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作者:齊魯壹點

4月10日,法國大選将迎來首輪投票,如果沒有候選人得票數過半,得票率領先的兩名候選人将進入兩周後的決勝輪投票。如今,現任總統馬克龍的民意支援率領跑。包括馬克龍在内,本屆法國總統選舉共有12名候選人,馬克龍的對手主要是這五個人。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瑪麗娜·勒龐

瑪麗娜·勒龐是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上司人,2020年新年剛過,她就宣布有意參加2022年總統選舉。這是她第三次競選總統,此前,2012年首次參選,在第一輪投票中排名第三,未能進入決勝輪;2017年與馬克龍進入第二輪投票,最終落敗。

今年53歲的瑪麗娜·勒龐出身政治世家,是法國老牌極右翼政客、“國民聯盟”的前身“國民陣線”上司人老勒龐的女兒。瑪麗娜·勒龐小時候就陪同父親出席會議、參加遊行,為競選活動幫忙。

瑪麗娜·勒龐1986年加入“國民陣線”,當時才18歲。她在巴黎第二大學法律專業就讀期間,就參加過受極右翼思潮影響的學生運動組織,之後做了5年律師,1998年開始負責“國民陣線”的法律事務,同年當選法國北部加來市地方議會議員,2003年成為“國民陣線”執行副主席。2004年,她先後當選巴黎地區議會議員和歐洲議會議員。2011年,82歲的老勒龐宣布卸任“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接任黨首。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老勒龐在上世紀70年代建立“國民陣線”時,極右翼政黨在歐洲還很不受歡迎,但随着近年來政治格局演變,2018年更名的“國民聯盟”已成為法國政壇極有影響力的政黨。這與瑪麗娜·勒龐長期以來“去妖魔化”的包裝政策密不可分:接過“國民陣線”上司權後,她試圖為這個極右翼黨派“洗白”,接觸經濟脆弱人群,吸引年輕人,以“軟化”政黨形象。2015年,因老勒龐頻頻發表反猶太人言論,瑪麗娜·勒龐還将父親開除黨籍,父女關系是以決裂。結果顯而易見,這個極右翼政黨從邊緣走到了法國政治舞台中央,2017年瑪麗娜·勒龐在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赢得690多萬張選票,創下“國民陣線”在選舉中的得票紀錄。

瑪麗娜·勒龐的主張與父親一脈相承,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歐盟,還主張退出北約,提倡貿易保護主義,被稱為“法國最危險的女人”。此前,她表達過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欽慕,但随着俄烏局勢更新,她改變了對俄态度,但同時提醒對俄制裁可能會損害法國經濟。

如今,她已經不是法國極右翼政治勢力的唯一代表人物,今年橫空出世的專欄作家澤穆爾,分走了她的一部分選票,還挖走了她的一些幕僚,包括瑪麗娜·勒龐的侄子。但瑪麗娜·勒龐的競争力依舊,益普索公司4月2日公布的民調顯示,馬克龍與瑪麗娜·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的支援率分别為26%和21%。或許4月10日之後,馬克龍和瑪麗娜·勒龐将重演上屆大選時的決戰一幕。

瓦萊麗·佩克雷斯

有意沖擊法國首位女總統頭銜的,還有兩位不容小觑的候選人。其中一位是法國傳統中右翼政黨共和黨候選人瓦萊麗·佩克雷斯。無論能否進入決勝輪投票,她都已經創造了曆史——共和黨曆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戴高樂将軍、蓬皮杜、希拉克和薩科齊的政黨,在曆史上第一次有了一名女性候選人。”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後,佩克雷絲面帶微笑地發表感想說,“今天,我想到了所有女性。”

這位自稱“三分之一像撒切爾、三分之二像默克爾”的女政治家現年55歲,政治經驗豐富,還會說俄語。她曾在巴黎政治學院執教,從政後擔任過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的顧問,2002年當選國會議員,2007年連任。佩克雷斯曾自爆在初涉政壇時不善社交,是希拉克教她不要害羞、不要怕行貼面禮。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那些年,法國中右翼勢頭正盛,2007年當選法國總統的薩科齊,就來自法國中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共和黨的前身。薩科齊出任總統後,佩克雷斯進入内閣,先後出任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長,預算部長和政府發言人等職位。

2012年,薩科齊競選連任,但輸給了中左翼社會黨人的奧朗德。此後,共和黨連續在大選中失利,但佩克雷斯在地方選舉中表現出衆,2015年和2021年兩次當選法蘭西島大區議會主席。據說,為赢得法蘭西島大區議會主席一職,佩克雷斯曾親自掃大街,表明整治衛生的決心。正是憑借在中右翼力量處于低潮時的亮眼表現,去年12月4日,佩克雷斯以60.95%的得票率擊敗其他4名男性黨内對手,赢得共和黨初選,代表該黨競逐法國總統寶座。

佩克雷斯的政治主張包括加強法國國内安全、控制外來移民、在經濟方面捍衛自由主義路線、親商親歐盟等,有分析認為,她也吸收了類似反移民這樣的極右翼觀點。不過,她的溫和派主張與馬克龍在一些方面不謀而合。瑪麗娜·勒龐說,佩克雷斯的綱領幾乎是馬克龍的翻版,“為共和黨選民感到遺憾”。這也映射出法國中右翼政黨的尴尬處境,他們太容易被極右翼或“不左不右”的馬克龍分票了。

