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作者:安陽源易緣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聽到大師兄孫悟空也成了鬥戰勝佛,而自己卻隻封為淨壇使者,豬八戒心中頗是不爽。

畢竟自己在天庭上,也是做過天蓬元帥,見過大世面的人。不服之際,他向如來佛祖叫嚷道:他們都封成了佛,如何卻隻把我封個淨壇使者?

在加封取經團隊時,第一個受封的當然是他們的師父——唐玄奘。唐僧因取到真經,上司有方,被加升為大職正果,封為:“旃檀功德佛”。

第二位受封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孫悟空,取經路上懲惡揚善,降妖除魔,保護唐僧取經有功,有始有終,也被如來佛祖加升為大職正果,封為:鬥戰勝佛。

八戒在唐僧的徒弟中,排行老二,按照順序,也是以是第3位受封的。隻是,他見師父和大師兄都成為了佛,自己連個菩薩果位都沒混上,心中的失落感,難免油然而生。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其實,如來佛祖在西天大雷音寺加封取經團隊時,對取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表現,都作了簡明扼要的總結,每個人所加封的果位,也是取經路上日積月累應得的成果。

比如,豬八戒的優點是:喜歸佛教,加入佛門,能夠保佑唐僧,挑擔有功;缺點則是:皈依佛門後,依然我行我素,色心未泯,頑心不退等……

聽到豬八戒當場向他發洩不滿情緒,如來佛祖還是用他穩重而有磁性的聲音,來安慰了他一番:“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如來佛祖在向八戒解釋的話語中,有幾層意思:一是結合你自己的性格和特點,好吃懶做,胃口忒好,适合此職位;二是三界之大,敬仰供奉佛教的人有很多,有好吃的東西,先盡着你吃,想吃啥就吃啥;三是成為了淨壇使者,可以不像以前那樣為了肚腹生計而發愁,躺平也可以吃飽,且能吃好,實在是個受用實惠的好工作呀!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聽到佛祖的如此解釋,八戒的憤憤情緒,頓然消失,這樣看來,如來佛祖加封給了他一個“美差事”!

于是,在嘉封大會結束後,八戒一同與師父和師兄弟們開心地向佛祖叩頭謝恩!

但在四大名著《西遊記》原著和影視劇情中卻有段細節:豬八戒取經傳回到大唐,到通天河畔陳家莊和長安城後,卻發現自己的胃口沒有原來那麼好消化,吃得沒有以前多了,也沒有以前那麼饞嘴了?

《西遊記》原著第99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一章節中談到:陳家莊的莊上人家聽說唐僧師徒,又回到了莊子裡,紛紛争着熱情款待。特别是當年唐僧師徒救下的陳清、陳澄一家人,領着孩子們一起來拜,感謝昔日的救命之恩。

大家的好客熱情高漲,準備的宴席也十分豐盛,可唐僧師徒們卻俨然都像換了個人似的,基本上都沒怎麼吃,就連最貪吃的豬八戒,也是一聲感歎:不知怎麼了,脾胃一時就弱了。

回到西遊取經之初,豬八戒酒後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投胎豬身時是個什麼樣子?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後來,八戒倒插門吃盡了福陵山雲棧洞——卵二姐留給他的一洞财富家業後,又坐吃山空,面臨着餓肚子的危險。

但此時他已經接受了觀音菩薩的摩頂受戒,基本上斷絕了五葷三厭,靠吃素持齋生活。于是,他來到了烏斯藏界的高老莊入贅為婿!

那時的八戒又有多麼能吃?他的老泰山曾向唐僧和孫悟空有過描述!

《西遊記》原著第18回,“觀音院唐僧脫難,高老莊大聖除魔”一章節中,高老太公這樣說過:一頓飯要吃三五鬥米飯;早間素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行……若是再吃些葷酒,他的家業田産不用半年,就被吃個淨光了!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加入取經團隊後,西遊取經的十幾年途中,最餓的、最能吃的,也總是這位二師兄!

那麼,豬八戒為何受封前後,突然就不餓了,沒有原來那麼能吃了呢?

結合《西遊記》原著和民間神話故事傳說,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讨。

通讀西遊記,就會發現,豬八戒之是以胃口沒有原來那麼大,應該是有以下原因的:

其一、取經的路上艱難險苦多,可以食用的東西少,加上爬山涉水,降妖除魔,保護師父,身心精力耗費巨大,難免時常感到餓;

其二、取到真經後,奔波少了些,唐僧師徒如釋重負,又在靈山頓頓能夠吃個通飽,不像以前那般饑一頓,飽一頓,飯食不穩定;

被佛祖加封淨壇使者,可盡情享用美食,貪吃的豬八戒為何卻不餓了

其三、西遊路上,吃的基本上都是五谷雜糧,到了西天靈山大雷音禅寺,卻享受的是佛祖的仙品、仙肴,食物的含金量大為不同;

其四、豬八戒在到達靈山之前,曾做過一件功德事!曾變身千尺百丈高的大豬,連拱兩天将七絕山稀柿桐口的污穢拱開了一條長達30餘裡的大路。

“千年稀柿今朝淨,七絕胡同此日開!”友善了衆人,八戒卻也多少受到了污穢之氣所染,倒了胃口;

其五、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唐僧師徒未過淩雲仙渡前,雖有些神通,卻不過是被貶世間的精怪,尚未真正脫胎成佛,故吃的是人間五谷雜糧;既然修成了正果,又得到了官方的加封,他們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仙佛,故不思愛凡間之食!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内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卷有益,原創不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