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作者:影視獨舌

最近,#上海送菜人問聽過兒歌孤勇者嗎#的微網誌熱搜,讓《孤勇者》又火了一把。

《孤勇者》是動漫《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的主題曲。這首歌由陳奕迅演唱,錢雷作曲,唐恬作詞。

提起錢雷和唐恬,多數人或許并不熟悉,但要提起他們的作品,對國産影視音樂略有關注的人,都不會陌生。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自《昨日青空》起,錢雷和唐恬相繼合作了《如願》《孤勇者》《無名的人》《人世間》等作品,讓觀衆領略到了影視音樂的獨特魅力。

錢雷+唐恬,憑什麼成了台柱子?

從作品類型來看,錢雷和唐恬的創作是多元的。

由王菲演唱的《如願》,是頗具史詩感的歌曲。這首歌是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的宣傳曲。該片上映于2021年國慶檔,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曆史坐标, 再現了國人的時代記憶。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如果說你曾苦過我的甜,我願活成你的願”、“而我将夢你所夢的團圓,願你所願的永遠”,唐恬将孩子們對父輩的承諾化作歌詞,訴說着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心裡話。

歌曲《人世間》的滄桑感,來自于劇集《人世間》厚重的故事,它将細膩入微的情感,傾注在在娓娓道來的叙述中。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鋼琴起奏的編曲,奠定了歌曲抒情叙事的底色。畫面感十足的歌詞,則與劇情形成呼應。

“草木會發芽,孩子會長大,歲月的列車不為誰停下”“在媽媽老去的時光,聽她把兒時慢慢講”等頗具雙關意味的歌詞,給予了歌曲無限意味。

錢雷的譜曲與影視故事貼合得嚴絲合縫,唐恬的歌詞兼具故事性和畫面感。對演唱者的精準選擇,也讓歌曲效果得到加分。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毛不易用低沉的嗓音,在《無名的人》中訴說着無名之人的可敬之處;陳奕迅則用紮實的唱功和穩健的爆發力,把《孤勇者》唱得蕩氣回腸。

影視音樂,不止是影視作品的裝飾

影視音樂,是對影視作品的萃取和凝練,也是對作品調性的高度概括。

87版《紅樓夢》,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除了衆多經典角色,還有王立平創作的曲目。古典韻味的譜曲,與曹寅的詞作相得益彰。《葬花吟》将合唱與獨唱完美結合,讓聽者倍感黛玉寄人籬下的孤苦無依。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由來一聲笑,情開兩扇門,亂世風雨亂世魂”,讓觀衆在劇情之前就形成了對《大宅門》的概念。平劇風的曲子一響起,觀衆便知道,那個常念叨着“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的混世魔王白七爺,又來了。

而提起沙寶亮演唱的《暗香》,相信看過《金粉世家》的觀衆,相繼湧現在腦海中的,是燕西對清秋的一見傾心、是長滿了百合花的葡萄藤、是挽手躺在向日葵叢中的一對璧人、是大火後的離散終局。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此外,影視音樂還有升華和觸發共情的作用。

在《如懿傳》插曲《沉香流年》中,“蒼茫歲月舊事難追,用一生存真去僞”的歌詞,對上如懿常吟誦的“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讓觀衆進一步感受到,如懿與弘曆從相知相許走到相離相厭的悲哀。

國産影視音樂之困,亟待突破

近兩年的影視音樂,似乎一直遊走在行業的邊緣,與其說它是屬于影視内容的一部分,不如說它是音樂人在對音樂市場的失望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如今,錢雷和唐恬的大熱,或許預示着影視音樂作為影視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被重視起來了。

以量取勝、同質化嚴重,是國産影視配樂的沉疴舊疾。這一問題在古裝劇方面尤為明顯。

清一色的古風歌,是自《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後古裝劇的标配。它們在曲調上趨同,缺乏辨識度;在歌詞上深陷“僞文言”的窠臼,搭配不當、詞不達意。每年動辄幾十部古裝劇播出,古風主題曲也成了流水線上的量販産品。對古風歌曲拆解再拼湊的手段,在行業内屢見不鮮,也讓整個行業漸入劣币驅逐良币的怪圈。

老歌新用、原創力薄弱,是都市劇配樂不可忽視的問題。

釋出于2011年的《追夢赤子心》,陸續出現在了2017年的《空天獵》、2020年的《穿越火線》、2021年的《理想之城》中。

苦口水歌久已的影視音樂,來了詞曲強人

對于歌手的有限選擇,也導緻讓觀衆在入戲和出戲之中反複橫跳。除了演員本人參與影視歌曲的演唱之外,近幾年的影視音樂熱門歌手,不外乎周深、郁可唯、張碧晨、張靓穎、張傑等人。

觀衆這邊正聽着《涼涼》,為三生三世的虐戀落淚。下一秒,可能就因為張碧晨的聲線和相似的曲風,串戲到《楚喬傳》裡去。

其實國産影視音樂并不缺少有才華的創作者,但他們卻始終距離出圈有一段距離。

如今錢雷、唐恬的出圈,靠的是兼具音樂品質與傳唱度的作品。希望他們能給影視音樂領域帶來新氣象。

【文/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