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祿口街15日由高風險區域調整為中危區。此前,自7月29日起,祿口街已調整為高風險區域。如何保障高危地區老百姓的生活?中國青年報、中慶網記者采訪了多位在高危地區工作的志願者。
1994年出生的黃永坤身穿厚厚的防護服和防護面具,感覺自己像個"戰士"。8月3日,他進入南京祿口街永興社群,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聯系。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會打電話給父母,說他很安全。
穿着防護服在悶熱的天氣裡四處走動,黃永坤感到很堅強。在一天結束的時候,他感覺到褲子裡出汗,"走路可以感覺到汗水流到腳底,一旦他脫下防護服就能流出一灘灘水。
黃永坤是南京江甯市友家青少年關愛服務中心的社會工作者。新冠肺炎爆發後,服務中心按下"暫停鍵"。8月1日,黃永坤在江甯盟區委官方微信公衆号上看到志願者招募文章,報案。作為"新南京人",他希望為這座城市做出貢獻。
像黃永坤這樣的志願者有73人深入祿口街。王阿婷,南京市委社會聯絡部成員,是志願者團隊的組長。"進入祿口街頭意味着志願服務和隔離至少一個月。在注冊時,王告訴志願者,他們一個月無法與朋友和家人見面。但令他驚訝的是,73名志願者中沒有一個人退縮。
近兩天來,徐州85後男孩闫景龍差點跑過祿口街群力社群兩棟樓,協助醫務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他是中科健康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營銷人員,當他在機關工作組看到志願者招聘公告時,他與與機關合作的妻子一起報告。
"祿口街是南京疫情的'前線',我想去那裡'打'!"讓顔敬龍沒想到,機關上司馮鵬是南京市青年團副團長,非常支援他近一個月的"缺勤","難跟我們,我們都支援你。"
7月30日,經過安全教育訓練後,他前往集團部隊社群"報告"。核酸檢測,物資配送,解決隔離居民的生活需求...于景龍身穿防護服,在大樓幾十層樓裡奔跑,"一天下來,特别熱,特别悶熱,像中暑一樣。
在工作中細心細緻,尹景龍還主動承擔起志願者的後勤工作,為首批51名志願者上街協調便餐、防護服、純淨水、水果等。
由于對中高風險地區的控制,純淨水已成為一種熱材料。脫下防護服的志願者迫切需要補充足夠的純淨水來減緩速度。作為"大管家",嚴景龍聯系機關後,公司立即送來了兩車物資。
王默軒,30歲,中國建設方程式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恒西項目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執行董事。目前,他已開展了13天的志願服務,主要負責祿口街道秦村社群海源區4棟352戶共555戶居民的疫情防控工作。
王墨軒把這裡的居民當成自己的家人。每隔一段時間,他和另外三名志願者就會挨家挨戶地運送物資,并詢問他們的需求。他發現一些老年居民急需治療糖尿病、心髒病等慢性病的藥物,于是拍照并記錄下自己的名字。在各方的協調下,區域内外的志願者互相聯系,區域外的志願者負責在各大醫院開車購買相關藥品,分發到祿口街外,再由區内的志願者将藥品送到居民手中。
在王墨軒負責的走廊裡,一位患有輕度老年癡呆症的奶奶每次見到他都會笑,給他塞滿水果、飲料,說:"小夥子,你得多注意休息,不要太累。"
在永興社群,黃永坤和15名志願者每天要牛奶、雞蛋、米飯、面條、油等生活物資,挨家挨戶地向每個居民親手。在他的印象中,每天都有無窮無盡的步伐。從建築物向下,中暑反應很常見。每天早上,黃永坤喝兩小瓶茴香正水,防止中暑。
讓黃永坤最感動的是,住在一樓的一戶人老爺爺會把扇子扇出門,讓他們冷靜下來。老人還從家裡拿出冰棍,背上放涼,以緩解熱量。
在每晚的志願服務結束時,志願者必須經曆一次小心翼翼的殺戮,然後才能傳回家中休息。每兩天,他們必須進行核酸測試。"我們必須保護自己,保護每個人。"黃永坤笑着說道。
南京市委書記陸偉說,疫情發生後,南京特派團組織了快速動員和快速動員。在短時間内,大批青年志願者深入到疫情的"前線"做志願者,他們放棄了小家庭,不怕辛苦,幫助高危地區的人們解決問題,幫助當地防控疫情,展現了南京青年的優秀精神。
溫/李超李潤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