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如果手裡有20萬的購車預算,多數中國消費者還是會将合資SUV作為首選,畢竟合資車企仍有很強的品牌号召力。但這并不意味着他們能這個預算内購買到滿意的産品,因為無論如何選擇,現在市場上主流SUV都有各自的不足之處。
比如本田CR-V,雖然價格合适,但隻是緊湊級SUV,相對略小的車内空間無法滿足中國家庭使用者需求;比如别克昂科威PLUS,雖然空間足夠,但中型SUV的定位起售價就突破了20萬,超出很多中國年輕使用者的消費預期。更何況,合資産品在科技智能化的表現一直都不如人意,這就加大了中國消費者的選擇難度。
難道市場上就沒有一款價格合适、空間足夠、智能全面的SUV嗎?其實不至于,因為江鈴福特科技的領睿已經來了。

近日,号稱寬體高能先鋒SUV的江鈴福特領睿上市,其不僅擁有13.98—16.58萬的價格優勢,還有寬體設計、先鋒科技、高能品質的越級産品力優勢,進而使自己獲得了越級價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合資SUV的另一種選擇可能。
價格價值,永遠的消費基礎因素
确實,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汽車産品價格對于消費者的影響越來越小,但在現實生活中,價格仍是消費者用以衡量商品價值和品質尺度的重要工具,進而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這種影響功能,普遍經濟學上稱之為價格的心理預期。
顯然,領睿的價格呈現方式正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價格消費心理。
按照正常的合資SUV價格,領睿的價格其實已經突破了定價下限,這一點在本田CR-V和豐田RAV4上尤為明顯。目前,本田CR-V的官方指導價是16.98-27.68萬,豐田RAV4的官方指導價是17.58-25.98萬,要知道,這兩款隻是緊湊級SUV,屬實是偏高的産品。
即使将領睿置身在所處的中型SUV市場,領睿也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目前,中型SUV市場的主流産品,大衆探嶽的官方指導價是20.49-26.49 萬,别克昂科威PLUS的官方指導價是22.99-26.39萬,都要比領睿要高出不少。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接受如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的定價呢?其實原因就是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合資産品的定價,還未覺察到這個價格區間的敏感性。
在經濟學理論中,消費者對于産品價格是有一種習慣性反應的,因為合資SUV産品價格在長期的營銷活動中,逐漸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固定性,消費者對此也形成了一種購買習慣,在價格上形成買賣雙方都可接受的習慣價格,這就是習慣價格的認同。
而領睿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打破這種習慣性認同。
目前,領睿擁有精領型、鉑領型、尊領型、尊領型PLUS四款車型,售價分别為13.98萬元、14.38萬元、15.58萬元和16.58萬元,這在嚴格意義上已經屬于15萬的價格區間,幾乎将合資SUV的價格下探已經拉滿,完全可以颠覆10-20萬級的市場格局。
所謂不破不立,大概也是這個道理。領睿打破的是合資SUV定價習慣,立下的是合資中型SUV的價格價值标杆,進而讓領睿獲得消費心理的價格平衡,得以進入更多消費者的購車選擇之中。
産品價值,消費對比選擇的建構
當然,價格價值并不是當今汽車産品的唯一競争優勢,消費者對于汽車産品的價值認知是全方位的,尤其是使用價值層面,更是主導着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産品價值。
領睿參與合資SUV的競争資本也是源于其越級産品力。
衆所周知,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SUV的原始使用價值是大空間,這讓合資品牌在打造或營銷SUV産品時,都會不遺餘力。這一點,消費者不會有認知偏差,畢竟空間性由車身尺寸營造而來,消費者可以直覺感受的到。
比如在與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的對比中,領睿的空間優勢是十分明顯的。領睿以福特品牌最新的“勢能美學”設計語言,打造出1935mm的同級最寬車身,由此帶來了117mm 同級别最優膝部空間和295mm 同級别最優過道空間,可以為使用者帶來非同尋常的舒适乘坐感受。
顯而易見的結果,領睿在車身的長寬高各層面都形成對本田CR-V的絕對優勢,别克昂科威PLUS雖然在車長和軸距上有明顯優勢,但考慮到通用品牌對于長軸距的偏愛,以及相差9萬元的價格,這樣的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
