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長期以來,美國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不僅是對俄羅斯,也屢屢對他國實施單邊制裁。美國的制裁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制造更多新的問題。實施全方位、無差别制裁,最終深受其害的是普通群眾。
早在20世紀90年代,海灣戰争後,美國長期對伊拉克實施制裁,導緻當地人民生活水準急劇下降,甚至有大量兒童因營養不良、缺醫少藥而死亡,然而對此,美國的回應十分冷漠。

根據美國财政部釋出的《2021年制裁評估報告》,截至2021财年,美國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計達到9400多項,比20年前增長了近10倍。
美國的制裁給許多國家的經濟造成嚴重沖擊,讓群眾生活日益困難。
據古巴政府統計,美國對古巴的60年經濟封鎖已緻古巴累計損失約1500億美元;新冠疫情暴發後,美國制裁更是導緻古巴難以從國際市場正常購買抗疫藥品和物資;2020年11月,美國還正式禁止通過西聯彙款公司向古巴彙款,對于很多依賴海外親戚僑彙資助的古巴人來說,相當于中斷了重要的生活來源。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并重新開機對伊朗的制裁。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分析估計,在伊朗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期,制裁對伊朗的影響持續存在,可能導緻多達1.3萬人是以死亡,許多患有其他疾病的人也因美國制裁而面臨“買藥難”的困境。
在阿富汗塔利班掌權後,美國政府當機了阿富汗中央銀行存在美國的近95億美元外彙資産,使飽受戰亂的阿富汗在重建道路上面臨資金匮乏的困境。美國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甚至預測稱,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對阿富汗實施的經濟制裁将導緻的平民死亡人數可能超過20年阿富汗戰争的總和。
在叙利亞,盡管境内戰事已經平息,但在美國的嚴酷制裁下,當地群眾想要重建家園困難重重。叙利亞經濟學家優素福表示,現在叙利亞的經濟形勢是災難性的,其國内生産總值約為戰前的2%,每年經濟呈現負增長,同時伴随叙利亞本地貨币的貶值,物價上漲了近千倍。
“‘制裁合衆國’濫用經濟脅迫”,美國《外交》雜志一語道破美國肆意制裁的本質。自诩為“人權衛士”的美國,實際上是全球人道主義災難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