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詩四首
一
沂蒙母親
文/李翠儒
站着是一座山
躺下是一條河
.
莊稼幹渴就把自己化作雨水
架橋打樁就把自己化作橋墩
一路忠誠 一路熱血
從不插金戴銀
日日一把木梳梳攏頭發
發生奇異變化 由涼變熱
那些她們經過的土地
河水濯足
素衣淨衫 說少做多
無心風花雪月
卻格外看重原野上蓬勃的青草
喂牛喂馬還當柴火
熬雞湯送給養傷的親人
把小戰士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一雙布鞋 放一雙鞋墊
密密麻麻的針腳
一針一線縫上的都是真心實意
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
樸實真誠的靈魂
和諧是餡 連心是皮
熱氣騰騰的大水餃
盛一碗先端給親人解放軍
支前擁軍的路一走到底
苗條的體格越來越偉岸
瘦小的身影越來越高大
是我們的祖國
是我們的母親
二
一個叫沂蒙山的地方
這裡的人們向前進
已經習慣了向着紅色的方向
習慣了被紅色感染
為紅色舍生取義
這裡的翅膀像小鳥的那樣
要用于飛翔
對于時間的概念
這裡的那些植物們消亡 生長
還是喜歡循着太陽升落的方向
一年一茬的麥苗
長得總是快于旁邊的雜草
等到麥子成熟收割
那些雜草呀
自個就已經絕望潦倒
這裡是一個叫沂蒙山的地方
山山水水都帶着沂蒙人的模樣
喜眉笑眼 健康壯實
愛國愛家 務實向上
這裡超過半數的人都知道
《蒙山高沂水長》
那些行走在小路上的成年人
常常一邊走着
一邊禁不住就放開嗓子唱
使勁唱出個響亮亮
軍民魚水情深
沂蒙山好地方
三
信仰和靈魂
縫在軍衣裡
做在軍鞋裡
綁在擔架上
埋在軍糧裡
碾在米裡 磨在面裡
燃燒在柴火上
熬在雞湯裡
舍生忘死救護傷員
是明德英的乳汁
一滴滴滲入生命垂危的戰士的心裡
不遺餘力撫養烈士遺孤
王換于創辦戰時事先串通的人所
一手撫養四十二名革命後代
全在風裡雨裡炮火連天裡
讓戰士們一個個從橋上飛快踏過
是她們用柔軟的肩膀架起的橋
在水流滾滾的大河裡
在一腔腔沸騰的熱血裡
在一個個鮮活昂揚的生命裡
……
她們或是民兵爆破英雄
或是智闖虎穴
或是毀家纾難
或是送夫支前
或是送子參軍
或是做永遠的新娘
或是一生擁軍
她們的言行
就是她們的信仰和靈魂
她們平凡
像蒙山一塊塊壘牆蓋屋的石頭
她們偉大
用大義大愛培育出魚水情義
精神大樹
根深紮在沂蒙大地
葉長青在一代代沂蒙人民的心裡
四
悼念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生
您沒有離開
您隻是有些累了
是稻秧把您纏得太緊
您像一株稻子
稻穗已經把您壓彎了腰
您要去天上休息一會兒
然後 您一定還會回到大地
離開一會兒就會想念
您舍不得稻子
您是大地之子
生來就和泥土親近
埋頭田間
一生的心血都撒播在大地
泥土裡長出的莊稼還有鮮花野草都是您的親人
您卻對鮮花視而不見
對蛙鼓聽而不聞
您隻專注稻子 惦念稻子
其實是專注大家的溫飽
惦念大家每天有沒有吃飽飯
您的身影永遠在稻田閃現
我們向大地深深鞠躬
喊一聲我們永遠的“雜交水稻之父”
消除饑餓
努力去實作您生前
心心念念的禾下乘涼夢
才是我們對您最深最真切的懷念
【作者簡介】李翠儒(女),山東費縣人,出版文學作品《交給太陽》,《走回大地》等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