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停止内耗,從三次放下開始

放下執念

一個人停止内耗,從三次放下開始

有個發生在寺院裡的小故事:

寺院裡有兩株栀子花,每到盛開之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然而,今年有一株栀子花隻開了一半,葉子也悄悄地開始泛黃,呈現出枯萎的迹象。

小和尚發現後,十分焦急。

師父卻安慰他說:“沒事的,可以救活,去拿一把剪刀過來。”

但是,小和尚一聽要拿剪刀,十分不情願,他不舍得剪掉它的枝桠。

見他執迷不悟,師父便和他解釋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開花的時候,需要足夠的營養,而多餘的枝條會吸收部分的營養。

這時候,如果不把多餘的枝條剪掉,過不了幾天,花就會因為營養跟不上而枯萎死掉。

師父彎下腰,撥弄着枝條,對小和尚說:“你看,這些都是多餘的,剪掉便是。”

果然,幾天後,泛黃的葉子又開始慢慢變綠,僅存的幾根枝條上,花朵也相繼綻放了。

人生諸多煩惱,追根溯源,不過“執念”二字。

很多時候,我們都像這個小和尚一樣,一味執着于眼前的得失,但往往卻失去了更多。

可見,執念是我們人生路上極為沉重的負擔,帶着它,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深覺疲憊,而放棄執念,于我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成熟。

學會放下執念,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放下敏感的情緒

一個人停止内耗,從三次放下開始

心理學家邁克講過一位患者的故事:

一天,霍爾臨睡前翻看朋友圈,發現同僚艾倫給共同的好友都點了贊,唯獨沒給自己點贊。

霍爾很失落,他聯想到自己工作業績平平,跟上司關系也一般,近期也沒有升遷希望。

他覺得不隻艾倫,好像同僚們都瞧不起自己。霍爾越想越難過,以至于整晚失眠。

第二天清早,送女兒去幼稚園。

經老師提醒,霍爾才想起,幼稚園今天搞活動,老師昨天發了通知要穿禮服,自己把這事給忘了。

回家換衣服已經來不及,女兒隻得被取消活動資格。

望着孤零零站在一邊的女兒,霍爾非常自責,覺得都是因為自己沒出息,家人才會受排擠。

别人随便一句不經意的話,都讓他陷入深深的自責和難過。

他開始失眠,頭發大把大把掉,人也變得憔悴。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對于心思敏感的人而言,别人一句簡單的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都可能牽動他的内心,左右他的情緒,影響他的心情。

人生的磨難很多,不必為每一件小事陷入内耗。

一個人最清醒的認知,是明白别人的言行,與自己無關。

平和心情,走出内耗,是人生強大的開始。

放下攀比心

一個人停止内耗,從三次放下開始

比較,是人的本能,但過度攀比,往往會比出嫉妒和不甘,害人害己。

人到中年,當初站在同一起點的朋友,生活也許有了天壤之别。

這種差距,不僅僅是努力和不努力的問題,而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不必羨慕,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

知乎上有個問題:怎樣才能放下攀比心?

有個回答特别好:少看别人,多看自己。

人生最大的競争對手其實是自己,每個階段,赢了自己才是王道。

楊绛先生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卸下心靈的包袱,做到不比較,反而容易聽見内心的聲音,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來源:洞見、十點讀書、蘇眉細細說、師父曰、人民論壇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