來,謝裡夫家族在對印度關系上一直持溫和立場。
三是美國方向,“我們還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進階助理羅賓·拉斐爾對巴基斯坦政局動蕩如此置評。俄烏沖突背景下,巴基斯坦顯然不是拜登政府的優先任務。
也有美國分析人士稱,由于巴基斯坦軍方仍在幕後操控外交和安全政策,政府更疊并不是主要問題。一來,美國真正關心的政策(比如阿富汗、印度和核武器)仍由軍方說了算;二來,就美巴關系而言,伊姆蘭·汗2月底訪俄是一場“災難”,新政府至少有助于修複兩國關系。
四是中國方向,伊姆蘭·汗一直贊賞中國在巴基斯坦和世界舞台上發揮的積極作用。過去幾年,中巴“一帶一路”合作進展順利。潛在繼任者夏巴茲·謝裡夫也是中巴合作的積極推動者,曾直接參與中巴經濟走廊相關項目協定的達成。
巴基斯坦多方人士認為,巴政局變動不會影響巴中關系,巴基斯坦曆屆政府重視巴中友誼,中巴經濟走廊等項目建設也将繼續開展。
巴最高法院律師卡迪爾·汗稱,希望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繼續建設,特别是瓜達爾項目。這對巴中雙方以及對整個地區都有好處。巴媒體人士納維德·古爾紮稱,巴政局變動不會影響中巴經濟走廊和兩國友誼,因為兩國有着共同利益,任何一屆政府都不能否認巴中友好關系,都希望與中國的關系日新月異。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檔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