安妮·伊達爾戈

除了極右翼和中右翼,法國傳統中左翼政黨社會黨也推出一名女性候選人——現任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她今年63歲,去年10月被社會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也是一位創造過法國女性從政“第一”的女性:2014年她成為巴黎曆史上首位女市長。

伊達爾戈是一名西班牙移民,兩歲時全家從西班牙遷往法國中部大城市裡昂。後來她的父母傳回西班牙,伊達爾戈留在裡昂讀書。1973年,14歲的伊達爾戈加入法國國籍,但從2003年開始她重新保留了法國和西班牙雙重國籍。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1994年,伊達爾戈加入社會黨,1997年至2002年期間多次擔任内閣部長顧問。2001年,伊達爾戈當選巴黎第一副市長,當時的巴黎市長是社會黨人德拉諾埃;2008年,她和德拉諾埃都成功連任。

2012年奧朗德當選法國總統後,伊達爾戈本來有入閣的機會,但她婉言謝絕,專注于競選巴黎市長。最終在2014年法國地方市政選舉中,她獲得德拉諾埃的大力支援,成功當選,并于2020年連任。巴黎市長的履曆為她增色不少,她帶領巴黎度過種種危機和動蕩,比如2015年的系列恐襲事件、“黃背心”示威遊行和巴黎聖母院火災。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就曾當過18年的巴黎市長,這一經曆為他此後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

去年,伊達爾戈選擇在魯昂、而不是巴黎宣布競選總統。她說,魯昂的港口讓她想起曾在造船廠工作的父親和身為裁縫的母親,立志要成為“法國曆史上首位女總統”。伊達爾戈來自西班牙裔勞工家庭的背景,也是她拉攏選票的一大賣點。但在法國中左翼力量日趨式微的今天,她的民調支援率不超過3%,今年注定要“陪跑”。

讓-呂克·梅朗雄

說完三位女将,再說說支援率僅次于馬克龍和瑪麗娜·勒龐的左翼政黨“不屈法蘭西”的候選人梅朗雄。現年71歲的他是本屆法國大選年齡最大的候選人,這是他第三次競選總統,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梅朗雄是法國左翼選情最強勁的代表人物,但在4月2日的民調中支援率也不過15.5%。他是法國政壇的老面孔,上世紀70年代放棄教書和新聞行業的工作,開始從政,26歲加入社會黨,35歲當選參議員,是法國最年輕的參議員。他當了20年的參議員,也出任過一些政府職務,比如在法國社會黨籍前總理若斯潘内閣擔任國務秘書、職業教育部長等。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後來,梅朗雄對社會黨日益右傾化感到失望,于是在2008年退出社會黨,參與建立了左翼黨,成為左翼陣線的上司人。當時成立左翼陣線是為了200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那一年梅朗雄當選歐洲議會議員。2012年,他代表左翼陣線參加法國總統選舉,對手就是中右翼的薩科齊和社會黨人奧朗德,最終梅朗雄未能進入第二輪投票。2016年,梅朗雄成立了左翼政黨“不屈法蘭西”并擔任黨主席,得到左翼黨等力量的支援。2017年他第二次參選總統,但依然折戟于首輪投票,得票率僅排名第四。

雖然從未進入過決勝輪,但梅朗雄的好口才和感染力令人深刻印象。他還擅長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始終走在潮流前沿,還利用社交媒體和全息投影等現代科技宣傳拉票。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有200多萬粉絲,2017年的競選活動釋出會上,梅朗雄還用3D全息投影技術讓自己同時出現在6個選舉重鎮的政治集會上。

今年,梅朗雄提出一些與馬克龍截然不同的觀點,比如承諾将退休年齡降低兩年,到60歲,而馬克龍準備繼續提高退休年齡。梅朗雄還表示将提高對富人征稅、提高勞工待遇等。此外,他還主張退出北約,讓法國成為一個“中立國家”,他認為法國屈居于美國之下是一種侮辱。

埃裡克·澤穆爾

還有一位候選人,雖然支援率不算高,卻一度在大選競争中一鳴驚人,他就是“收複失地”黨候選人、被稱為“法國版特朗普”的澤穆爾。澤穆爾完全是個“政治素人”,沒什麼從政經驗,今年宣布參選總統之前,他從未擔任過公職,但憑借在媒體上大肆宣揚反移民和民粹主義等極端主張而迅速崛起,民調支援率一度超過瑪麗娜·勒龐。

澤穆爾今年64歲,是畢業于巴黎政治學院的高材生,在法國《巴黎日報》、《費加羅報》等媒體當過記者、編輯和評論員,多年來給報紙寫政論專欄,還是暢銷書作家、電視主持人,在電視台做的時政節目收視率還不低。

明天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看看馬克龍的對手們都有誰

長期和媒體打交道的澤穆爾,懂得如何挑動群眾情緒,讓複雜的理論聽起來通俗易懂,還能把他的博學和民粹主義主張相結合,變成一次次傳播力強的演講。他還會充分利用曆史,描述曆史時還帶點懷舊情緒,以鞏固人們對法國“曾經輝煌、現在在衰落”的印象,進而為其讓法國“重返輝煌”的競選口号做鋪墊。

移民問題是澤穆爾的競選主題,他提倡打擊非法移民,甚至認為移民正在對法國進行“反征服”。2018年,他曾因煽動種族歧視而獲罪。對大多數支援極右翼力量的選民來說,可能瑪麗娜·勒龐仍是勝算較大的人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