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清的理想生活:不買房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文娛北京4月8日電(記者 張曦)海清又上熱搜了。這一次是幫助從業人員買房。

從業人員向中新文娛确認了這一消息。

作為演員,海清的角色似乎總與房子有關。

《蝸居》裡的海萍拼命想買房;《小歡喜》裡童文潔租學區房;《安家》裡宮蓓蓓因為房子太小隻能在馬桶上辦公,《心居》裡的馮曉琴更是為買房不顧一切。

但現實裡的海清,卻是生了孩子後,在家人的催促下才買房。

海清的理想生活:不買房

《安家》劇照

近日,中新文娛對話海清,聽她講述自己與房子的故事。

以下為海清自述:

​我很喜歡馮曉琴

Hello,我是海清。

一開始我沒有那麼想接《心居》,華濤(導演滕華濤)找我的時候,我正好有别的項目,我先看了一下《心居》劇本,覺得挺吸引的。但我有一個顧慮,當年六六寫的《蝸居》也是講買房子的事情,兩部都是外地女人到上海去買房子,在上海打拼。

後來我又決定接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華濤和這個劇本。

我出演過很多廣義上的生活劇家庭劇,《小歡喜》主要聚焦于和孩子、老公之間的關系;《媳婦的美好時代》聚焦和婆婆的關系;《心居》設定是我以前沒碰到過的,跟我的大姑子之間的沖突沖突這麼強烈,還有跟這個我劇中老公一大家子的關系,很多時候都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戲劇張力是非常強的。

海清的理想生活:不買房

電視劇《小歡喜》劇照

馮曉琴争議很大,但我很喜歡她。她有句台詞是“打不死的小強”,很像女超人,特别煙火氣。

這樣的角色,它沒有劇本的光環,沒有那些榮耀,沒有那種奇迹,就是實打實把你摔到泥土裡,老公死了、房子買不起、孩子要上學、家裡面還一堆事情。

我在馮曉琴台詞上面做了一些調整,讓一個外地女人講話會多一點上海腔調,因為她潛意識裡想更多融入上海這樣的一個環境,就像有些人很怕自己會被别人看不起,會覺得自己好像不是上海人,是以會刻意要迎合這個城市和迎合這個城市的人。

海清的理想生活:不買房

電視劇《心居》劇照

租來的房子沒問題

很多人說馮曉琴算計,但誰不為自己的生活算計呢?

她希望能夠在上海有個立足之地,就像我一個外地人到北京,前20年沒有買房子,周圍無數人跟我講,你不在北京買房子啊?你為什麼不在北京買房子,你要為自己打算呀。

馮曉琴是從小城市出來的,格外希望能夠離開舊的環境。沒有高學曆的她,找對象的時候也會留個心眼,她也希望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房子,這些算計其實在我看來,我都能了解。

我現在幫很多年輕人介紹對象,大部分會問學曆和老家,第三個問題就是在哪有房,這好像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

我們好像下意識認為,有房子才有家,像我這種都生了孩子還沒買房子的,真的是算少的。我是孩子大概兩三歲時才買房,而且還是我媽讓的,她說“你要買房子,不買房子将來你孩子住哪呢?”

我說住租來的房子沒問題啊,我媽說那不行,她不同意。要按我的想法,以後開個房車,帶着我的孩子,在哪兒拍戲就住在哪,這才是我的理想生活。

在我看來,房子重要,但也不是那麼重要。

我覺得《心居》這個名字非常好,是心安定的居所。有的時候就算有了房子,但住在裡邊不安心,這個房子也不是家。

人需要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找到自己的價值。

海清的理想生活:不買房

城市裡的商品房(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很多人都是海萍、馮曉琴

當年拍《蝸居》的時候,我有一種感覺,很少有人是海藻,但大部分是海萍。我覺得很多人都是馮曉琴。

就像我是南京人,到北京後也希望可以在這裡立足并有所發展。我不覺得馮曉琴卑微,也不覺得要低着頭去看她。

甚至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是她,在經曆人生這樣的低谷後我真的能夠翻身嗎?能夠像她一樣,到最後風生水起嗎?在很多程度上我是佩服她的。

我知道女人幹外賣不容易,那年在甘肅拍李睿珺導演的《隐入塵煙》,有家牛肉店的老闆就跟我說,“海清姐你給的打賞特别多,人家(女外賣員)都不好意思,來謝謝了”。

但我很尊敬,也很敬佩這樣努力生活,好好生活的人,我覺得馮曉琴是值得尊敬的。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