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漢秋
早歲課開元至清,傾心吳稗和關卿。(1)
政協知命崇仁義,緻力中華佳節興。(2)
緻亊之年歸儒林,立言傳世以立命。(3)
委員本色是書生,獲得人文學者稱。(4)

李漢秋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全體會議上發言。
李漢秋做客光明網訪談間解讀端午節來源及文化内涵。
注:
(1)早歲從教,開元明清文學課。研究吳敬梓稗說《儒林外史》和關漢卿,出了幾部書。《關漢卿名劇賞論》可傳,日本已翻譯部分出版。
(2)從知命之年起在任全國政協委員的20年中,首為仁義禮智信恢複正位,首倡清明端午中秋放假,有《李漢秋弘揚中華文化實錄》、《新三字經》、《政協委員履職風采·李漢秋》、《政協委員文庫·李漢秋》、《傳統節日的奧妙》、《誠孝仁義公》等數十本書。
(3)儒林泛指讀書人群體,此處同時也專指“儒林學”。出了二十幾種儒林學的書,冀以“儒林外史基礎研究”系列立言傳世。入列者有《儒林外史彙校彙評》《李漢秋講儒林》《吳敬梓詩傳》《儒林外史研究資料內建》等。
(4)綜合之,人稱人文學家,遂了書生本願。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