此時,必須多說一句,領睿的産品定位就是寬體SUV,其越級的車寬尺寸,也可稱得上對于自身價值的證明。
而在合資短闆的智能科技層面,領睿就有點“不講武德”了,因為其得益于福特的本土化戰略,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用車習慣。
當然,這并不是說其他合資SUV産品的智能科技不夠,比如本田CR-V應用了第二代全新Honda CONNECT系統,也包含了酷我音樂、喜馬拉雅FM、天氣和車主服務等功能;别克昂科威PLUS搭載eConnect系統,支援百度AI智能語音、百度實時導航、車載APP互聯應用、雙藍牙電話等多種功能,可以滿足大部分智能需求。也就是說,如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的合資SUV,其實在智能配置上大踏步前進,已經可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基本需求。
為什麼說領睿是“不講武德”呢,因為領睿打造了智能座艙,搭載了行業領先的騰訊 TAI 4.0 智能車機系統,其通過雙12.3英寸懸浮一體式智聯屏,可以實作AR實景導航、微信車載版等功能。
這就是領睿的本土化思維。以微信車載版為例,這在自主品牌很常見,因為他們更了解中國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但領睿能應用其中,足以說明福特對于本土化戰略的執行力。
另外,在智能駕駛層面,其實三款車都有各自的智能駕駛系統,基本上都包含了定速巡航、廣角後視攝像顯示系統,以及傳統的坡道輔助和胎壓監測等基本配置,但領睿的優勢在于,其擁有了幾種同級獨有。
比如在領睿所搭載的福特 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中,LRAS循迹倒車是寶馬同款,可以記錄最近一次的50m路徑,進而自動前進或後退;比如DCLC 智能變道輔助(打燈變道)功能,是特斯拉同款,使用者可通過燈光輔助進行駕駛變道,這樣領先的科技配置,正是領睿“越級産品力”的最有力證明。
其實,這也是江鈴福特科技以“科技”命名的重要原因,在科技改變世界的時代中,汽車産品必須要有足夠的科技賦能,才能在競争中突顯更多優勢,顯然,領睿已經感覺到這一點。
最後再看高能品質,這個層面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術,每款産品在打造或營銷時都會這樣做,但重點在于什麼樣的品質才可以稱得上“高能品質”,可能主要在于是否能讓消費者全方位感受到駕乘體驗。
這一點,本田CR-V和别克昂科威PLUS可能發言權并不多,因為日系和美系的造車理念,使得這兩款産品呈現完全不同的特征。本田CR-V,典型的日系産品,經濟性很好,動力性能不夠,即使是1.5T渦輪增壓缸内直噴發動機,搭配一款CVT變速箱,也讓本田CR-V起步輕快感稍弱,嚴重削弱了駕控體驗感;别克昂科威PLUS,有1.5T和2.0T兩套動力組合,全部比對9AT變速箱,動力強勁,對于性能愛好者有十足吸引力,但問題在于經濟性不夠,是典型的油老虎。
這樣綜合對比下來,領睿還是有略微優勢的,其全系搭載了福特高性能EcoBoost®170發動機,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260N·m,配合傳動效率高達97%的第三代麥格納濕式7DCT雙離合變速箱,實作強勁性能與低油耗的平衡。
或許部分消費者有單獨的偏愛,但更好的出行體驗如何定義,是選擇經濟性,選擇動力性,還是兩者都要,完全看消費者自己,領睿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剩下的交給消費者自己選擇。
由此可見,領睿傳遞的産品價值其實更多的是基于對中國使用者習慣的探索,無論是寬體設計、或是先鋒科技、亦或是高能品質,都是在激起消費者對于合資SUV的重新思考,當消費者掌握到合資SUV市場的變化時,就讓領睿獲得了先機,進而建構起消費者的對比選擇。
使用者需求,關聯起領睿雙重價值
正如領睿的價格價值和産品價值所表現一樣,本質上是江鈴福特科技聚焦使用者需求與使用者體驗的結果,其以“專業化、差異化、個性化、年輕化”為制造理念,使得領睿成為一款極具競争力的産品。
作為深谙中國使用者的合資品牌,江鈴福特科技打破條框的束縛、挑戰傳統的邊界、持續銳化産品力,打造出了極具個性的江鈴福特領睿,果敢向前行,大開新格局。而領睿,以其出色的雙重價值讓使用者獲得更多的體驗價值,重新整理主流SUV的價值新标杆,使自己成為“20萬内最值得購買SUV”。
一個時代的結束,往往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未來的競争不隻是産品的競争,更是價值的競争。當合資SUV市場邁入新時代後,江鈴福特領睿的面世,是其挑戰舊時代,迎戰新時代的至高誠意和極緻決心。
“用颠覆極限的準備去驚豔世界,用驚豔世界的努力去颠覆邊界。”領睿已經從産品追求和品牌價值上亮出自己的決心,要建立自己的先發優勢,向所有的對手,發出時代的挑戰。
這一點,無論是本田CR-V,或是别克昂科威PLUS,亦或是其他合資SUV,可能都無法改變。(采寫 |汽車有智慧 王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