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浙浪潮”導演大會次日觀影單

2022“浙浪潮”導演大會次日觀影單

「又見奈良」

日本戰後遺孤。

這個題材是略敏感的,拍二戰的電影汗牛充棟,拍戰後遺孤的少之又少。

一些生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人,或在幼時被帶到中國的日本兒童,原本是要随父母把東北當做日本新的疆土來開拓、來生根的。結果日本戰敗,父母倉促離開中國,來不及帶走小孩,很多就被東北老百姓收養長大,成年/中年後傳回日本尋找親生家庭,不會說日語,從裡到外都是一個中國人的樣子,難以被日本社會接納,也難以被自己在日本長大的兄弟姐妹們接納(怕來分家産),更不幸的,是連自己的父母家人都找不到。本片中尋找的那位遺孤即是如此,最後凄惶死去。

絕妙隐喻:老太太把孫女買給自己吃的螃蟹放生到一個湖裡,孫女驚訝上前阻止不及,說這是海蟹呀,你這不是放生是殺生,老太太說,隻能讓它自己努力适應了。

不過這片子更多的着墨,是在為幫助中國老太太尋親而結成的三人組的情感更新裡,于是片子的基調顯得很溫情,情感湧動在日式克制與平淡中。

很多有意味和感動的留白,兩個異國老人互看照片時的無聲勝有聲,聾啞人寫字交流時衆人安靜地等待,最後一段三人組在夜晚的奈良街頭走路的長鏡頭,沒有一句對白,三個人隻是前後走着,好像走成了一家人,好像走着走着,天就會亮。

「映後交流」

導演: 鵬飛,1982年出,應該是北京人。

大學畢業後,就跟了蔡明亮導演,做助理學習六七年,一路找自己的風格,這部片子隻用了一台機器、19天時間就拍完了。

片子最後長鏡頭那條路,自己在奈良時走了很多遍,非常清靜,便拍進去。

導演在片子裡還出鏡演了一個日本牛鋪老闆,學牛叫學豬腳學馬叫都惟妙惟肖。一查,生于平劇世家。

2022“浙浪潮”導演大會次日觀影單

「春江水暖」

這是我今天最愛的片子。

但我沒看,因為我2年前就看過了,當時就驚豔了。講的是導演自己在江南小鎮(富陽)成長的家族記憶與故事,

片子裡很多演員,就是他現實生活中的親戚,真正本色出演。畫面、情緒、節奏都是對的。一個天才導演的處女作。

請去看吧。

省下電影的時間,在美院裡看展。結果錯過了映後交流。

網上資料:顧曉剛,1988年生,杭州富陽人,學服裝營銷出身,大學期間因機緣天作接觸影像,對紀錄片産生興趣。後轉向劇情電影創作,企劃長卷電影《千裡江東圖》,兩年間曆經四季拍攝完成其卷一《春江水暖》。

2022“浙浪潮”導演大會次日觀影單

「回南天」

很不知是以。

片如其名,如回南天一樣悶着,對白、情緒、表演、叙事節奏、故事沖突,都悶着。悶得不知是以。沒有出口的郁悶,突兀的壓抑性神經質,難以了解的内心表演。

高鳴,生年不知,江西人。

有幾年情緒很不好,被負面精神困住了,沒有辦法出來,拍這部片子也是自己療愈自己的過程。

以上片子觀感在這裡找到了原因。

2022“浙浪潮”導演大會次日觀影單

「歌聲緣何慢半拍」

河南農村真實生活圖景,飛揚的沙塵、破敗的村子、廟口呆坐的老人,演員也幾乎都是當地村民本色出演。

尤其河南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聽着特親切。

幾乎全由長鏡頭組成,除了一頭一尾兩個運動長鏡頭,中間大多還是固定場景的長鏡頭,其中一個是母羊生小羊羔的全過程,固定長鏡頭,經典。

為了趕上姐妹兩睡覺前的good night KISS,沒有參加。

網上資料:董性以,生年不知,河南安陽人。「歌聲緣何慢半拍」應該也是他的處女作。

(12點又到了,剩下的書影單細說)

2022“浙浪潮”導演大會次日觀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