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宋亞光

【申明】由于西方蘇美爾考古在先并已經強勢命名,是以關于漢字與楔形文字可能更密切的系列研究不得不借助于此“成果”。但如同《舊約》是希伯萊人的家譜之邏輯一樣,我們祖先于漢字、史籍以及家譜中所傳承和秘藏的上古曆史都是不折不扣的華夏遺産,而筆者的努力就是對這一真相的發現與證明。

百度:

①彭祖以長壽著稱。彭祖為姓,名铿,帝颛顼之玄孫,陸終之子。晉幹寶《搜神記》卷一稱“彭祖者,殷時大夫也。姓名铿,帝颛顼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曆夏而至商末,号七百歲”。因彭祖長壽,又因其擅長房中術,故後世房中著作多有借托之名者。

②彭祖又名篯铿,别名卅铿、箋铿、彭铿、彭翦。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前面說過伊拉克烏爾王陵中“普阿比Puabi墓”的主人即堯帝的妻子富宜(散宜),為丹朱的母親,舜帝的丈母娘,商鈞的外婆奶(見《20220304-夏朝新發現之五十九-普阿比Puabi王後》)。

而烏爾王陵确實是一個極其偉大的寶庫,不僅出土了舜帝(麥斯卡拉姆杜格Meskalamdug)的金頭盔(見《20220227-夏朝新發現之五十七-舜》),還讓筆者意外地發現了彭祖即烏爾國王商鈞的繼任者阿内帕達Aannepada(見上圖)。

下圖為朋友幫助提供的阿内帕達楔形文字名(烏爾王陵出土的“黃金匕首”)。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經阿内帕達Aannepada楔形文字名拆解組合比對,與漢字“彭祖(小篆)”比對,詳解見下圖。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彭祖名“铿”,大概是因為“彭祖長壽,擅長房中術”,有所謂“金槍不倒”之義吧。下圖為漢字“铿(小篆)”的比對。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至于彭祖的其它名字如篯铿、卅铿、箋铿、彭翦等均來自阿内帕達楔形文字名的不同拆解組合。下圖為漢字“篯、卅、箋、翦”小篆的比對。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20220409-夏朝新發現之七十四-彭祖

請永遠相信中國的上古曆史絕不是神話,隻是沉睡在兩河數千年。

【附說明】

蘇美爾王表類似于地方志和縣志,而中國上古史更接近于家族史,曆經起伏遷徙但綿延不絕。是以互參不僅能夠互證,而且更加有滋有味。

【附體會】

漢字很可能是由1至多個楔形文字(長條型延伸表達為主)重新回歸再組合成獨立、立體的新象形文字而來。同一個漢字甲、金、篆、繁存在着不同的筆畫或結構,應該是由于造字的古人對楔形文字的原型,在不同時代、不同視角、不同想象、不同取舍狀态下所造成的差異,而原型仍然是唯一的、統一的,猶如定海神針,發揮着規矩的作用。當然其中可能還與新舊楔形文字變化也有關連,譬如篆書的筆畫内涵就特别相似于新楔形文字(以至于懷疑統一文字的秦始皇手中必有整套模闆)。

另一個令人驚奇現象是同一個或一組楔形文字原型還可以不同組合演繹出N多個不同的漢字,沒有排他性,主要看筆畫和結構的特異連接配接,這就是筆者判斷楔形文字轉化為漢字幾乎不存在字根的原因,也是極度困難之所在。好在中國曆史的記載藏有太多的資訊為後人指明了方向,努力的去比對就不可能沒有結果。

而且上古的漢字與楔形文字都是彌足珍貴的,非普通大衆所能擁有,必然是神、王、侯、将、相及其家族的專用,導緻他們的姓、名,以及封地、城市,子嗣等都存在與祖先源頭緊密的關聯性,甚至豐功偉績、故事、谥号等也均被囊括在其中。中國尊祖傳統決定了祖先名字的偉大地位,是以他的楔形文字名被後代盡可能多的拆解組合成新的漢字就是絕對的真理。這才是永恒的血肉相連,也是筆者喜歡以此作為佐證的依據。

另在邏輯上講,從楔形文字拆解組合的漢字既可以為上古時代創新的漢字被确認,也可以與當時已存在被公認的漢字高度類似而被肯定(盡管可能不同源)。但對于數千年之後以逆向思維推理模仿造字古人的我們其實均含有證據的意義。如果此假設、判斷成立,亦可反證曆史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